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09)
当利润超过百分之三百的时候,就会有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①
陆执安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但是在此刻,他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陆执安的东宫没有比吏部衙门近多少,不过他是接到消息就来了的,比起还要找资料的冯正清自然是要快一些。
这边他了解完了事情的始末,那边冯正清也终于到了御书房门前。
“陛下,这是臣整理出的……”
陆远平没有等冯正清把话说完,就将他手中的东西拿了过来。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冯正清依旧发挥了他做事细致的优点,将过去十年治河的官员队伍都列了出来,还细心地标上了其中大部分人当时的职位,以及如今的官职。
陆远平看了看名单,就把它交给了何书。
“去,照着名单上的名字,把目前在京的全都给朕叫过来。”
每年治河去的人其实都不少,别看今年好像陆远平只点了赵家梁一个人,实际上赵家梁只是主官,只靠他一个人自然是没有办法兼顾那么多事情了,底下还有各级官员跟着一起办差。
过去十年治河的队伍,这些人加在一起,只是有名有姓的官员,数量都能直奔两百人去了。
何书:这御书房门前,上一次一次性跪这么多人,恐怕都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吧。
这十年的治河队伍中,有的人升官,有的人罢官,有的人已经致仕,还有的人高升,当然……也有一部分因为卷入了夺嫡之战,如今已经没了性命。
这一日,御前的小太监们忙得快要飞起。
御前的人手虽然多,但也抵不过这名单上的人多,何书捏着名单,只能将他们大致分了下类。
名单上如今在京的还有小一百人,这些人分散在六部、九寺五监等等部门,真要一个个去叫的话,到天黑了也叫不齐。
小太监们三人一组,分成十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叫几个人,简单地分了下组之后,何书又请金吾卫的人跟着一起前去,免得有人试图逃脱或者是做什么极端的事情。
这么一分组,每个小队要找的人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到两个区域,行动起来也能快许多。
交代完之后,何书又低垂着眉眼回了御前。
“陛下,已经吩咐下去了。”
随着这十个小队的散出,整个皇城都震动了。
能够参与到治河的官员,官职都不算低,除非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贬谪,不然在京为官的基本都属于中枢机构。
官职最高的就是蔺晖文了,在京的这数十个人中,也仅有一人不在皇城中,而是在万年县衙门,任万年县令一职。
别看只是个县令,实际上这个职位比起一些部门的五品官儿还要重要。
把这些人都凑在一起,又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主要还是花在了路上,毕竟这是在宫中,无论是做什么的人,都只能腿着来回,速度自然也就快不起来。
陆远平倒是没有再这一点上太过着急,他清楚这点等待的时间是必要的,不过他也没有闲着,而是看着被何书送回来的那份名单,沉吟了起来。
这份名单上面,官职最高的,除了已经早早地排除了嫌疑的户部尚书蔺晖文以外,就属国子监祭酒了。
国子监如今可以说是大恒的最高学府,其中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大恒各级官员的子嗣,是数一数二的清流官职了。
除了礼部尚书之外,整个大恒也找不出比国子监祭酒名声更好的职位,尤其是在天下文人心中。
陆远平的视线定在国子监祭酒的名字上许久。
这个人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倒也罢了,如果有问题的话,国子监祭酒的人选,他已经想好了。
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看上去并不起眼,尤其是还没有特别多与政治相关的权利,好像就是一个普通书院的院长一样,只不过这个书院的规格高了一些。
但是每年从国子监中走出来的学生数量可不算少,因为教育资源足够优秀的原因,国子监的学生成才的几率远超过普通书院。
而作为国子监祭酒,天然就与这些学生有了师生之名,在朝堂上,这些可都是人脉。
因为本身定位的原因,国子监祭酒的人选向来都是要有文名的,未必一定要名满天下,但至少也要有大家都认可的才华,不然就算是再有权有势有背景的人,都很难在这个位置上坐得长久。
如今的这位国子监祭酒就满足了这样的条件,当初他上位是因为夺嫡的争斗让他捡了漏网之鱼,也是因为他哪边都不靠,这才在那么长久的斗争之中得以幸存。
而他至今还坐在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却成了贪污渎职的嫌疑人,并不是陆远平调查的时候漏了什么,而是他确确实实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
但是名单上都已经有他了,那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
如果他确实没有问题,陆远平也不会平白把人从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拉下来,毕竟他是无辜的。
现在就要好好看一看,他到底有没有在其中动过手脚了。
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御书房的门前已经聚集起了大片的人。
而随着御前人们的动作,消息也逐渐传了出去。
虽然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才出现了如今这样的情况,但一看就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更何况,所有人都是当着众人的面被带走的,其中还包括了正在衙门的太子太师蔺晖文,以及正在国子监讲学的国子监祭酒,更有中低级官员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