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175)
唯有一样,大家都是笑着游冶。
放眼望去,千门如昼;火树银花,香车宝盖;灯浓月淡,笑语盈盈。
不知不觉玩到永定门,城门未闭,人山人海涌出城外。
“听说是柳氏商行在栖云湖办灯会,放烟火,人人都可免费领一只孔明灯。”
少年们便往湖畔去,行至半途,忽听一声喊:“四哥!”
裴明悯寻声望去,不远处,裴芷因倚在马背上向他们挥手。
她身旁矗立着一辆马车,纱帘被挂起,她低头问窗边的少女:“景书,想不想放孔明灯?”
傅景书见她满脸兴奋,微微颔首。
裴芷因便又转头高喊:“四哥,我不过来啦!回见!”
裴明悯喊不过她,只挥手以作示意。
两拨人打了招呼,都没有逆着人流汇合的想法。
遂各自去找最近的柳氏商行的摆点。
贺今行眼尖,看到湖边有一处,便让大家一起过去。
领孔明灯的人数众多,需要排队。
他站在队列里和同伴们说话,突然耳朵一动,抬手抓住往他脸颊袭来的一只纸团。
论角度,应是从湖上来。
他偏头看过去,离岸不远的画舫二楼,趴在栏杆上的少年向他做了个鬼脸。
“贺今行!上船不?”
他摆摆手,指了指快要排到的孔明灯。
秦幼合看了片刻,转身跑进舱里。
“淳懿哥,船上有没有孔明灯?我要放着玩儿。”
“给他拿。”嬴淳懿正拈着一颗白玉棋子,闻言直接吩咐侍女,思考少顷才落子。
“又是中局负。”对坐的顾莲子直接把手里棋子撒在棋盘上,“你赢了。”
嬴淳懿揉了揉额头,十分无奈:“不想玩儿就不玩了,去放灯吧。”
“好啊好啊,莲子也一起。”秦幼合正嫌无趣,把顾莲子拉起来,拽着他出舱。
甲板上,副手盯着即将燃尽的香烛说:“少当家,时辰到了。”
柳从心看着岸上与湖上各处已准备好的信号,举起手臂,利落划下。
“放!”
一瞬间,嗡鸣四起。
无数朵烟花升空,前赴后继地绽开,五彩斑斓,渲染了整个夜幕。
“孔明灯可以许愿的吧?”晏尘水说:“许什么愿好?明天中午就能吃到……”
江拙赶忙打断他:“说出来就不灵了。”
“那就只能在心里许愿了,不过再怎么许也不外乎就那些。”裴明悯看着自己手里的孔明灯,“修齐治平,终身所愿,许与不许,皆是如此。”
他笑了笑,又问:“今行呢?”
贺今行举起手里的孔明灯,放开手指,看它慢慢飞起。
“我已经很幸运了,有健全的身体和头脑,可以习武,可以读书,有亲长,有好友,有同窗,有同袍。”
他自己还有什么可求的?
巨大的灯笼越升越快,很快融入其他孔明灯之中,再分辨不出谁是谁的。
他放平视线,恰落进一双眼里。
远处官道上,两匹马离道而来,在他面前停驻。
“快马加鞭十数天。”贺长期慨叹:“终于赶上了,宣京的元宵。”
“大哥。”贺今行迎上去,再看向另一人,“横之。”
“今行。”顾横之点头。
旧识新友,互相叙过。
说话间又有数十盆烟花升空,大家一齐仰头观看。
万灯共燃,千花齐放,百姓欢欣。
在此之上,夜空静谧而浩大。
贺今行的眼前,却缓缓现出前些日子里见过的那个女人的脸,再是那个大叔,那些汉子、老人、孩子、军人、书吏、异族少年……
一张张或一面之缘或曾日夜相见的脸,堆叠融铸,化作仙慈关的山坳、稷州的麦田、银州的黄土、宣京的城墙……
无数光影重叠消弭之间,他想起他娘曾经说过的话。
只要身在大宣的土地上,四面八方,皆是同胞,阿已,别怕。
他怔愣片刻,不自觉合上手掌,虔诚祈愿。
愿山河永驻,苍生万福。
第071章 六十八
正月十六,百官复班。
整个六部衙门尚沉浸在节日的余韵里。
几名主事抱着这段时日积压的奏折过了应天门,一路细碎地聊着天、间或打个呵欠,往端门北楹的直房而去。
这一处直房本只是为高官候朝所设。但秦相爷宵衣旰食,为节省时间,常在此处办公,久而久之,政事堂和吏部衙门倒空了下来。
朝会尚未结束,值守的内侍请他们稍等。
几个人退到台阶下的庭院里站着,朝阳晒过来,暖融融的。
等了一会儿,其中一人四下看看,小声道:“你们听说了没?昨个儿宫宴上,陛下大赏,赏了忠义侯一把弓。”
他腾出手,比了三指,“三石的大弓,还是太祖爷用过的。”
“这哪儿能不知?昨晚就传遍了。”另一人把声音压得更低:“小皇子是一套赤金的平安锁,据说把太后娘娘气得当场离席了。”
最后一人却恰巧不知,听了惊讶又茫然,“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小皇子虽年幼,但毕竟是皇子啊。”
“要我说,就是占着个名头罢了。”第一个人顿了顿,“都是外姓子,论人品才干,小侯爷岂不比秦家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儿要强?那小孩儿爹娘俱在,却能过继皇室,还不是因为……”
他向直房挤挤眼,因为什么不言而喻;回头要再继续,却见同僚都变了脸色。
“秦大人!”
几个人当即遍体生寒,“扑通”跪下。
秦毓章片刻不停地从他们身旁走过,只淡淡地留下一句:“妄议皇室,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