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64)
淮南道东部在经历了长达五天的特大暴雨后,洪涝紧随而来。
而淮南道的消息也在一日日地传来,在连续三天收到暴雨消息之后,京城这边就已经派出了救灾的队伍,前往赈灾。
先是有了足够的资金救灾,然后还有比较清廉的队伍,这一次淮南道的水灾救援工作是难得的顺利。
尤其是他们这次还带上了陆执安给的一部分抗洪救灾小知识,虽然在灾区执行起来有些难度,却也实实在在的地对灾区的情况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像是不要喝生水,不要食用水里捞上来的动植物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疾病的传播。
救灾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六月底,才算是将这一次灾情应对了过去,接下来就是持续的灾后重建工作了。
应对完这一场灾情,陆执安又把先前到手的透明玻璃拿了出来。
不过这次拿出来的就不只是普通的玻璃片了,还有陆执安命人打磨出来的镜片。
对,镜片。
朝中的大臣们用眼颇多,年纪也都算不得年轻,再加上少时的苦读,视力减退简直就是职业病,自然也会影响工作效率。
无论是梅永言还是蔺晖文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这方面的不适。
所以陆执安命人用玻璃片磨出镜片来,又一次带到了御前。
“眼镜?”陆远平捏起一副镜片,好奇地看了看。
他的眼睛还是没有近视的,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是储君,接受着最好的教育和供养,特别调养注意着,陆远平并没有感觉到这眼镜有什么大作用。
不过陆执安说的话他还是信的,略做思考,就让何书派人去请两位太师过来。
梅永言来的慢一些,毕竟国子监是在宫外,距离稍远。
蔺晖文倒是来的比较快,然后三个人一起对着眼前的这一堆镜片叨叨咕咕。
没有科学精密的仪器辅助,陆执安也没有办法确定这些镜片的度数,只能用笨方法尝试排序,然后一个个做上标记。
等到给他们配镜片的时候,自然也就只能同样用笨方法,一点一点去缩小合适的镜片范围。
但即便是这样简陋粗糙的配镜方式,也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叹了。
而这还只是个开胃菜而已。
“你是说,用在军阵之中?”
闻弦歌而知雅意,陆执安才刚说出了镜片还可以做成能看到更远处的模式,梅永言就率先联想了过去。
陆执安点点头。
望远镜这种东西,一旦可以列装在军队之中,能发挥到的作用远超近视镜。
备战或者休战的时候,望远镜可以用来观测敌情,提前捕捉对方的动向信息,及时做好应对的措施或者拟定别的战略方案。
而在战争进行中的时候,望远镜可以辅助瞄准、寻找敌方主将主力位置,对于大多数情况下坐镇中央的主将来说,大大提高了命令的效率。
战场,打的就是效率。
在运用合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消息传递的时间差来打一场大大的胜仗。
虽然如今大恒比较安稳,但是在场的都知道要不了几年就要战争频发,所以,望远镜若是真的有陆执安说的那么好,将会极大地左右战局。
想到这里,大家都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再联想到宫中一直在研发状态中的新型武器,未来,大恒的军队岂不是将所向披靡?
顿时,不管是蔺晖文还是梅永言,都顾不得给自己配眼镜了,就想要去看看望远镜的实体长什么样子。
陆执安无奈,望远镜的原理比近视镜还要复杂一些,又要保证精确程度,所以进度就比近视镜要慢上一些,现在也才是有了个模型,所以他今天就没有带过来。
但是既然两位长辈要看,他自然也不可能拦着,只能安抚好他们俩,让人先安安分分配眼镜,他命人回东宫去取望远镜。
梅永言和蔺晖文这才安静了下来,老老实实配眼镜。
御书房出来的命令,前去东宫的内侍自然不敢轻忽,一路压着宫中规定的底线狂奔着来回,才终于赶在两人眼镜配好之前回来了。
陆执安让人把两幅镜片都做个框架镶起来,方便两人使用,他们都不太舍得撒手。
清晰的世界已经远离他们很久了,要不是今日陆执安带来的眼镜,只怕是他们的视界要一辈子模糊下去。
能看清所有东西的快乐,是常人难以体会的,所以对于眼镜这一时半刻的离去依旧是十分不舍。
陆执安看着两人那眼巴巴的模样,差点就心软乱说话,好在他忍住了。
如今眼镜行业都是初起步,什么都要摸索,为了方便,所有的镜片都打磨成了同一种形状,镜框也是。
也就是说,其实并不需要很久,崭新的眼镜就能到二人手里了,甚至可能半盏茶时间都用不了。
好在还有及时赶来的望远镜救场,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多少还能挽回一些这两位长辈的面子。
“嚯!”拿到望远镜就忍不住上手试了试的陆远平被视野中的物什吓了一跳。
原来是梅永言好奇地将头凑到了望远镜的另一端,正好用眼睛堵上了陆远平的视线。
“老师您先等一等,我研究一下。”陆远平默默地将望远镜挪向了另一个方向。
尊师重道什么的可以暂时先放一放,现在还是研究这望远镜更重要一些。
举着这望远镜,陆远平是越看越惊奇。
因为无论他看到御书房的哪个方向,都能无比清楚地看到那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