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我在民国修书致富(16)

作者: 灵三山 阅读记录

所以这家店常年爆满,要想吃上还得靠预约。走在上楼包房的楼梯上,栗因还在想,叶星一直被赵家姐妹看不起的原因大部分就在她的身份。

现在如果知道了她父母地位超出了她们的相信,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顺着楼梯上去,是一个古朴的屏风。叶星的身影出现在门口,看到了受邀来的好朋友,忽然的冲过来抱住栗因。

“等你好久了,快来。”

周临在旁边看着无奈的抽了抽嘴。

叶星拉着栗因进去,便看到了两个穿着得体的夫妻。男的大概四十几岁,留着络腮胡,一身棕色长袍却透露出一股渊博,这大概能从他比较往后的发际线看出。

而那位女士就显得很亮眼了。水润肌肤、圆润温婉、温熟端庄,真应了那句江南女子柔情似水。

“孩子们来啦,快坐吧。”

大家也不拘束,三三两两的坐着。叶星拉着栗因,靠着叶父叶母旁边坐着。

“舒华给我们讲过了,想请玩的好的朋友们聚一聚。刚才也让人去你们家里说了一声,大家可以安心吃完再慢慢回去。”

“谢谢叔叔!”

叶父笑着摆了摆手。

舒华,叶舒华,大概是叶星的本名,真是个不错的名字,栗因心想到。

“发什么呆呢?快吃饭呀,看你这小身板,来来来,多吃点肉。”

叶星利落的给栗因夹着菜。大家大多都是孩子,也就没有拘束于食不言的规矩。反而好像为了弥补对叶星这几年的空缺,对其他孩子的问候

挺多。

问了一圈,就到了栗因。

“小栗不知道有没有兄弟?”

“有,我有一个哥哥,在英格兰读书。”

说起这个话题,叶父来了兴趣。

“在哪个学校呢?”

“剑桥大学,好像在读物理的什么专业吧。”

“是不是一个叫栗真的孩子。”叶父已经笑出了声,满面红光的感叹到。“我和你哥哥也算是校友了,前不久回国前参加了校庆,听留校的老同学说起过,他是个优秀的孩子啊。”

“是伯父谬赞了。”

“你这小小的一个孩子,反而最拘礼了。”叶母调笑着。夫妻两人在心里更下定决心要给组织汇报了。

这样的人才,不凝聚起来真是可惜了。

津地·畅谈

昨晚回去的还算早。偏偏栗因和叶家人顺路,叶父提出了送栗因回去的说法,身为小辈也不好拒绝。

四人停停走走,也就当饭后散步。叶母真的是个很体贴的人,甚至看出来栗因因为一路走过来和人潮拥挤而出的汗水,并提出了给她过肩的头发扎起来的想法。

栗因也知道了叶家的情况。

本来叶家是举家族居在徽州一带,显而易见是个极守旧古板的家族。叶父行九,乘着年轻时候的一股劲出去读书,在没回到那个禁锢的地方。

后来和大学同学在相知相恋,也就是叶母。两人本来在上海生活的幸福美满,也生育了一子两女,可惜大女儿早早的夭折后,不知道怎么了匆匆的把十岁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女儿送回了老家。

后来音讯全无,直到今天才是相认了。

本来栗因总觉得某种东西说不太通,但是叶星也就上来打断了她的沉思。

“看来我哥哥是遗传了老爸。十几岁就自己跑出去读书去了,当时爷爷知道的时候气得不轻,在祠堂里舞着拐杖,还喊着不肖子孙呢。”

“那你来读书的时候估计老爷子又生气了吧。”

“哪有!他应该已经习惯了,就是在送行的时候摇头叹气,感慨着有其父必有其子女罢了。”

“促狭鬼。”

八九点的时间人并不少见。隔着两条街,还没到栗因家门口,就有出来购置生活用品的仆人看到先回去通报了。

这条街还是商业繁荣的地方,林立着不少的大小饭店酒楼。下课晚归的学生、休息叫卖的商贩、还有一些无所事事的路人。

叶家夫妇在后面走到前面,有意识的把两个孩子护在里面。

突然,在最豪华的酒楼上面,出现了一个大声呼吁的人。

酒楼有三四层高,看不真切脸。但是依稀可见是个年轻男子的模样。

“无能……腐败……必须团结起来!”

伴随着断断续续的声音落下的,还有如血一般的红色传单。

不远处的巡逻队闻讯跑过来。

一张传单就这么飘落到栗因的脚下。红底纸上用明黄色颜料写着——马克思主义。

下面的小字看不真切,只有结尾的团结抗日格外耀眼。

叶母见状,才搭住栗因的肩膀,把她往那边带去。

“圆圆!”

栗父刚准备出来接栗因,就听到这边出了事,连忙赶过来。就见到了叶家夫妇。

“爸爸,我在这。”

栗因跑到栗父身边,只见栗父略带震惊的看着叶父。

后者则是点点头。

“兴元弟,好久不见。”

栗父在书房和叶父商议着什么,栗母就在后面和叶母交谈甚欢。栗因也就带着叶星出去走走。

临走到门口,还听到栗母的一声感叹。 “原来念书的日子是有趣啊,可惜我……”

后面就是叶母的安慰之语。

栗因带着叶星去了后院的小竹林。栗老太爷早早的睡了,仆人们也就没有点灯。

两人也就在入口的小凳子处坐着。今晚天光大盛,打在竹叶上,留下一地斑驳和细碎月光。

“我现在还叫你叶星还是叶舒华?”

“你还在意这个?我还以为大作家要借住今晚的美景问我些什么事呢。”

上一篇: 掠夺 下一篇: 万楼厦前的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