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422)

作者:你的雕鸽 阅读记录

这次的案子不像是之前的大案那样声势浩大,毕竟是散落在各地,由不同的人来做下的。

调查起来比较繁琐,表面上看规模也没有那么的大。

但是牵连面积可一点也不小。

陆执安这次也下了狠心,主动提出要重罚这些人。

毕竟能做出这种枉顾民生的事情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好鸟。

所有没有牵扯到人命的损失,作案人抄家,主谋流放,家眷异地劳改。

如果牵扯到人命了,或者是有运种队伍的人和地方士绅富豪勾结导致了损失,那惩罚力度会更加一等。

主犯打个半死再流放,并且是全家流放。

既然不想过安稳的日子,那就好好品尝一下普通百姓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吧!

大恒新闻报如常刊登了案情简要。

不过这次的案件没有牵扯京城附近,所以京城百姓们没有太大的感觉,而各地百姓早已在这些人被抄家的时候就已经知晓这是朝廷的意思。

所以大多数人也就是在看到报纸上内容的时候骂一骂这些人不做人事,然后感慨上一句,还是现在的朝廷好,然后就乐颠颠地去研究这一次的民生板块了。

毕竟报纸也创办了快要十年,他们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看过那么多的案子,这样的小案子就不是太能挑动他们的神经。

而这,也正是当初陆执安提议办报纸的最主要目的。

就在大恒上下官员不是关注西疆就是关注运种队的同时,另一个对大恒的未来影响深大的机构,悄默声地完成了全国铺设,在整个大恒,遍地开花。

.

京城的东市最近开了一家兴安书局,成了大家伙津津乐道的事情。

要说这兴安书局啊,最出名的就是里面的书本笔墨都相当便宜。

而第二出名的,就是那堪称丰富的藏书了。

丰富到什么地步呢?

就连有的世家大族,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家藏书楼里面没有的书。

当然了,不是原本,而是印本。

最关键的是!

这么多丰富的藏书,都可以买卖!

这意味着什么?

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有把这兴安书局当回事儿,只以为是普通的书局开业。

但当价格和藏书数量这两点暴露出来之后,谁都不敢再小觑这书局一眼。

也不是没有人想要对兴安书局动手,尤其是那些被低廉价格冲击得生意一落千丈的书局。

这不是砸人饭碗么!

可当各地或大或小的父母官隐隐约约地给兴安书局站台,当大家伙知晓这兴安书局开遍了整个大恒的时候。

所有心怀叵测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不是傻子。

什么人能有能力把一个书局开得遍地都是?

自然……只有最上面的那些人了。

而和他们作对的上一批人,这会儿正在流放路上呢!

他们敢动吗?

自然是不敢的。

殷鉴不远,脑子被门夹了还要上去拿自己这个鸡蛋撞石头!

所以,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所有人都对这件事保持了静默态度。

京城这边,不是没有人想要问一问陆远平或者陆执安是怎么想的,但这两位主都是有主见的,现在书局都已经开起来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论藏书,那肯定是皇家最丰富了。

人家都把皇家书库里的书都拿出来了,可见决心。

最后的结果就是,兴安书局的名声响彻民间,到了上层,大家伙却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陆执安也没指望他们发表什么意见,只要他们不干涉这件事就好。

兴安书局的书价为什么能快速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就是因为低得离谱!

普遍只有其他书局三成价格的定价,对于底层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虽然简陋了些,但内容无误,就足够让他们欢喜。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同样的钱财买到更多的书、学习更长的时间!

人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为什么?

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藏书底蕴、人脉关系来培养自家孩子。

二则是,读书,在这个时候真的是很费钱的一件事。

笔墨纸砚、各色典籍,哪个都价格不菲。

而读书考功名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经年累月下来,这份支出就相当可观了。

有了兴安书局,底层读书人的学习成本下降,不仅意味着已经读书的了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同时还意味着,读书的门槛也下降了。

原本因为家资不丰而只能断了读书念想的人,现在也可以想一想了。

这就是陆执安的目的。

因为向下扩展出来的这部分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毫无底蕴的普通百姓。

以他们的出身,日后立足朝堂,更能消磨日渐势大的世家大族。

大恒的四大世家虽然已经变成三大世家,可三大之下,还有不少规模相当大的世家大族存在。

他们不可能将所有家族都拔除,因为这是一个宗族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

最好的方式就是分化、增加他们的竞争者,从而降低朝中世家出身官员的比例,以避免出现大型势力。

这件事肯定是会影响皇室在世家那边的风评的,但也是陆远平和陆执安不得不做的事情,

之所以放在刚刚杀鸡儆猴之后开业,也是为了这份震慑力。

好在一切都如他们所料,顺利地发展了下来。

书局的生意稳定下来时,时间已经到了盛夏。

穆安竹已经怀孕八个月,距离预产期不算远了。

上一篇: 摆烂殿下的冲喜上将军 下一篇: 六州歌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