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177)

作者:謜 阅读记录

裴明悯答道:“本次会试定在二月十二,吏部尚书秦毓章任主考,礼部侍郎王正玄与右都御史孟若愚任副考,并同考十二名。其余提调、监试等等未做了解。”

老人边听边点头,缓缓地说:“往年考官里必有你爹一席,今年退得如此干净利落,这是在为你让路。”

裴明悯正色道:“我绝不会让父亲与祖父失望,也请先生放心。”

“你文思好,文采也好,不必为了切合实际而过分拘束自己。论及锦绣文章,飞扬气象,我观有名姓的子弟,无人可出你之右,你尽可放手一搏。”

“谢先生提点。”少年人起身行礼,姿态端方。

张厌深摆摆手,又看向旁坐的晏尘水,“你谙熟法理但儒义不精,笔下文章如你人品,刚直有余,情理变通不足,本不受官场所好。但孟若愚被点为副考,就是你的造化。他是个比你还倔的人,有他在,你只要坚持自我,必能登榜。”

他一口气说完,缓了缓,又道:“但若要名次往上,就必须做出改变。哪怕心不改,下笔也得改。”

老人直直地盯着晏尘水的眼睛,“我只说这一次,改与不改,怎么改,在于你。”

晏尘水不避不让。他一贯多话,此刻却什么也没有说,只起身,深深一揖。

“也罢。不管什么路,走下去才知道尽头是生路还是绝路。”张厌深摇了摇头,最后看向从小西山便跟着自己的少年。

他看了半晌,却没说贺今行,而是说起了别的。

“秦毓章小时候也是闻名天下的神童,比裴家小子过之而无不及。先帝曾破格让他不经乡试而入国子监读书,他考上状元的年岁也如你们这般。”他以一种平和的语调说起,语速不快不慢。

若非话中对象是当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就真如讲故事一般。

贺今行与裴明悯对视一眼,俱是惊讶。

张厌深犹在继续讲述:“你们别看他做了十几年的左相,就以为他是一帆风顺直上青云。实际上他做过两任知县,做过两任知州,还做过一任巡抚,辗转四五路,吃过不少苦。转入京曹之后,从户部员外郎到吏部尚书,再兼领中书门下,不过四年时间。”

“他这个人,从地方到中央,宦海沉浮三十年,是老狐狸修成了精。”他嘴角浮起一丝笑,继而深深地叹息:“如今国库亏空,弊病甚多,不能说没有他的过错。但他崇尚实干,肯发掘重用人才。”

他看向自己现在的学生,“今行,由秦毓章做你的座师,最好不过。”

“老师。”贺今行尚不能理解老师说出此话的缘由,眨眨眼,换了个角度问:“那我在考试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不管释义还是策论,你只要顺从本心,认真答题就好,不必追求技巧修饰。”张厌深明明白白地回答他,说罢起身独自出门。

少年们要扶他,他拄着拐杖,直说不用。

课间稍歇,贺今行站在檐廊上,目光从院角枣树到树梢屋檐再到檐上天空,不知该落在哪儿。

忽然有人从身后拍了他一下,晏尘水依旧大着嗓门儿:“怎么了?发这么久的呆,还要不要读书了?”

他无奈地笑了笑,抬手往手心里呼出一口气,说:“我忘了一开始在想什么。只记得刚刚想到了我的一位同窗,书院结业考试,他的成绩也很好。但他此生再不能参加科考。”

“是吗?为什么?”晏尘水微微震动,“那好可惜。”

“是啊,好可惜。”

第072章 六十九

天化十五年,二月十二。

惊蛰已过,雨水渐渐多起来。

戒严多日的贡院在辰时撤了封,院前长街顿时喧哗起来。

贺今行与晏尘水卡着时间到达,皆是穿得极厚,一手提食盒一手提考篮。出发时,携香怕半途下雨,以防万一还给他俩各塞了把伞。

满街都是人,只要看哪些是一个人被几个人围着转的,就能分辨出哪些是考生,哪些是送考的。

街两头有忙着生计的百姓经过,都要探究地打量几眼,带着些善意的艳羡。

有孩童围在路口的上马石玩闹,唱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歌谣。

像他俩这样独自前来无人送考,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好在很快就有人叫他们的名字,江拙就在不远处向他俩招手,身后是裴家的马车。

两人一前一后地挤过人群,江拙看着他俩,奇怪地问:“携香姐姐没来吗?”

“她说会试而已,要考中了去殿试才送。”晏尘水说着想要摊手,但提着东西,便把胳膊一摊。

贺今行笑道:“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方便来。”

“那就等殿试。”江拙看着他,几乎是脱口而出:“今行,你一定可以高中的。”

他说罢才觉有些羞涩,一张脸红扑扑地,却目光坚定,比刚来时要自信许多。

“好呀。”贺今行脸上的笑容扩大几分,说:“不止我,你也要中,大家一起取中。”

晏尘水把考篮挂到肘弯儿,取了几块小点心出来递给他们,并不为这一场而担忧,“这是必然的结果。”

“今行,尘水。”裴明悯从马车旁过来,给他们一人分发一个小方盒,边解释道:“装的是药丸,在号房里要是突然头疼脑热肚子不舒服,可以用一用,能舒缓症状,还能镇痛。”

大家都占着手,他便贴心地放进了考篮里。

方盒小巧精致,盖面上描着冷艳海棠。贺今行总觉得有些眼熟,片刻后想起是谁,有些惊讶地挑了挑眉。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