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12)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再加上还有政绩考核制度以及监察院的存在,如果保持现在的状态,大恒官场上人手紧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开恩科吧。”陆远平揉了揉眉心。

大恒上一次会试是在阳和二十六年,距今已经过去两年的时间,按说应该明年举行下一次会试。

但是如今人手的稀缺已经由不得他们等到明年了。

好在现在才六月份,把恩科安排在秋季的话,时间还赶得及。

不过现在吏部忙得要命,这事情就不能再给冯正清了,陆远平也怕会把他给累坏了。

“叫梅太师和赵泽来。”

陆远平对何书说。

梅太师是新人国子监祭酒,论文名论地位都是足以担负起会试主考官一职的,而赵泽是礼部尚书,举办会试这件事礼部也算是熟练,二者搭配起来,应该不算难。

陆远平很快就将事情给分了下去。

其实原本梅永言从成都府回来的时候就有和他说过,想要换个清闲点的职位,就当是预备养老了,毕竟他的年纪也摆在这里。

陆远平当时也同意了,梅永言这些年虽然把成都府治理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但这也都是消耗了他不少心血的。

而且成都府地处西南,气候与京城相差甚多,梅永言在那里不是特别的适应,对于身体的消耗也就更大一些。

因此,他也息了让梅永言再指点指点陆执安的念头,放他专心养病,而国子监祭酒这个活计在当下也是最适合他的了。

还算是比较清闲,同时也很清贵,再加上教书育人也算得上是他的老本行,接手起来不算太难。

只是没想到朝中的人手这么快就不够了,陆远平只能把老师给请出来,帮帮忙。

梅永言也知道他的难处,素以虽然没了休息的时间,但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转头和赵泽一起研究起了开恩科的流程。

嗯……恩科这种东西,他们都是第一次搞。

而此时,远在濮州的赵家梁完全不知道京中因为自己的一封信掀起了多大的风波。

监察院

被充作临时牢房的其中一间屋子。

因为要关押的人太多,刑部大牢和大理寺大牢已经关不下了,作为协查机构的监察院,临时被征用了不少的院子。

治河案如今是监察院、刑部、大理寺、吏部四个部门联合调查,四个部门人来人往的,再加上监察院中关了不少的人,就导致如今的监察院可以说是相当的热闹。

审案的担子主要还是刑部和大理寺在主管,毕竟监察院的特长在收集消息和排查线索,再加上还有一个正在收尾中的政绩考核项目,本也腾不出太多的人手来。

之所以他们会在联合调查的部门之中,也是因为本身他们在做政绩考核的时候就已经收集了一部分的资料,而刑部和大理寺也能用得上。

总之,以公仪广为首的监察院众人现在是真的要忙到脚不沾地了,满脑子想的都是能少一点事情就少一点,至于功劳什么的……那也要他们有命拿啊!

再这么连轴转下去,只怕是要有人累死了。

好在,征集考核的事情本身就已经忙活了两个月的时间了,如今已经到了尾声,全力以赴之下,竟然还真的提前完工了。

当公仪广顶着比食铁兽还要大的黑眼圈,将整理出来的、整整五十斤资料,递交御前的时候,整个监察院上下都松了一口气。

然后强行屏住——治河案可才刚开始查呢!

陆远平和陆执安看着那摆的像是小山一样的资料,头皮发麻。

陆执安第一时间收到了亲爹投来的死亡视线——瓜娃子搞事情,一定没有想到到最后还会折腾到自己的头上吧?

五十斤的资料啊!

这可不是折子,一本折子封面的重量都要占掉七八成了,内容其实没那么重。

公仪广他们整理出来的资料,除了按照不同的人来摆放之外,并没有搞折子那种表面功夫——实在是没有时间。

也就是说,这五十斤,那是实打实的纸张和内容。

同时,也是陆远平必须要做的工作。

陆执安定定地看了那资料堆几眼,就假装沉思的模样,脚下开始不着痕迹地往外挪。

“安儿啊,你想到哪里去?”

陆远平的声音响起。

陆执安:!

“爹我想起来我还有个什么事情没有做完我先回东宫了!”

第82章 公示

陆执安终究还是没有跑得掉。

政绩考核制度是他提出来的,又是太子,这么好的锻炼机会陆远平怎么可能不让他参与进来。

五十斤的资料确实很壮观,但并不是其中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仔细地看,也不是只有他们父子两个看。

像是这种关系到个人前程的事情,怎么能由一家之言来书写定论,肯定是要与各部长官手里的资料相互印证的。

陆远平他们必须处理的,是双方之间的冲突,以及最后的拍板。

并且最好还要对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有一定的印象,毕竟本身这个模式就是为了选出一些真正有能力肯实干的官员,而他们作为上位者,总是该对谁有能力心里有数才行。

所以,虽然这五十斤的资料他们不需要一字一句都看过,但要看的也不算少。

陆执安感觉自己好像是把自己给坑了,但这坑他又不能不跳。

陆远平忙着处理治河案的事情,政绩考核的压力大部分都压在了陆执安的身上,让他前所未有地忙碌了起来。

幸好这会儿还没有到济民书院那边需要开始授课的时候,不然他只会更加头大。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