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384)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像是当年,孟梓华嫁给他没两月就有了陆执安,这么算的话,再有个两三年就行了。

“爹?爹?老头子?!”陆执安逐渐大声,见陆远平回过神来,才收了音量,“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想大孙子大孙女。”陆远平顺口就回了一句。

陆执安:……

大约是自打婚事被定下之后被调侃的次数有点多了,陆执安听到这话竟然没有觉得太意外。

嗯,就是觉得,这是他爹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虽然他爹催婚催得跟玩儿似的,但是陆执安也明白老头子多少还是有点急的。

只是顾念着他的想法,所以才没有真的下死劲儿催婚。

只是这些年朝中大臣们的儿女们一个个地成婚,和陆执安同龄还没有成婚的也就只剩下他的几个伴读了。

什么婚宴、满月宴、周岁宴之类的消息,陆执安和陆远平虽然从没有去过,消息却是一个都没落地收到了。

眼馋啊!

但既然陆远平提到了,陆执安也忍不住往孩子的身上去联想了。

他最近和穆安竹的联系没有以前那么多,但也不算少了。

只不过见面多是在宫里,远没有两人第一次去约会的时候那么自在。

在这样双方都比较主动的靠近下,感情自然是比以前深厚了许多。

至少提到和她的婚事时,陆执安淡定了不少。

联想自己和她未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也不会有一点反感的情绪。

“那您有的等了。”陆执安顺嘴就回了一句。

前段时间都是他被调侃,这会儿可算是能让他扎回去了。

这就是回旋镖啊!

陆远平:……

“滚滚滚!办你的案子去!这么大的人了,一点儿好听话都不会说!快滚快滚!”陆远平没好气地随手掷出一支干净的毛笔,跳着脚赶人。

“好嘞!”陆执安也不跟他客气,又从边上的小几上捏了块点心塞嘴里,这才慢条斯理地走出了书房。

陆远平:……

这个混小子是真的很知道怎么气他爹。

出了书房之后陆执安的表情就正经多了,也没再跟刚才一样慢悠悠地做事,而是雷厉风行起来。

罗家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庞杂,涉及的百姓数量又着实多,而且还有许多的事情因为天长日久的难以寻到苦主本人,工作量也就更大了。

说来也是惨,自打进了八月份之后他就一直都是东宫、广明殿、各个衙门之间转悠,愣是挤不出来时间去凤仪宫。

这中间连穆安竹都进宫了两次,他连个面儿都没有碰到。

罗家,罗家。

.

九月初的大恒新闻报,堪称是每年最受关注的一期报纸了。

自打高产作物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恒上下都关注着种植的消息呢,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玉米了。

倒不是剩下两种不重要,而是玉米的回报率实在是太高了。

想想看至今都还没有走出皇庄范围的番薯和土豆吧,再看看京郊种了那么老大地方的玉米。

这么大块的玉米地,给众人的感受是最直观也是最真实的。

九月三日一大早,就有人蹲在了报社仓库门口。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拿到报纸,好看一看今年的玉米收成怎么样。

秋收那几天天气大都不错,零星下了两三天的雨,剩下的都是艳阳天。

那日早朝之后没多久,太阳就出来了。

负责玉米仓库的兵丁们按照吩咐将玉米又拖出来狠狠晒了两天,再重新收回仓里。

这回得出的数量就是准确的了——

一百一十三万斤。

按照十斤种子一亩地来算,明年的玉米地能有十几万亩。

十余万亩地是多大的面积呢?

简单来说,就是只比如今京城小上那么一丢丢。

这样的面积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可观了。

再换算一下,这个面积比他前世的古北平还要大上一些。

而大恒的京城此时住了多少人呢?

超过六十万。

按照今年的这个种植情况,明年想要在京城周围种完这么多的玉米,光是玉米地估计得从京城往外绵延出去好几里地。

也不知道到时候秋收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壮观场面。

这样的好消息自然是要刊登在报纸上面通告全天下的。

而百姓们翘首以盼的,也是这个消息。

这一日,报社仓库门口的生意好极了。

许多来批发报纸的人,都还没走出仓库大门多远呢,手里的报纸就已经被热情的百姓们哄抢一空。

反而是老老实实等在书店门口的人,眼巴巴地熬了许久,才从那些从报社回来的人口中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是喜气洋洋的。

而这种欢快的气氛,正在从京城向着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大恒蔓延而去。

丰收的喜悦一向很容易传染,原本因为最近罗家的案子牵扯了太多的人而显得有些低迷的京城,快速地活了起来。

秋收过后,忙碌中不知时日,时间就过得快了许多。

等到陆执安再度从公务中抬起头来,注意到窗外的鹅毛大雪时,才恍然发现,原来已经是深冬了。

“侍墨。”

“殿下。”

听到声音,侍墨立刻从门外走了进来。

“钦天监那边有说这次雪要下多久吗?”

瑞雪兆丰年,但如果雪太大了,也不是好事。

“说是大约下上三日,后两日会小一些。”

陆执安点了点头。

“让人留意点百姓们的屋子怎么样,别有冻死饿死的。”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