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288)
城墙下的敌人越来越近,赵家梁甚至都能看得清第一排的人是何模样了。
正当他们准备上前叫阵的时候,赵家梁的嘴角勾起了冷笑,从怀中取出了一个小物件,放到唇齿之间。
“哔——”
一声极具穿透力的脆响在城头响彻。
下一秒,分散站开的十个亲兵立刻打开了身边的箱子,从中取出一个黑不溜秋还长着尾巴的东西,用旁边的火把点燃之后,立刻向着敌阵抛出。
足有小儿头颅那么大的黑蛋蛋,刚一出手就开始飞速下坠,不过一息时间,就坠入敌军阵中。
时间仿佛都迟钝了一下,接二连三的爆响,混着飞扬的土石砂砾、血液残肢,在地面上绽开一朵朵血色的花。
不,还不止。
赵家梁知道,他们必须要把这些人一次打服打怕了,才能为城中的救治争取更宽裕的时间,和更安全的环境。
所以今日这一声哨响,含义是打空这一箱炮弹。
城墙上,目睹了这一幕的将士们眼睛亮晶晶的。
这些日子情绪太压抑,他们都快憋坏了,还别说,眼前这“烟花”可真好看。
还有那机灵的,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了几个投石车,比划着让亲兵们用投石车扔的更远一些。
他们看的可老清楚了,对方主将贪生怕死,车驾还在军阵后半部呢!
用投石车扔出去,说不定能炸到他!
这一日,松州城墙上的将士们看烟花秀看得十分过瘾。
城墙下的敌军却已经吓到亡魂皆冒了。
炮弹可不像是沾了煤油的箭羽,杀伤力呈几何倍数增长,视觉上的恐怖效果那也是一等一的。
敌军的五万大军,在十个人各自一箱炮弹下去之后,死的死跑的跑,勉强还活着留在原地的,目测还不到三万。
而城墙内,担心袍泽们安全,提前在城墙下蹲好,随时准备冲上去支援的将士们则是一头雾水。
惨叫声……好像都是从城外传来的?
虽然不明白赵大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听这动静,约莫是安全了。
连续经历两次死劫,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油子也有些扛不住,刚刚转好的身体也虚弱,大家纷纷瘫坐在了城墙下的地面上。
不多时,这场创造了大恒有史以来耗时最短、平均击杀人数最多记录的战役,结束了。
第121章 抓获
这一场一方有预谋,一方匆忙应对的仗,结束的是意料之中的快。
只不过胜负双方却与有些人预想中的调了个儿。
当听到城外传来退兵的指令声时,无论是城墙上还是城墙下的战士们,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尤其是城墙下那些不被允许上去的松洲将士们。
他们是真的已经做好了死战到底的准备,哪怕他们现在没有多少力气,也不剩多少人手,但打仗这种事情本就是,打死一个不算亏,打死两个就赚了。
五万有预谋来的大军,即便是松州城全盛时期都不好对付,更别提是现在了。
因此,这场仗的胜利,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是一个意外之喜。
也有人好奇,想要问问那些亲卫们丢出去的黑蛋蛋是什么玩意儿,竟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但是如今城中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
赵家梁这次一共带来了五十箱炮弹。
按照设计,本来是应该配合大炮使用的。
只是炮身实在是笨重,难以跟上高强度赶路的队伍,这才改成了只携带炮弹。
反正这些炮弹本身就有引线,虽然会牺牲一定的射程,但也足够用了。
此时赵家梁的心中满是庆幸。
幸好陛下和殿下担心是有人针对松州城投毒,为防万一,让他在行李中加上了这批炮弹,否则如今的局面,怕是会差到极点。
他现在没有功夫去想松州城西边的关隘为什么没有起到阻拦敌人的作用,为何不送信。
当务之急还是要将城中的局势稳定下来,才有应对一切危机的底气。
至于松州城的消息,应对外敌方面,他相信隔壁的茂州会一直关注着这里,不需要他们再去信描述战况。
今日一共才用掉了十箱炮弹,而且十分匆忙。
剩余的四十箱,只要好好规划,他相信,一定可以让那些人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越界!
赵家梁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这一战结束后的第三天,被赵家梁支出去打探整个松州各个城池状况的队伍,开始陆续赶到松州城。
好在,他们没有带来更坏的消息。
虽然松州城内疫情严重,但是因为封控及时,传染源被牢牢控制在城中。民间虽然慌乱,却也没有人真的这么倒霉。
想来,那些让他们十分恐慌的传言,应该是投毒人特意放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要放这流言……
这就要说松州城的位置了。
松州城以西仅有一处关隘,过了关隘不远便是城池。
而松州城的位置是夹在两山之间,地势偏高,当初修建城墙的时候,朝西那面是直接从山头之间修起来的,类似于“凹”变成“回”的操作。
在山上修建城墙十分耗费人力物力,但凡换个地理位置都不可能这么修城墙。
但是松州城以东,是绵延近千里的平原地区。
一旦松州城失守,那么剑南道的广阔平原将全部暴露在敌人视野之中。
哪怕他们不攻打城池,只是在旷野中劫掠。对于大恒来说都足以伤筋动骨。
想来对方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放着更好攻打的茂州不管,将矛头对准了难缠的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