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6)
太子是皇上唯一的子嗣,所以,为了保证统治的安稳,他将来上战场的可能性约等于零,更多的时候他都指挥是一个总指挥官。
而负责文化方面的太师少师,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是陆执安学习生活的主旋律。
因此,太子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计划的两个人。
先前他们都以为人选是皇上定的,是皇上想让太子走实干路线,现在看来,有这个想法的是太子本人才对。
这个时候,他们恍然间想起来月初时候的那次午后召见。
皇上带着众臣来到了御田,还带着他们亲自试了曲辕犁和直辕犁之间的区别,之后还在朝会上将推广曲辕犁的事情给安排了下去。
所以……这件事不是皇上在给太子刷声望?
除了赵家梁之外,其他五人都想到了这一点。
因为品级低而没有被紧急宣召、又不像孟泽鹏那样有个好爹的赵家梁:[茫然.jpg]
思路转到了这个时候,几个人都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他们这位太子爷,好像和大家想象中的都不太一样啊。
说实话,当初最后两位在朝皇子拼到同归于尽的时候,朝臣们不管立场如何,都是眼前一黑。
因为他们都知道,剩下的人选就只有前太子和那位不满一岁的病弱小皇子了。
据说前太子夫妻俩都身体康健,且当年他′出阁后的那一年时间已经能看得出几分明君之姿,虽说荒废了十年,但应当不会太差。
众人的顾虑更多的是在太子回宫继位后的下一任储君是何模样上。
众所周知,太子夫妇离宫时还没有子嗣,只有一个在肚子里揣了八个多月的包子,也就是太子长子。
这位小殿下可是在村子里土生土长了十年,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皇室教育,又已经长到了十岁,性格已经定型,万一长歪了,以后很难纠正。
但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没得选了,请太子回来继位,恒朝还能继续往下走个二三十年再考虑下一代君主的事。
可如果让那位小皇子继位,只怕是倾覆之祸近在眼前。
所以即便是担忧,众臣们还是默认了请太子继位的事情,而小殿下品性如何这件事,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是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剑。
第15章 拉锯
但是从选太师少师这件事上来看,似乎他们这位新任太子殿下,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挺有规划的。
哪怕他能力不足不能作为英主,起码一位清醒的守成之君应该是做得的。
只是看殿下这很有主见的模样,很难说未来一段时间里他们这些大臣的日子究竟是好过还是不好过了。
很奇妙的,没有一个人去怀疑陆执安这段话是真是假。
大约是他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说谎的必要吧。
但是大家心中的疑惑却还是没有完全解除。
如果太子殿下想要走实干路线,选择蔺晖文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时间允许、能力符合要求的一二品大员中,蔺晖文就是最优秀的一个了。
可为什么会跳过中间那么多官员,转而选了个工部司郎中来当少师?
这中间有才干的官员可不算少,赵家梁在其中绝对不算出挑,不应该入了太子的眼才是。
陆执安:因为可选项里就他这一个啊。
这个疑问没有人再问出口,陆执安自然也没有机会为他们解答疑惑。
东宫的第一波班子就这么成立了起来,接下来自然是有事情要做的,而第一件事就是……
安排太子殿下的课程表。
陆执安:……
讲道理,作为一个曾经的成年人,这个时候了还给他安排课程,是会让陆执安感觉有些别扭的。
毕竟他在穿越之前都已经在给导师当助教、给本科的学弟学妹们上好几年课了。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对于官场以及政治上的东西几乎从未了解过,如果不补足这个短板,指不定那一天就要被人给糊弄,所以还是耐着性子等他们商量。
只不过,当他看到自己被排的满满当当的课程表时,眉头还是忍不住紧紧拧了起来。
寅正开始早读,复习前一天所学并预习当天内容;卯初开始上文化课,然后到午时下课吃饭午休;未初开始上下午的时政课,一个时辰后,也就是申时初则是开始上武学课,直到戌时初下课,他才会被放回去写当天的课业,如此循环往复。
这个时间表翻译一下就是:四点早读,五点开始六小时文化课学习,吃饭午休两小时,下午一点上时政课两小时,三点开始上武术课四小时。
所以七点到次日四点是他的晚饭+做作业+睡眠+早饭时间,而这段时间,总共只有九个小时。
陆执安:……
这么密集的课程安排,别说是搞事情了,陆执安只是看着都觉得自己的睡眠时间不够用。
还有,时政课和武学课需要花费那么长时间他可以理解,毕竟一个是零基础,一个是零基础的同时还需要水磨工夫。
为什么文化课一项就要占去七个小时?
不是他对一些经典书籍有意见,而是他真的不觉得那些之乎者也对于治国能有多大的帮助。
四书五经是很好的着作不错,甚至还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名。
但只看他穿越前的课程就知道了,实际上四书五经在治国方面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当然,它也不是全无用处的,毕竟是流传了上千年的典籍,又怎么可能一点用处都没有呢?
陆执安只是觉得,自己的文化课学习不应该全数放在这上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