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11)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更别提一一调查、审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无数的人手了。

“陛下,先将他们看押起来听候发落吧。”还是公仪广先提出了解决方案,“如果有贪污钱款的行为,他们的家中应当会有所发现,有钱款来历不明者,先看押起来,然后围了府邸,免得有人销毁证据,至于查案,可以慢慢来。”

一次性全部查清是肯定不可能的,人手不足。

但是一个个来还是足够的。

不过今日这被抓的人数有点多,就算是先把人都控制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陆远平同意了公仪广的提议,同时调了金吾卫的人去各家府邸外封锁。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暗地里,陆远平和陆执安的暗卫小队,除了留下必要的护卫人手之外,全数撒了出去。

就这样,也才勉强做到了每家一个人盯梢的程度。

贪污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官职越高越有机会贪大的,所以排查是从等级最高的人——国子监祭酒开始的。

当年他去治河的时候就是主官,也是最有机会大笔贪污的人,不过陆远平上次排查的时候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奢侈的行为,也没有寻常世家欺男霸女的黑历史,所以就美欧额哇关照他。

但是这次一对一认真排查,才发现,这人确实是没有过上挥金如土的日子,但是人家的小日子过的也是十分的滋润——

前朝书法大家的字画装满了一个大箱子,从痕迹上来看应该经常取出来观摩欣赏。

已故制墨大师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墨锭,在他那里的收藏也不少,还有那上等的毛笔砚台、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十分有讲究和价值的家具……

仅仅是一套桌椅的价值都价值数十万两银子!

这样的家底,非豪富不可得。

但这位国子监祭酒可不是什么豪富出身,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书香世家传人,更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银钱置办这样的家产。

这些东西未必就是他从治河上贪污得来的银钱换的,但这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身家并不清白。

仅仅只是粗略统计,这些家产的价值都已经高达数百万银两,用这数百万两换他去天牢中坐一坐,应该也不算是太亏了。

查完他,再查下一个。

这一波排查主要目的就是筛查出那些肯定有罪的家伙,把人关起来然后慢慢审。

至于那些不是很确定但是有嫌疑的人,无论是为了什么,他们都要首先确认清楚才行,尤其是不能让没有贪污过的人白白蒙冤,早些查清,早些把没事儿的人放回去干活才是正经的。

至于那些有罪的……干什么活啊,真不怕继续被偷家吗?

陆远平可没有闲着,他已经开始拟新的官员任免名单了。

比如国子监祭酒,比如万年县县令。

朝中的动荡,皇宫外的人并不知晓。

因为今日这一特殊情况,所有的官员下衙时间都被压后了,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中有人去通风报信,藏匿证据。

等到其他官员们回家的时候,时间都已经来到了戌末(将近晚九点)。

这一天的时间里,许多人过得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招惹了什么不该招惹的东西,包括他们在府中的家眷也是。

当然,也有许多人已经用不着害怕了,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算无辜。

连着排查完在京的这几十个人之后,幸运被放回家的人仅有六个,其中就包括了蔺晖文。

剩下的七十多人无一例外全部被关押了起来,连带着他们的府邸和家眷。

戌正的时候本已经开始的宵禁,在今天似乎没了多大的用处,被迫加班的百官得了特许连夜回家,被围的各个府邸也有不同的动静。

这样大的动静,自然是瞒不过其他人的,所以虽然没有报纸的宣传,但是这一次,住在这些人家附近的百姓们隐约有了感觉——好像又是在抓坏官儿了。

治河贪污事件极大地影响了陆远平的心情,以至于原本看到事情进展顺利的喜悦都被压得不剩几分。

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第二日,陆远平照常上朝。

看着殿中比昨天少了些许的人数,陆远平只觉得头疼。

只是抓了人还不算完,这些人留下来的职位交给谁,也是同样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啊!

“国子监祭酒由梅太傅接任,至于其他的官员,冯正清,你来拟一个人选名单给朕。”

一下子缺了这么多的人,饶是陆远平对于朝中的掌控力度不算弱,这会儿也没了辙。

谁该升职了、谁不适合挪位置、谁适合做什么方面的工作,这种牵一发动全身的调动若是只有七八个位置还好,还能快速定下来。

可如今却是有七八十个人,以及那在地方任职的几十个还没处理的,这么大规模的人事变动,陆远平也只能让冯正清来出力帮忙。

冯正清出列:“臣遵旨。”

嘴上说的是臣遵旨,实际上冯正清如今的内心也没有比陆远平好到哪里去。

这事情对于陆远平来说不简单,对于冯正清来说就简单了吗?

不,只会更难。

因为他还要应付一大堆的人情往来……

这是他逃不掉的。

这件事情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陆远平在下朝之后都还在发愁。

本身大恒的中央官员们经过他的几轮梳理之后就已经去了不少的人,储备人选也都安排出去了不少,人手也是愈发的不够用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人手就更是紧张了。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