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我在民国修书致富(17)

作者: 灵三山 阅读记录

不得不说,清风徐来,还有些惬意。

“我只是觉得太有缘分了。叶星,从第一次见面到你的靠近,到你找父母的一系列事情。太过巧合但是一帆风顺。”

叶星坐直了身体,杏眼波澜,此刻也静看着栗因,等待着她的后文。

“还有周临他们……你好像在拉拢一个中立的团体,包括我,甚至看来,还有我的家人。那,你有什么目的?”

说不震惊是假的,叶星任然是盯着栗因。而后者也是回望着她。

“别担心,什么都是我的猜测。我也不在意其他,只是想问问,会对我家人有危险吗?”

时间好像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

“不得不说你真的很聪明。”叶星豪气的揽着栗因的肩膀。“第一次见你,我还以为你只是生在象牙塔的孩子。”

栗因轻笑着。

“何止是我啊,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站在你身边的人,哪个不是得到了家里长辈的许可呢。”

“生在这个世间,稍不注意就是万丈深渊。”

“那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不知道。”

两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面对复杂的世界能做得了什么?也许能像叶星一样拥有使命的去挑战,但大多数人只能像栗因一样平静的活着。

甚至不如栗因,他们也许今晚还酣睡,明晚就身死哪个月光照不进的水沟。

两人好像说开了,索性谈天论地起来。得知叶星以后会去国外深造物理,栗因反而没觉得吃惊,反而觉得很艳羡。

多么光明的一天道路啊。

“那我希望来世能看你名流千史。”

“不要寄托于来世啊,我这辈子一定让你看到这天。”

“好啊,那我可得期待着。”

在竹林过去的走廊,叶父和栗父就站在那里。本来想叫两个孩子来认识认识。

两人也是校友,虽然修习了不同的专业。但是志同道合的人,总是会再相遇。

“你考虑的怎么样?组织很希望你和老先生能够加入。”

“……让我再考虑考虑。”

“兴元弟,天津乃至全国各地都不会再是波涛暗涌了。新的世界终将到来,你我……”

当作为中国人,做出贡献啊。

有些话不必宣之于口,就已经震耳欲聋了。

津地·张家嫁娶(上)

大概是吃饭回家那一晚经历太多。栗因觉得上学这几周有点枯燥了。

每天上课、和叶星回家、家里休息……时间过得还挺快,期中过后时间就像风飞逝。

转眼还有一个月就快期末了。本来以为也没什么事做,结果还真碰到了一件事。今天是周六,除了和栗父去报社学习外就没事了。结果在吃早饭的时候还得知中午有个婚礼需要参加。

“张二叔要结婚了?”

“怎么了?听你的语气还有点奇怪。”

栗因放下手里的豆浆,看向栗父。

“之前我碰到过他,现在想来,也就是为这件事苦恼吧。”

栗父没再说话,在他心里何尝不心疼。心疼的是通过张家的事看到栗因,避无可避。虽说是作势而用,以后还说不定后果,但是在外人看起来栗家高攀的事,也不想栗因受到一些流言影响。

可时局影响,现在能抱团的人家都已经围成一圈。他,也不得不为这个家多打算一点。

栗父忍不住叹了口气。也是乘着栗老太爷今早早早的出去晨练了,不然非得调侃儿子比老子焦灼。栗母也只是给栗父夹去一块油条。

“他那个孩子,哎,也可怜。他哥哥......”

“咳咳.....”

“没事,你今天中午陪着我去吧。你妈妈今天不太舒服。”

栗因没有异议,只是现下被另一个人物吸引了注意。也就是张玉津的哥哥,好像都对他晦暗不语的。

最近栗老太爷好像很忙,一天都在外面闲逛着。栗因和栗母告别后,就上车离开了。

张家隔的还挺远。栗父可能也觉得枯燥了,就和栗因聊起了闲事。看着栗因欲言又止的样子,栗父也直接开门见山了。

“玉林那孩子,也就比我小六岁。在天津可是风云人物,说是三岁能诗、八岁能武,聪明绝顶也不能描述他。”

栗因拢了拢额前的碎发。这么优秀的一个人现在却销声匿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你猜的没错,他早早的就去世了,大概也就十八九岁。”

“那就是英年早逝了。”

“玉津活着也累啊。”

栗父感叹了一句,转头看向车窗外。栗因却还在猜想。

所以,为什么张玉林会死。

放铳,放炮仗,大红灯笼开路。张家好不热闹,从街口到屋前,全是大红绸缎掐着花装饰的。

栗因父女俩来的刚好,碰到张玉津接到新媳妇回来,沿途一路吹吹打打,街边挤着邻近的邻居和小孩。两家都是富裕的,沿着街边撒了各色的糖果。

栗因跟着栗父,从街口下车后就从人少的地方先进去。

“贤侄儿,可算盼到你来了。几日不见,侄孙女变得更漂亮了。”

“恭喜恭喜啊。”

两人又是一番恭维,才走进里屋。栗父要去交涉,栗因就自己在里面转转。

张玉津和钟瑶好不容捱到家还要挨着给长辈斟酒。张玉津的神情总是淡淡的,除了一身鲜红色的婚服外,他更像来参加婚礼的宾客。

新娘就显得更快乐些,虽然红色的盖头下的表情看不清,但是从一下车就娇羞的紧贴着张玉津就可以看出,她是满意这门婚事的。

上一篇: 掠夺 下一篇: 万楼厦前的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