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417)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关于穆安竹有孕这件事,陆执安也没有想着秘而不宣。

大恒没有前三个月不能对外说的习俗,陆执安也不在意那些。

而且瞒着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宫中上下被治理得跟个铁桶似的,孟梓华不可能让自家儿媳妇儿在自己地盘上着了道。

所以,就在早朝后不久,东宫有喜的消息就已经传出了宫城,开始在皇城范围内流传。

孟梓华是第一个听到消息的,因为同一时间,陆远平正在和大臣议事,东宫去的内侍不敢轻易打扰,只能等议事结束再去禀报。

她本就对穆安竹满意,现在更是觉得这个儿媳妇儿哪哪都好。

当年她生下陆执安的时候已经是在大树村,陆风致也是在那里降生。

虽然生活过得甜蜜,但一应待遇别说是配得上太子妃这个名头了,就是孟家嫡女这个身份,都配不上,可以说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更别提当初怀着陆执安的整个孕期前后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坎坷,就差说一句没一处顺心了。

这样的罪,作为过来人,孟梓华不想让穆安竹再经历一遍。

所以,这边报喜的人刚到凤仪宫,孟梓华就大手一挥,让春景带着人去库房点东西了。

作为国母,孟梓华的库房堪称琳琅满目。

过了最忙碌的初一之后,她就一直在思考要给穆安竹准备什么。

好歹也是亲力亲为生养了两个孩子,孟梓华自认也算是有经验。

细软的布料现在就可以准备起来了,早早地做成小衣服,预备着给小家伙穿。

女子常用的衣料也得有,尤其是到了夏日里,那会儿孩子长得正快,穆安竹大部分的衣服怕是都穿不了,得重新做。

而且孕妇体热,得是穿起来不那么燥热的布料才好。

还有小孩子的乳母、下人……

孟梓华把方方面面都想了一遍,恨不得一次性就把自己头一个孙儿以后要用到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春景就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到了东宫。

嗯……

她是来送赏赐的。

“殿下,太子妃娘娘。”春景对二人行了个礼。

“娘娘说,太子妃娘娘初初有喜,一切以身体为重,不必前去凤仪宫谢恩。”

“这里是这次娘娘赏赐之物的名单,还请殿下过目。”

“此外,娘娘还说,最近天气依旧寒冷,偶尔还有雨雪,太子妃娘娘不必经常到凤仪宫去,若是觉得无聊了,可遣人去请公主殿下来。”

“多谢母后恩典。”

穆安竹笑盈盈地谢了恩,让人送春景离去,这才有功夫去找刚才就不知道跑哪去了的陆执安。

“殿下怎么在这里?”穆安竹是在库房外面找到陆执安的。

宫女和内侍们正在将这一批赏赐登记入库,整个院子里都乱糟糟的。

“你怎么过来了?”陆执安自己无所谓,但这里人这么乱,要是不小心撞到穆安竹就不好了。

于是陆执安也顾不上其他了,撂下一句“先把我刚刚说的那些弄好,其他的回头再说”,就牵着穆安竹的手出了这个小院儿。

“殿下是想到这些东西应该怎么用了吗?”

穆安竹任他拉着往外走,好奇地问道。

“让人挑了几匹布料给你做些新衣裳。”陆执安说道。

“母后当年怀着小妹的时候十分畏热,以前听说好像孕妇都比较怕热,等到了夏天,这孩子也有七八个月了,那会儿热的正狠。”

“我看送来的布料里面有几块很适合做夏装,让人提前给你准备上,免得到时候天气忽冷忽热的赶不上趟。”

夏天的天气最是多变,指不定哪一天就突然热起来了的,尽早准备上总不会出错。

“还有些一看就是给你们娘俩做贴身衣服穿的,细软舒适,现在就可以用起来了。”

陆执安絮絮叨叨地说着,穆安竹没有插话,跟着他一步步走回主院。

有陆执安带着,她都不需要看路,只要跟着他走就好了。

听他一条条地说着自己的安排,穆安竹发现,他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期待这个孩子的到来。

穆安竹躺在床榻内侧,看着旁边陆执安的睡颜。

真好啊。

她伸手摸了摸自己还没有什么变化的肚子。

大家都在期待你的到来呢,宝宝,你感受到了吗?

.

开年之后,大恒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春耕了。

今年的春耕和往年还有些不同,因为玉米种子终于要发往全国各地了。

这些玉米种子由京郊参与过玉米种植的农户中选拔出来的人陪同,前往各地进行种植。

既是观察气候对产量的影响,也是扩大玉米总数,为明年的全国推广做准备。

这件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自然是有不同的利弊的。

对于底层的百姓们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他们在温饱线上挣扎,粮食嘛,自然是越多越好,越便宜越好。

什么味道、营养,全都没有活下去重要。

但是对于不缺这一口粮食的富户来说,大批量的粮食进入市场,必定会挤压他们自家产出的粮食的售价。

售价被压低,那就是在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

这样一来,自然就没有人乐意。

但玉米全国推广是朝廷发下来的政策,他们就是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明火执仗地反对。

但,表面上不敢反对,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敢做。

以前这些玉米种子都在京城,被看得紧,根本没有人能插手,所以也没有人敢做什么小动作。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