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59)
陆执安眨眨眼,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还真的就没有在陆远平面前这样阴阳怪气地说过话。
主要是他们家一直都很和睦,根本没有用到这种技能的方法,自然也就不会让陆远平发现了。
“这招啊……还是跟一个学姐学的,她说话可比我损多了。”陆执安也是见得多了,才耳濡目染了一些基本技能,还没有无师自通到他那位学姐盛世绿茶的地步。
“这个范同,我算是看明白了,就不能跟他好好说话,他不跟咱们讲道理,那就不讲了呗。不过爹啊,这家伙到底要怎么处理?就这么放过他,我觉得不得劲。”
“谁说要就这么放过他了?”陆远平反问。
第104章 八音盒
其实从一开始的时候,陆执安和陆远平两个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就是不同的。
陆执安会考虑这个人是否真的有犯大错,个人私德的不够高尚对他来说,有不少情况是不应该影响到他的判断的。
也是因此,他才会在范同这件事上显得格外犹豫纠结,手段虽然是有了,刚才那一幕也有气势,但是和陆远平的想法比起来,还是太过瞻前顾后了些。
对陆远平来说,聪明且忠诚的臣子,才是最好的臣子。
只有忠诚却没有脑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坏了事,就比如此时的范同。
另一方面,范同的行为也确实是足够的让人失望。
陆执安特意避开了女儿这个选项,他却主动提起。
对于亲生女儿都这般无情了,很难让人不去思考若是其他时候面临这样的抉择,他会不会比舍弃女儿更迅速地舍弃了自己。
令人心寒。
只这一点,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绝对不可能进陆远平的心腹圈子了。
鬼知道哪一天他会不会为了什么别的缘由背主,而一旦真的出现这样的场面,将要遭遇背刺的就是整个大恒以及大恒的所有百姓。
他们没有资格拿整个大恒作赌注,范同也不配。
所以,这便注定了他必定会被冷落乃至边缘化,直到他辞官归乡。
不过,让父子俩没想到的是,他们所期待的事情竟然在不久之后就成真了。
也不知范同是真的胆小还是害怕他们真把范家男丁全数送去戎庭和亲,撑到新年开笔之后又上了两□□,然后就一直称病不出。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听说人就病得快要不行了,上了辞官折子。
陆远平按照心照不宣的流程拒了几次,最终还是批了他回家养老。
不过,临了之前,陆执安想到范同对于那些女儿们的态度,多少还是担心她们会被迁怒,于是派人留意了一下。
好在范同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陆执安都这么明晃晃地给女孩儿们抱不平了,还敢虐待人。
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陆执安就渐渐将这件事放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陆风致的六岁生辰,终于是到了。
六岁是一个节点,标志着一个孩子彻底立住了的节点,意味着这个孩子只要不遭逢什么大难,基本上都能活到成年。
所以今年陆风致的生辰过得还是比较隆重的。
但也没有太过隆重,毕竟还只是个小姑娘,他们一家也不想给他一些不该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外界的压力。
所以这一场生辰宴,到场的客人数量并不多,除了陆家四口以外,隐居在后宫的太妃带着小皇叔来露了个脸,然后便是孟家人。
再然后,则是八位命妇以及她们的女儿。
不用说,这便是陆远平给自家女儿挑好的伴读人选了。
小孩子家家相处起来最关键的是要脾性相合,否则,就算是陆远平考虑的再好,也未必能让彼此之间成为朋友,毕竟她们之间还隔着君臣之分。
公主的伴读数量与皇子是一样的,也是四人,孟梓华下谕旨请来的却有八人,八进四的“比赛”,也称得上是激烈了。
毕竟这个时代下,女子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投胎和出嫁,是足以改变一生基调的两个重要节点。
而如果能够成为公主的伴读,身份上天然的亲近就足以让夫家高看一等,以后在相看夫婿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当然,落选的,由于并不是因为个人原因才落选,所以也能得个好名声,前程也比旁人更光明一些。
而且,有了和公主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了,他们也能多一个门路,能不能办的成还另说,但有总比没有好。
最后一点,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了。
当今对于公主的重视有多少,除夕晚宴那一杯酒就已经足以让在场大多数人都看得分明了。
就算是糊涂看不分明的,家里也会有聪明的人千叮咛万嘱咐,像范同那样的在如今的朝堂才是稀有物种。
这样重视女儿的皇帝,给自家女儿挑的伴读,自然是千好万好,人品性格都是要经得住考验的。
这也就相当于是给了这些女孩儿们一个金字招牌,不管具体是什么性格,起码不会是那种恶毒阴损祸害家里的存在。
所以,虽然这八位命妇之中,甚至有两位的丈夫只是七品官员,却依旧在生辰宴请帖下发之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招呼。
但是,能教养出这般好品性的女儿,母亲也很难不聪明,八户人家无一例外的全部拒绝了这些突然凑上前的各种宴请。
家中女眷全部闭门不出,生怕在这个时候再出了什么乱子。
也正是因为她们的清醒,所以都走到了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