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85)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松州大疫,松州却没有消息传来,还是驻守隔壁茂州的吕元清传来了加急密信。

那么此时是谁在主持松州大局?又是谁下令封城?松州知府又在做什么?是否有人渎职,欺上瞒下?

这一个个问题都亟待解决。

以及,此时派谁前去松州主持大局?

冯正清汗都要下来了,明明还没开春,他却像是独自待在盛夏。

最后一个问题最为重要,其他的都可以等疫情结束再秋后算账,镇场子的人却要快速选出来才好。

就在这时,赵家梁主动提出,想要前往松州。

在场的都是陆远平的心腹,赵家梁在其中并不显眼。

自从前些年治河差点坏了身子骨,他就被压在京中疗养。

也就是这半年的时间,他康复的差不多了,可以正常当值,才又有了新的实职,而不像是之前一样只剩一个太子少师的虚名。

他知道这是陛下对他的信任与关怀,能得遇明主,才华有处施展,对于他来说已然是天大的幸事。

所以,在大恒遇到困难的时候,目前身上职务最不紧要的他选择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是报恩,更是报国。

第120章 狙击

赵家梁的挺身而出让陆远平意外又不意外。

意外,是因为他没有想过他会出头。

不意外,则是因为对于赵家梁秉性的了解。

从治河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赵家梁确实是一个踏实肯干的能臣苗子,是忙起来会不顾惜自己身体的那种。

用陆执安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工作狂,用生命贯彻“我爱工作,工□□我”这一原则。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终其一生为国为民的程度,但是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只怕等到他盖棺定论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如此评价。

这样的人去松洲镇场子,陆远平自然是放心的,赵家梁绝对不会做出不利于疫情控制、百姓安全的事情来。

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加不放心赵家梁的身体。

所以,在赵家梁请缨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还在场的秦院首给赵家梁仔仔细细地诊脉。

四年的时间匆匆过去,陆远平也逐渐沾染了陆执安的人才理念——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主打的就是追求性价比。

若是赵家梁的身体不足以应对松州这等危险情况,他是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去的。

但是,赵家梁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得了陆远平的批复,正儿八经地恢复公职,虽然不是什么要紧职位,但也是在确认他身体无碍之后才应允的。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赵家梁自然不可能突然又不健康了。

听到赵家梁身体康健的结果,御书房中众人齐齐松了口气。

陆远平也没有理由拦着了,拍板定下了赵家梁带队前往。

当晚,赵家梁就带着一众太医,以及第一批收拾妥当的药材,从京城西门一路西行,奔赴无声的战场。

自从陆执安回宫以来,相处最多的老师,除了小舅舅孟泽鹏之外,就是作为少师的赵家梁了。

他对大恒局势的第一次认知,是在赵家梁的教导下进行的。

那段时间陆远平相当忙碌,可以说是赵家梁在带着他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并且对于他的各种想法给予了充分的包容和客观对待。

否则也不会有羊毛贸易这件事儿了。

至少会晚上一些。

赵家梁不是那种很严厉的老师,同时也不是那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亦师亦友的老师。

在陆执安的学习过程中,他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好脾气的大表哥?

会耐心地解决他的疑问,并适当地给出建议,却不会忽视他一个十岁小孩子提出的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

一众老师中,在他心里地位最高的是有着外公和娘舅身份的孟家父子,但那之中亲情占比或许更重一些。

纯粹的师生情谊,还是属赵家梁。

疫病的恐怖陆执安知晓,即便是前世都不容小觑的恶性传播,放到如今这个时代,危险性只会高出无数倍。

而赵家梁一个文弱书生,却要深入其中,让陆执安怎能不担心?

等赵师回来就拉着他一起锻炼身体!

一个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更有利于为国为民多服务几年,不是吗?

赵家梁还不知道他的好徒儿已经开始在为他的未来做打算了,正带着人日夜兼程,赶往松州。

一路上,越是往西,越是荒凉。

大约七天后,一行人总算是到了松州境内。

刚一进松州境内,大家就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这里的气氛明显要比隔壁州要紧张许多,他们沿途路过一些村庄,别说是炊烟了,就是不小心探出头被他们发现,那些村民们都要谨慎地缩回头,生怕不小心沾染了什么。

可见这鼠疫在松州境内有多严重了。

消息已经传到了百姓们耳中,那绝不是普通疫情能够做到的。

甚至于,疫病有可能已经开始从松州城往外蔓延,又或者是……有了新的传播点。

下马暂歇的工夫,赵家梁的心中就预设出了不少种可能。

他们一行人自从进了松州以后就按照太子殿下的教导,任何食物都洗净、煮熟之后再吃,包括饮用水,面上也都戴了厚实的白布,定时更换,每日消毒。

主要是担心,万一他们这来主持大局的都倒下了,松州疫情将会不可避免地滑向更深的深渊。

毕竟这疫病不等人,消息从松州到京城需要好几日,再派人从京城过来又要好几日,这一来一回的时间里,只怕是会死不少的人。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