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光(77)
事实也正如医生料想的那样,赖明扬这个弟弟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两岁那年,又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当初检查结果出来时,冯娟蓉人还在外地出差,所以照顾两个儿子的大小事宜都是由自己的婆婆,也就是曹桂玲负责的。
考虑到孩子的情况,作为医生的高娴当时建议尽快手术,但曹桂玲一听,当场就发火了,说什么也不肯让自己的宝贝孙子小小年纪就遭这种动刀子的罪,甚至还扬言医院的检查有误,高娴就是为了骗钱才故意危言耸听。
孩子的病生生拖了小半年,最后还是在医院医护人员的多方劝导之下,曹桂玲这才同意进行手术的。
这场手术是高娴,也就是陈竹鹤的妈妈主刀的,由于手术要进行全麻,所以在手术前一天,高娴特意反复叮嘱,术前千万不能给孩子吃任何东西,就连水也不能喝,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当时曹桂玲答应的好好的,再三承诺,一定谨遵医嘱。
然而手术当天,手术过程中孩子的胸腔内却突然出现食物倒流,一个年幼的生命,就这样生生被断送在了手术台上。
那天,一整个晚上,偌大的医院里回荡的都是喋喋不休的哭嚎声,冯娟蓉听到自己怀胎十月辛辛苦苦剩下的小儿子就这么没了,连夜从外地赶回了医院。
一到医院,冯娟蓉连一个解释都没有听,直接二话不说就朝高娴的脸上甩了一个耳光。
“你到底对我儿子做了什么?!我儿子怎么会死呢!?你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这群丧尽天良的黑心肠啊!还我的宝贝孙子!还我宝贝孙子的命来!!!”
“冯女士,我可以跟您保证,手术一定是没有问题的,但事情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还要问孩子奶奶,为什么不听医生的嘱托?”
高娴:“我明明说过,手术前12小时孩子是不能吃东西的,术前8小时,连水也不能喝,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面对指责,曹桂玲哭天喊地的不承认:“你胡说!我明明听你的了,昨天我小孙子饿的跟什么似的,我再心疼我也没给他吃东西,你把手术做坏了,还反过来怪在我这个老太婆身上,你安的什么心啊你!医院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医生!!”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冯娟蓉也正因此,跟高娴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梁子。
哪怕后面有检查报告为证,手术过程中高娴确实并没有任何不当操作,而孩子的食道里,也的确留有水分和食物残渣。
种种证据全都表明,手术的意外并非高娴的失误。
但冯娟蓉却并不接受,始终认为这是高娴为自己开脱而故意找的借口。
“你们这些医生我算是看明白了!能力不行,推卸责任的借口倒是一大推,就你这种人,你配当医生吗?!!”
此时,冯娟蓉已经听不进任何解释了,直接将高娴认定为罪魁祸首,恨不得当场将她千刀万剐。
“冯女士,不管您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我绝对没有害您的儿子。”
“你没伤害?你没伤害你倒是让我儿子活过来啊?”
“抱歉,请您节哀。”
“我记住你了!你给我等着,我一定让你付出代价!!”
赖明扬一家,自始至终都将儿子丧命一事归咎于高娴,冯娟蓉甚至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澎娱新闻的官方账号下发文控诉自己的丧子之痛,用文字故意引导读者,将高娴塑造成了一个冷血的恶魔,全然不提手术失败的真实原因。
自这件事之后,赖家就和高娴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梁子。
陈竹鹤:“她说我妈害死了她的儿子,还说她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才当上的主治医师。”
这件事情当时在网上持续发酵,愈演愈烈,后面传着传着,渐渐就变成了医生不负责任的医疗事故。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生怕错过什么爆点,甚至慢慢的,网上一些人的关注点渐渐偏移,开始对高娴这个人进行人肉搜索,就连当时还在读初中的陈竹鹤,也曾是他们挖掘的目标对象。
在洪水般的谩骂和舆论中,高娴也曾不止一次站出来澄清,但是并没有人买账。
有人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管什么理由,人没救过来就是医生的错,也有一些同为医护人员的同行对此产生共情,诉苦这么久以来,医患关系之所以愈发紧张,就是因为一些一意孤行的奇葩患者,一面求着你,一面又质疑你,到头来出了事,又反过来怪你。
也有人说,患者没遵医嘱固然不对,但医生也难辞其咎,不管怎么说,人是在医院没的,医生不可能没有责任。
在这场舆论,好像并没有标准答案,怎么说都说的过去。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身份,不同的信息视角,不同的立场,持有的观念,自然也就不同。
关日暮:“后来呢?”
陈竹鹤默了默,继续道:“这件事发生不久,市医院就发生了火灾。”
那场大火带走了高娴的生命,也为这场沸沸扬扬的舆论审判彻底画上了句号。
陈竹鹤:“那场火,是我爸带队去救的,医院里的人都被救出来了,只有我妈没出来。”
当年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然而时过云消,不管当时的围观的人讨论的再怎么热闹,转头便也忘了,但对于陈竹鹤一辈子来说,却是一辈子也抹不去的伤痛。
陈竹鹤:“你知道吗?我妈她……其实可以被救出来的。”
火灾的黄金救援时间就只有3到5分钟,高娴所在的办公室就在二楼,完全有机会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