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17)
他是下朝之后来的,这个时间,学生们应该正在上课。
陆执安也没有惊动太多的人,悄无声息的就靠近到了授课的教室不远处。
两百个学生被分成七个班级,上课的地方也被分在了三个不同的院落,陆执安只是随便选了一个,就在距离院落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听到了他们的读书声。
清脆、整齐的读书声听起来总是很悦耳的,陆执安站在院子外面听了一会儿,才走进去。
走进去了才看的明白,这些孩子们读书虽然是齐声朗读,却是没有人领读的。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读的这段基本上都能认得了。
写……倒未必。
没有打扰学生们上课,陆执安又去了另外两个院子转悠,了解了一下其他班级的学习进度。
等到下课的时候,所有班级的任课老师就都收到了陆执安的邀请。
只是听一听,很难判断这些学生们到底学得怎么样了,陆执安想要了解一下具体的进度。
毕竟这些孩子在这边也已经学了两个月的时间了,总是该学会不少东西了的。
再加上还有数理化生这四门课的担子压在陆执安的肩上。
陆执安……陆执安也想知道一下自己还能“逍遥”多久。
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学习两篇一千多字的文章,对于零基础的文盲小孩儿们来说难度确实不小,目前进展最快的甲字班也才刚学到了《三字经》三分之一的位置,预计怎么也要等到七月底的时候才能学完。
而进展最慢的,如今也才刚刚开始学《三字经》。
陆执安留下的班级之间竞争的制度固然能够激起学生们之间的好胜心,但有的天赋确实能够限制一个人的前途,出现这样的差别也属于是正常的情况。
倒是这样拉开了梯队,对于陆执安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他可以一点点的适应授课的节奏。
进度快的,就先开始上课,慢的就等几天。
这样也不至于让他所有的课程进度都堆到一起。
甚至于,陆执安都已经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在进度最好的那一批学生里,挑几个来充当助教,在他不在的时候辅助给学生们答疑解惑′。
陆执安能够抽出时间来给学生们上课已经是十分艰难了,真要像是寻常夫子那样长时间待在书院里面是不可能的。
若是学生之中有对于某个科目极有天赋的,倒是可以重点培养一下。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陆执安了解完书院学生们学习的进度之后,又在午膳的时候在食堂里露了下脸,告诉学生们他还没有跑路,安抚人心,然后才回了东宫。
朝中的忙碌期过去了,已经停课半个月的东宫也开始恢复正常上课的节奏,他得在上课之前赶回去才行。
有的人表面上是先生,实际上也要被先生监督。
惨哦~
或许是因为前段时间的风波消耗了大部分人的精力,接下来的几个月,京城之中都显得格外的平静。
没有人作妖,也没有人犯法,每日里最热闹的就是监察院,像是觉醒了什么了不得的基因一样,如今京城的百姓们最喜欢的就是往监察院去打小报告。
也不管消息有用没用,反正只要是大家觉得可疑的,就往上报。
消息不属实倒也算了,最多不过是白跑一趟。
可要是真的抓到了什么有用的线索,那可就是银粮奖励啊!
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家庭来说也是一个进项。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地从七月初晃到了八月中,随着秋收时节的到来,街道上活跃的人数也逐渐少了起来。
而陆执安,则是再一次去到了御田。
这时候距离他上次来御田又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不过和前几次过来看情况不同的是,这一次陆执安是来见证收获现场的。
而且在场的并不仅仅只有他,还有陆远平,六部尚书,以及部分在京的将军。
是陆执安特意把他们都给叫来的。
毕竟折腾了这么久的御田,如今也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研究成果,总是要告诉他们一下的。
如今御田虽然还没有收获,但是陆执安又不瞎,他们种的是小麦,那麦穗就结在那里,上手还能掂量出重量,很明显,他的对比实验是确实有效的。
陆执安可是知道,有的人在私下里不是没有念叨过他在御田里做的这事儿是瞎折腾,这要是不让他们看一看成果,指不定哪天就能说他败家。
更何况,这也是一件喜事,喜事就该大家一起分享。
农家肥的研究又不是多么机密或者精密的活计,以后就算是研究出成果了,他也没有打算捂着不往外说。
陆执安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现在有不少的土地都掌握在朝中官员和世家大族们的手中,这样好的增产办法一旦传出去,这些势力肯定会想办法研究。
到时候,不管他们是去找百姓们收农家肥的原材料,还是自己出人手私下里研究配方,都不算是一件坏事。
小禄子再能干聪慧也只是一个人,研究这种事情从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得完的。
世家大族推动的农业进步难道就不是进步了吗?
当然也是。
研究最难的是找到正确的路,多一群人摸索着找路总是会更快一些的。
御田,今日到场的这些大臣们也不是没有来过。
今年春耕的时候他们还来了一次,当时也不是这般模样啊。
因为陆执安特意发话,所以御田这里从春耕开始就被收拾出了一块地方做试验田,不过当时还不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