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83)

作者: 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陆执安仔细收好了这张纸,准备等下朝了之后仔细看一看详细信息。

今日早朝和前些时日没什么不同,除了同步一下大致的罗家审理进度,就是关于秋收的事项。

一说秋收,大臣们的眼神就往陆执安父子身上瞟。

谁不知道这玉米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去年这几天就差不多能知道收了多少了,今年……

“太子,你来说。”

提起这件事,陆远平的脸上也有了笑意。

这也就是有秋收的事情给罗家顶着,偶尔缓和一下气氛,不然的话,你看他盯不盯死他们就完了!

陆执安也没有含糊,脸上带着笑,他的心情也是很美的。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受了他的影响,每年各类种子留种的时候,从皇庄至百姓,都开始有意无意地留更加优质的稻谷麦粒作为来年的种子,再加上有肥料的助力,大恒年年秋收的数据都在网上涨。

今年京畿附近除了玉米之外的作物产量比去年又有了些许的提高,算得上是喜上加喜了。

陆执安从怀中取出早上看到的纸条,将大致的信息一一读了出来。

就在他们说话间,外面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

空气中的湿度都有了一个明显的涨幅,即便是他们身在大殿中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听到陆执安说出的信息,对农事稍微有些了解的官员也都松了一口气。

陆执安担心这些宝贵的玉米种子受潮,他们又何尝不是呢?

这可是关乎着大恒数十上百年未来的重要大宝贝!

外面已经开始下雨,陆远平暂时只能歇了带百官们去看一看玉米仓库的想法。

玉米都已经统计收仓,这种地方都会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谨防受潮,他们这一大群人要是顶着雨水跑过去,只会影响仓库里的情况。

反正玉米都在仓库里面放着,只要保存好了,什么时候去看都是看。

比起那一点点炫耀出来的成就感,还是好好保存玉米更重要。

这几年,为了向天下人强调这三种新作物的重要性,就连每年皇帝亲自耕种的御田里都换成了玉米、番薯、土豆来种。

可见其对玉米的重视程度。

百官们倒是没多少人有亲眼看一看玉米的念头,他们只要知道一切都好就已经很好了!

散朝后,文武百官依次而出。

这些年大恒官员们的福利也比以前好了,尤其是朝官。

上朝时间晚了一些,能睡个囫囵觉了不说,像是这种刮风下雨的天气,宫里还会给准备雨伞,让小内侍帮忙送回各自的衙门。

再不像是之前那样,每天都要饿着肚子起大早,三五不时还得淋得一身狼狈。

别看这些小小的细节,细微之处才最见人心。

散朝之后,陆执安父子俩照常去开小会。

“罗家的案子太复杂,不过到现在其实基本上该有的东西都问了个七七八八,后面主要就是填充各个案子的细节信息了。”陆执安喝了口茶,说道。

他最近是真的忙,陆远平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将盯着罗家案子进度的任务交给了他,大量的信息首先汇总到他这里,以至于他现在连空闲时间都没有太多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看到那些案子涉及的内容还会觉得气愤,毕竟有的是真的长了个人样就不做人事儿。

后来看多了,不是不气了,是直接给气麻木了。

越是了解的深入,陆执安心里想要拔掉四大家族的念头就越是根深蒂固。

他不否认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但……这种情况下,真真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世家大族的存在,对于地方统治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不管是从个人还是国家角度来看,都不应该有世家大族的存在。

现在他们已经对罗家动手了,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年,剩下的三个家族一个都跑不了。

“那就好,这个案子是你来主办,回头公审的时候也是你去,到时候你在民间的声望又能深厚一些,地位也更稳固。”

陆远平微微点头。

别看现在陆家就他们两个长成的男丁,但这些年暗地里还是有不少人心里有龌龊的心思。

主要是他们这些年虽然也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但手段上并不迂回,甚至还很直白,多少也是得罪了一些人的。

表面上看现在满朝上下齐心协力,地方上的官员也都夹着尾巴做人,但实际上他们的心思,又有几个人能够摸得透呢?

陆永宁年纪还小,身体也不好,又是养在深宫,所以暂时还算是安分。

但是老七家的那个私生子,年纪可是和陆执安差不太多的,这两年暗戳戳的开始搞小动作,他不是不知道。

要陆远平说,得亏当年他们回京之前的那场大混战,成功干掉了和他平辈的所有男丁,不然他们这几年还真不敢这么大刀阔斧地搞各种改革。

现在,陆执安身份上就占着大义,在民间的名声也很好,手里握着民心。

地位不说稳如泰山,那也没有差太多。

但无论如何,能让他的地位再稳当一些,陆远平都很乐意去做。

虽然从没有和陆执安明说过,但是这两年他的情绪也越来越放松。

现在这个局面,即便是他立刻出了什么意外暴毙而亡,让陆执安来接手整个大恒,这孩子最多就是手忙脚乱一段时间,只要没有外部力量捣乱,那就是稳稳的。

唯一让人担忧的也就只剩一个子嗣问题。

不过太子妃已经定下,钦天监也正在挑日子,想来应该也要不了太久,他就能抱上孙辈了。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