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530)

作者:謜 阅读记录

他在寺庙,就有如他在家中,随性而自在。但是裴明悯提醒了他,他问:“我不听,法师会不高兴吗?”

“不会。”弘海法师摇头,他惯带悲悯与慈爱的脸上露出笑容:“秦施主有佛缘。”

另三人皆是惊诧,秦幼合茫然道:“佛缘,是说我适合当僧人吗?”

“秦施主不要多想。”弘海法师依旧摇头,随即定住,似有感悟。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他捞起自己的茶壶杯盏,吟着经文而去。

法师不沾红尘因果,裴明悯却因此而茅塞顿开。

张厌深见状,笑问:“裴家小子,可还有用得到先生的地方?”

“有的。学生只是决定了一件犹豫好几日的事,还有许多史志上的问题需要劳烦先生解惑。”

裴明悯从背来的书箧里拿出为对方带来的书籍,然后是一本特制的小册子,记录着他遇到的所有问题。

张厌深倒是有些好奇:“裴氏的小君子也有需要犹豫如此久的事?”

裴明悯顿了顿,坦言道:“朝廷需要一名擅长南越古话、知晓南越习俗又熟知出使礼制的官员,学生恰巧符合这些条件。”

“你想出使南越?”张厌深想了想,“你的祖父会十分赞同,但你的父亲未必同意。”

“先生也这样以为吗?”

“你祖父年轻时很喜欢搞恶作剧,和人对赌。整体来说他赢多输少,赌得越大输得越少。”

而张厌深知道,他裴方雎现如今最得意的“筹码”,就是他的宝贝孙子。

“爷爷还从没有说过这件事。”裴明悯笑道:“谢谢先生,我知道该怎么说服我父亲了。”

他翻开那本册子,到最近的那两页,送到张先生那边。

秦幼合就听他俩开始说先帝年间的事,听着听着又开始犯困,便走出禅房,抱着金花在寺里闲逛。

待到午后,裴明悯将要回城,问他要不要一起回去。

除夕就快到了。

秦幼合确实不会待太久,但他此时却并不急着回去。刚来的时候,秦小裳间天儿的给他送吃的喝的玩乐的,他收了几次就不让人来了,如今已经许久不曾刻意打听京里的消息。

宛县秦氏乃大族,嫡庶附庸无数。然而与他秦参有那么些联系的,在这世上,只有他爹一个人。他爹若是有事,定会派人来通知。

他因此说:“再过几日吧。”

第二日,腊月二十五,崇和殿例行朝会。

列班的官员们还记得从前这个时候最是轻松,却不知何时起,年关真成了他们要提心吊胆去过的“关”。稍不注意,就有粉身碎骨的风险。

户部年报了结算过后,按例该预备年饷,京曹地方各级官员俸禄,各处衙门贴补,以及禁军、州卫乃至边军饷银,都要开始清算。

大家都知道国库亏空厉害,军饷早就要东拼西凑,朝廷支出该砍的砍,该节缩的缩。却都没想到,今年连京曹最低例俸都发不出来了,折色都凑不齐!

家底殷实或能左捞右拿的油水官不说,更多的清水衙门低品级官员等着俸禄过年,领不到俸禄那还了得。

户部接连被闹了几日,尚书即将致仕,一直保持缄默。侍郎却压力巨大,不得不在朝会上旧事重提。

他从堂官身上吸取了经验,不提清算田亩,只提巡查盐铁茶税。

这一回,反对的声音少了一半,大殿两头都安静得很。

秦相爷出班奏请,减去矿冶一项,只查盐茶。

冶铁一项大都集中在宁西。而宁西旧铁矿衰竭多年,只余零星小矿,新的大铁矿才将发掘,税目尚未完全形成,没有大费周章去清查的必要。

明德帝称其言之有理,准了此奏。

此事刻不容缓,但到全国各地巡查税赋不是件小事,总要先组个做事的班子,作为领头代表的钦差人选更是重中之中。

为这个人选,朝堂上又吵了个天翻地覆。

领不到俸禄补贴的希望钦差手段厉害、能查出些钱来,心里藏着猫腻的要推一个平庸的好敷衍的钦差。而有一个提名出来,诸官又要看看他是谁的人,秦相爷那边的?裴相爷那边的?最重要的是不是和自己站一边的?

这边推一个,那边敲一个,近几年来的朝堂上从未有过如此热闹的时候。

明德帝就听着臣子们吵,插空叫他们也好好想想出使南越的人选。一个使节,一个钦差,令文武百官从朝会上吵到各部衙门,过年要买的炮仗都省了。

贺今行不曾费心此事,他依旧跪在抱朴殿前求见皇帝。

一连三日,中途裴皇后来劝了一回。不时有朝臣求见皇帝,从他身旁来来去去,不论何种反应皆未有插手之意。

他与顾横之两人前几日一道求见皇帝,已是朝野皆知。

若是往常,必定引起一番轰动,两方边军联姻,文官们绝不会坐视不理。但今时今日,必须在年前决定的两个人选就令他们头疼不已,腾不出太多精力来弹压一桩没有可能的亲事。

反正从郡主一直跪在殿前,就可以窥见陛下的态度。

这事儿可能吗?不可能啊!

贺今行不管朝野如何议论,只一心求皇帝开恩。

廿七那日,明德帝没有宣他进殿,而是披着道袍走出来。

明德帝在难得一出的晚霞里负手而立,低头盯着他:“阿朝,你一定要抛弃君父,令朕伤心?”

他没有任何话可以对答,他的心中涌起无限的哀伤。若是有得选,他亦不愿如此欺君。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