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34)
陆执安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适时提醒了一句。
“这一部分内容,在文章的第三页。”
……
这一场讲学的长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从未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了酉末,足足三个时辰,让一干君臣都精疲力竭。
“那么,本次关于历朝历代边患成因的分析就到此结束了。”
终于说出了结束语,陆执安难得的有一种想要脱力的感觉。
不仅仅是他,此时在广明殿中的君臣也都有这样的感受。
如果不是深入骨髓的礼仪在约束着他们,指不定现在会是什么模样呢。
“既然诸位爱卿对太子的讲学已经没有了疑问,那么,就先各自休息吧,今日辛苦了。”
陆远平好歹还是坐着听,整个殿中只有他和少数几位老臣,比如梅永言和孟信昭,是坐着的,其他人,包括陆执安在内是整整站了一下午。
再加上大家伙还聚精会神了一下午,可不是得好好补上一补。
儿子完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陆远平心里高兴,拉着梅永言和孟信昭一起往凤仪宫去,说要好好吃一顿家宴。
他亲缘浅,能说的上是家人的也就眼前这些了。
孟信昭是皇后的父亲,自无不可。
梅永言声称自己是外男,试图溜号,直接被陆远平和陆执安一左一右架着往凤仪宫去,把小老头气得都快要翘胡子了。
凤仪宫里,孟梓华早就已经张罗着准备了一桌酒菜,就等他们爷仨呢!
“哥!!!”
还没到凤仪宫门口,一声清脆的呼唤声就远远传来,刚刚开始抽条长个子的陆风致风一样跑过来,对着三人行了个礼之后就一把抱住了陆执安的胳膊。
“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把那些人说得哑口无言?!”
“这小丫头,”陆远平无奈地指了指她,笑着和自家老师抱怨,“只要有她哥在,我在不在都没差。”
“怎么的,你还能不许他们兄妹俩感情好不成?”梅永言才不惯他,都说隔代亲,这两个算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自然也是亲的。
“哎哟哟,我说什么来着,有了小的不要老的,不比二十年前了,那会儿梅师对我可是独宠。”
“说什么胡话呢?什么独宠!”小老头还记得他刚才架着自己就跑的事儿呢,“执安啊,看到没,以后可千万别跟你爹学这作怪模样。”
浑然忘记了,刚才和陆远平一起把他架过来的另一个人,就是陆执安。
“聊什么呢?外头天寒地冻的,快进屋暖暖。”
见陆风致迟迟不归,孟梓华掀了帘子出来,没好气地催促着刚刚进门的几人。
老老少少也都听话,快走几步就到了廊下,边笑边应着。
“来了来了。”
第139章 皇后要办赏花宴
出阁这件事在陆执安这边算是已经过去了,但是在外界引发的惊天波澜,还远没有停止。
首先是这一篇文章的节选部分,已经被刊登在了次日发行的新一期大恒新闻报上,其中的内容完全是精华中的精华。
随着大恒新闻报的发展,如今不说是官员,就是普通读书人家中都长期订阅了报纸,生怕一不小心错过了消息。
针对这样的一批固定客户,报社那边还专设了送报员这个岗位,类似于钟点工,每个月上工一天那种,只负责点对点的报纸派送。
前一日在殿上听得晕晕乎乎的冯正清熬了一整夜,穷尽家中藏书,一一验证文章中的内容是否有错漏之处,以至于次日上朝的时候黑眼圈都快掉到腮帮子了。
结果下衙回家又在自家看到了文章的缩略版,心中滋味格外复杂。
自打十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这位太子殿下,到现在也才过去七年。
这七年的时间里,他们这位殿下硬生生从一个乡间小儿长成了如今这般模样,这让他心中十分感慨。
也十分庆幸,幸好当年力排众议、迎当今陛下登基的时候,他也是摇旗吶喊的一员。
若是因为少了他一个而放弃了这个看似离谱的决定,让大恒损失了连续两代明主,他得悔成什么模样!
好在,那些可能都仅仅只是假说而已。
朝中官员们虽然震惊,但是经过一整天的缓冲之后,看到报纸上的文章反而冷静了许多。
而毫无准备就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冲击的百姓们,受到的震撼可就不止这么一点儿了。
“原来他们住的地方这么冷啊,怪不得那边长得羊都能剃了毛来做衣服,还那么暖和。”
“种不出来粮食,可不就只能往别的地方去,但是咱们占着好地儿,他们也想要,就只能抢了,作孽啊。”
“什么作孽,他们有的我们没有,我们有的他们没有,那就做买卖呗,又没有人逼着他们跟咱们抢,还不是想要白吃白用,不想花钱,哪有那么好的事儿?”
“对啊,谁家的家当不是自己个儿一点点挣下来的,别说买了,拿东西换,只要值,我都乐意,凭什么就一定要抢!”
百姓们的情感总是这么质朴。
他们可以同情别人糟糕的运道,但也会同仇敌忾地共御外敌。
对于他们来说,这篇文章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他们知晓了为什么边疆隔三差五就要打仗。
因为那块地儿一直有人,吃不饱穿不暖,就只能抢他们。
不是朝廷无能打不赢,也不是什么别的原。
另外还知道了他们的太子殿下如今看起来是越来越有本事了,这么厉害的文章都能写得出来。
而对于官场中人,以及志在仕途之人的影响,却是格外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