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539)
“大帅要我们加固关防,提高警惕,没想到这帮龟孙竟然借道北黎!不敢正面相抗,奸诈无耻至极!”
“北黎肯与西凉人借道,定然还有其他勾当,不知雩关情况如何?”
王义先运笔如飞,百忙之中插了一句:“长公主此时怕才刚刚回京。但雩关常驻四万人,北黎兵力不如西凉,没那么好啃,暂且不必忧虑他们。”
要紧的自是当下苍州。
“那传信的北方军说,西凉入关人数起码倍于鸣谷关守军,至少六千以上,或许还不止。”
“马具武器皆备,全是骑兵。”
“他们能翻山夜袭,定然不是重骑。”
“轻骑兵缺补给,人马不说,他们携带的弓箭矛刀粮草肯定不多。”
“鸣谷关常驻只有三千,又有战斗损耗,定然不够填他们的缺。”
“军费多年不曾拨给,饷银年年拖欠,说不定鸣谷关跟我们一样,根本没有多少储备。”王义先头也不抬地再一次说道。
诸位将军想到迟迟没有影儿的军饷,都有些悻悻。
王义先叹了口气,他是对朝廷不满,但此时不是提这个的时候,遂不得不说:“我的意思是,西凉人捞不到什么东西,光靠占据军事要塞以战养战,难。”
“夜袭不一定只有一路人马,正面六千,加上没有看到的两翼,说不得过万人。”
“这么多人马入关肯定不是只为了拿一座小型关口,鸣谷的粮草储备也不足以支撑万人级别的军队。这支骑兵绝不会固守鸣谷关,要向关内进发,缺少补给,自然会选择劫掠沿途百姓。他们一动,苍州地县首当其冲。”
贺易津眉头紧锁,在苍州腹部平原上的城池标的插了一支小旗,“光这支骑兵,苍州卫就不能敌。”
当即有将领请命道:“末将愿即刻率军支援苍州!”
贺易津沉吟片刻,叫他带一万的兵马去。
王义先正好忙活完,特地嘱咐:“一定要省着打。”
军队一动,消耗的就不止平常那些,打一天就烧一天的钱。朝廷不拨钱下来,他们西北军是烧不了多久的。
那将领黯然应下,但想到军情紧急,又很快振作起来,大步离开。
众人继续商议一阵,有将领说:“这西凉人着实可恨,若是能把鸣谷关拿回来,对进入苍州的这支西凉骑兵,就是瓮中捉鳖。”
贺易津道:“破关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两日,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王义先点头:“这支骑兵极有可能就是开路的先锋,后头还有大军在路上,不知赶到没有。”
如果是他自己,必定在夜袭之时,就做好了跟进准备。
贺易津对先前的将领说:“你带五千人马,沿业余山前往鸣谷,切记要先行打探清楚虚实。若是西凉大军已到,没有夺回关口的可能,就退至佛难岭,进行增防。”
业余山高大犹如平地拔起的屏障,与西凉接壤的边境上只有佛难岭一处关口,可以容军队大规模通行。眼下已让西凉人占据一座关口,绝不能让他们再占一座。
他盯着沙盘上业余山西面的广阔戈壁,顺着叶河的河道一路划到叶辞城,再次下令:“盯着这条线,一旦发现有西凉行军踪迹,即刻来报。”
王义先明白他的意图,摇头:“不好拦啊。”
若能抓到西凉大军行进途中的薄弱之处,固然是很好的伏击机会。
但业余山对西凉与大宣来说,既是屏障,也是阻碍。不论谁贸然进入对方那一边,都要面临极大的风险。
“能知道动向就够了。”贺易津也没想此时出关,又与众将商讨着布置了几处增防。
最后说:“手下的弟兄们操练如常,不能停,也不要让他们太过惊慌或者激动。能放探亲假的就早些给人放假,家书能寄的就帮人寄了。战斗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家都要做好随时出战的准备。”
王义先也加派了一些插到苍州的探子。暂且事毕,他又开始写折子,将今日一应明面上的军事安排全都汇报给朝廷。
写到最后,转眼去看贺易津。
殷侯一脸愁容,叹道:“军需紧张,这钱,必须得要。”
第227章 四十九
天化十七年,三月初六,傍晚。
太阳不出现的日子,天色老早就阴沉下来。
苍州的西城门还有一刻就要关闭,此时已经没有出入城的百姓。
天边黑乎乎的,烟尘乱舞,看样子是起了沙暴。
苍州春日常常遭遇这种天气,几个城门吏都有经验,准备退到门洞里,再稍微躲一会儿就可以关上城门,回家去了。
大家都转身往回走,其中一个守吏又多看了一眼,就见那旋风越刮越近,分成许多道影子,在最后的天光里折射出寒芒——战马和盔甲?
他揉了揉眼睛,听到一声极细的尖啸。
“走啊,看什么……”同袍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看见一支利箭射进自己胸口。
铺天盖地的箭雨随之而来,倒下的不止这几个城门吏,还有城楼上值守的官兵。
那日阿亲自扛着一杆红莲大纛,百丈距离不过几个呼吸便至,战马一跃,旗杆横旋,将欲关城门的宣人劈作两半。
麾后连弩射罢,甚至不需弓箭衔接,便随他攻进城门。
他早将州城布局熟记于心,直往州府而去,身后骑兵则分流向各条街道。自西向东,全面而迅速地侵蚀这座城池。
手无寸铁的宣人平民,比之鸣谷的士兵,更加脆弱。他们一支小队就能轻易收割一条街。
与西城门隔了半座城的州府衙门外,茶铺一角坐着几个樵夫打扮的男人。叫的一壶茶水冲了好几回,味儿都白了,旁边州府里的官吏还没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