明珠难逃(212)
恰在这时,宫门外响起一阵马蹄,众人循声望去,那高坐于马背之上,一身玄黑的锦衣,打马过来的男子,正是消失了一夜的萧丞昕。
孙蹇眼睛一亮,连忙上去行礼。
萧丞昕下了马,视线先落在萧起庭身上,随后缓缓走向庆文帝:“父皇,儿臣来接您回京。”
庆文帝抬手就给了萧丞昕一巴掌:“逆子!朕究竟是哪里对不住你?!”
萧丞昕歪着头,摸了摸有些麻木的脸颊,笑道:“父皇此话何意?”稍顿,“前几日田伯川围宫险些酿出大祸,儿臣也是思虑到回京之路遥远,便召集些人马保护父皇,以免再出什么差错,父皇何以上来就教训儿臣?”
“保护朕?强闯行宫杀我朝臣,究竟是保护朕还是要弑父篡位?”
“父皇言重了,儿臣这么做都是为了父皇的安危,又怎会做那大逆不道之事?”说着看向萧起庭,“五哥,帮我劝劝父皇,此地不宜久留,应今早启程北上才是。”
萧起庭静默片刻,道:“父皇,小九既然有此孝心,自然要成全了他,今日这么多双眼睛瞧着,只要平安回到上京,也就无碍了。”
庆文帝一时参不透萧起庭这话有何深意,抬头看了看被叛军团团围困的宫门,又回头看看敢怒不敢言的朝臣们,不得不先压制住心中怒气。
“王德,传朕旨意,即刻启程回京。”
“是……”
一日过半,正午t时分,云层中露出些阳光来,驱散了山间雾气。
孙蹇亲自领了两千人马“护卫”庆文帝和一众臣子北上,那车乘四周遍布持械的士兵,连只鸟儿也无法靠近。
树林里寂静得很,参天的大树遮蔽了日光,显得有些阴暗……孙蹇骑马走在最前面,警惕地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父皇果真把五哥放出来了。”
马车内,萧丞昕轻笑着,把案上的茶盏推到萧起庭面前:“看来,之前的扣押不过是骗那田伯川,做做样子罢了。”
“九弟都派人打到了宫门外,本王在哪里又有何分别?此时此刻,不也上了九弟的车吗?”
“这倒是。”萧丞昕挑眉点头,“在九台山狩猎时,五哥输给了我,如今还欠我一个承诺,五哥没忘吧?”
“自然没忘。”萧起庭抿了口茶,“不过,九弟现在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我一个阶下囚,实在没什么能给你的。”
“不,五哥手里有我想要的东西,若是我向五哥讨要,不知五哥能否割爱?”
萧起庭缓缓抬眼,面色平静,凌厉的瞳眸却似黑暗中幽暗的潭水,发出令人生畏的寒光。
“九弟想要什么?”
萧丞昕仍旧噙着笑,迎着萧起庭的视线,并未开口……马车晃晃悠悠地前行,车轮碾过枯枝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片刻之后,萧丞昕才收回视线:“本王随口一说,五哥不必紧张……不过,五哥向来运筹帷幄,这几日我倒是在想,五哥的人会在哪里动手?”
他在试探他……萧起庭亦收敛了目光,懒懒道:“我如今被九弟困于这方寸间,连只蝇子都见不着,也不知能否活着回到上京……”
“五哥,外头天色将晚,待明日出了山,想要扳回这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萧丞昕打断他的话,狭长的凤眸半眯着:“我知道五哥从来就不是束手就擒之人,此次也不例外……长夜漫漫,我等着五哥出手。”
言罢,起身出了车驾。
萧起庭薄唇动了动,缓缓闭上眼,再睁眼时,阴沉的面色似今日晨时山间弥漫的冷霜。
第118章 山谷厮杀
夜色弥漫, 山里一片漆黑,半丝月色也无,借着火把的亮光, 马车才能在崎岖不平的山路间前行。
为赶在天亮前走出群山, 孙蹇下令加快速度。一驾驾车马吱吱嘎嘎地响着,在黑夜里尤其刺耳。
到了下半夜, 寒气阵阵, 空中又罩下层层白霜,山路越发不好走。
前面是一处山谷,谷内地势复杂群山环绕,孙蹇不敢贸然进入, 便亲自去找萧丞昕。
“南下时路经此地,本王细细观察过, 那山上植被虽然茂盛,但四周皆是峭壁, 根本不可能藏人,此时离天亮不到两个时辰, 还是赶路要紧。”
萧丞昕既如此说了, 孙蹇也不再顾虑,命令队伍继续前行。
山谷内似乎比外面更冷一些, 寒风掠过树梢沙沙响,偶尔传来一两声夜枭的啼叫,在悬崖峭壁间盘旋回荡。
“将军,这山谷似乎不太对劲。”一个随从紧绷着脸, 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四周。
“如何不对劲?”
“属下也说不上来, 感觉太安静了,静得不同寻常。”
孙蹇不以为然:“本就是深夜, 自然比别处僻静些,待出了这山谷,就离出山不远了……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你叫几个人去前面探探路。”
“是,属下这就去。”随从领着几名士兵没入夜色,很快就不见了身影。
这时,峭壁上又传来鸦啼,几只寒鸦扑腾着翅膀从高处掠下,那尖锐嘶哑又带着几分凄厉的啼叫令人不寒而栗。
确实不太寻常,孙蹇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山谷,命人加强戒备。
不过,就算遇到埋伏,他也无所畏惧,他挑选的这两千人马是飞翼军中的精锐,更重要的是,后方还有四万多精兵,无论谁在此设伏,都只能是送死。
正得意洋洋地想着,前方黑暗中传来几声惨叫,所有人还未反应过来,只听得两侧轰隆隆的声响,抬头一看,无数石块正从山上滚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