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80)
“这煮水喝也有用,说是可以缓解痹病,对消渴症好像也有点用。”
“哇!那这不是药材吗?这么厉害?又能当饭吃又能当药吃!”
“可不就是!这可真是大宝贝!”
人群中传出阵阵惊呼声,打断了那人的讲述。
他还没有享受够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呢,连忙大声喊了几声控场。
“别急别急,还有呢,我还没说完呢!等我说完了你们再唠!再不安静下来我可不说了啊!”
一听他这威胁,大家伙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别说他没有说够了,就是他们自己,那也没有听够呢!
“看到这他们摘下来果子之后踩到地上的杆子了没?”
这不是废话!那么大片的杆子谁会看不到啊!
“这些杆子也是大宝贝呢!”
“那些人说,这杆子有好几种用处,打碎了可以做肥料养地,如果加什么东西的话,好像还可以用来养菌子。”
“除此之外,还能当饲料,喂给家里的牲畜吃,基本上所有的家养牲畜都能吃,这玩意儿给牲畜吃,长得好还长得快,有用的很!”
“还有还有,那个果子里面跟小麦一样是一粒一粒的,中间有个芯子,那芯子和杆子晒干了之后特别好烧,用来引火再方便不过了!”
其实他听到的东西也不算很多,中间经过了好几个人的口,到他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疏漏。
但即便只是这些,听在众人耳朵里面的时候也足够稀奇。
这次玉米种植面积不算小,涉及好多个村庄。
住在京城附近的百姓们基本上都能从自家的亲戚网里扒拉出来一些今年种了玉米的亲戚,所以这些消息其实并不算什么秘密。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去打听,所以这会儿说出来,还是引来了阵阵惊呼。
不止这一处,其他地方也热闹着呢。
“那这么说的话,这玉米可真是全身都是宝啊!”
从头到脚都能用,没有一丁点儿浪费的地方。
最关键的是,它个儿大!产量大!和常规的小麦稻谷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天和地之间的区别。
可不就显得格外稀奇。
尤其是它那个药用价值,乖乖嘞!
虽然他们不一定有那个病,但人家医生都说好,就不碍着他们隔段时间给自己来一顿啊!
报纸上不都说了吗?防治防治,防在治前!
要是隔三差五地喝这个煮出来的水能预防他们得了那个什么痹病,不知道要省下来多少的药钱嘞!
哪怕是看上去最平平无奇的杆子,最次也能用来烧火。
这年头砍柴劈柴也是体力活,哪怕杆子好着烧的快呢,也能省下不少的力气了!
“也不知道皇上他们是从哪里找到的这宝贝,可太……厉害了!”
发出这句感叹的人嘴唇动了动,看着戒严的官兵,吞下了差点脱口而出的俚语,改换了个文雅一点儿的词汇。
“是啊是啊!”
他这句话得了不少人的应和。
“这还就只是玉米一个嘞,都已经这么厉害了,也不知道那个番薯和土豆又有多厉害。”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土豆和番薯收获的场面,我听说,皇上早前只在宫里的宴会上每样给那些大人们分了一口尝味道,一点都不多给,其他的都种下了。”
“啊?那些大人物不都是先吃的吗?这么小气?皇上就没给自己留?”
“可不就是!据说是圣上觉得自己多吃一个,这三种粮食就晚一天让全大恒百姓们吃上,所以就不舍得糟蹋了,干脆谁都不给,一个没留全种了!”
“圣上可真是比……呜……”
说这话的人及时止住了话头,用呜咽声掩饰自己差点就说了不该说的话。
但是他想说什么,大部分人都能心领神会。
比,比什么?还能和谁比?
那自然是和上一个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比了。
但那是先帝,是他们都不能说的崇高存在。
这话一旦说出口,万一被人扣上个不敬先帝的罪名可就坏了!
只是话虽然没有说出口,其中的意味大家都能心领神会。
年轻一些的小孩子可能都不记得当年的事儿了。
但是他们这些有点儿年纪的人可都还记得,当年先帝驾崩前那几年的时局是有多混乱。
别说是像今天这样大家一起跑戒严区旁边看热闹了,就是进出京城,盘查的都相当严。
而且那会儿官场倾轧,大人们都忙活着争权夺利呢,有几个人在乎他们这些庶民的死活?
大家伙连饭都要没得吃了,还得成天提心吊胆生怕一觉醒来就变了天,怎么可能像现在一样有闲心。
现在啊,他们的日子可太有盼头了。
陛下和太子殿下都念着他们的生活,有委屈的地方还能去监察院说。
冬日里有火炕,耕种时有曲辕犁,农忙了水车连着打穗机……最后,还有三种高产的粮食正在努力培育,力争早日走进千家万户。
这日子啊,一天红火过一天!
“哎哎哎,别聊了,你们有没有人数,这些人刚刚都从地里面抬出来多少筐玉米了?!”
有人突然尖叫一声,伸手狂拍自己身边的人。
他怎么觉得自己就是一会儿的功夫没有看,怎么地上就已经堆起来一座玉米山了?
说是玉米山其实不算夸张,今天的采收各个庄子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哪怕是小孩子,都能帮着将玉米杆踩到地上,免得影响了大人掰玉米的效率。
人手充裕,再加上本身玉米就不算小,还带着皮,粗犷地堆在地上,没多久就摞的跟小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