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583)

作者:謜 阅读记录

“草民已经厌倦与算筹为伍,工部更适合埋头做事,不问其他。”

“有趣。”皇帝微微笑道:“朕可以准你所请。但现在的国库,可没钱让你去动土立木。”

他再次叩首谢恩。

“臣会竭尽全力。有朝一日,让陛下不用出钱,也能修建宫殿,开渠凿路。”

这句话让许多人惊讶。

一个时辰后,传到乐阳公主府中,恰好几个年轻人都在。

“口气可真大。”顾莲子还记得这个江南人,但一顿饭不至于让他升起好感。

“他想查太平大坝。”谢灵意携今日国库的进账而来,已经特意了解过柳从心此人,“他亲娘亲姐死于江南水患引发的贪腐案,水患因太平大坝溃坝而起,溃坝的源头在工部。”

顾莲子闻言,坐得端正了些,“这样啊。下一次远渡西洋还需要很多准备,在那之前,就让他查下去?”

他扭头去看忠义侯,“反正溃坝肯定有傅禹成的过失。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要不要帮帮他?”

嬴淳懿正在处理文书,一心二用,“不急。他的目的摆在明面上,傅禹成肯定有所防备,等他们交过手再说。”

危急时刻再伸援手,才能最大化发挥作用。

“那就先盯着他。”顾莲子说完,起身去找宵夜。

殿里撤了冰盆,没有熏香,两架多宝格也搬进了库房,空荡荡的一眼就能扫尽,一点也不好玩儿。

嬴淳懿知道他呆不住,没管。过了半晌,忽然说:“这笔钱来得很是时候,至少军费确定有着落了。”

“……终于要开始征兵了吗?”谢灵意怅然地看向殿外。

梧桐落叶,秋将立。

天化十七年七月初三,朝廷正式颁布征发令,征集兵员,支援边疆。

驿兵携带命令奔赴向全国各地,吏部没有吩咐特别保密,这件事就从各处驿站传开。

汉中路某处紧邻驿站的茶棚,歇脚的旅客谈论的都是征兵。

角落一桌围坐着几个风尘仆仆的汉子,听了议论,一面大口吃着肉饼,一面囫囵地说:“竟比公子预想的还要快些。”

快,就是急迫,意味着情况不好。他们之中最年轻的公子说:“所以我们也要加快速度。”

距离京城还很遥远,一行人补充好食水,便再度骑马赶路。

大家都将包袱背在身后,或直接捆在马背上,唯有那年轻公子,将包袱小心地放在怀中。

包袱里除了衣物,还装着一支风干的木芙蓉。

他回到蒙阴之后,写了一封信寄往云织,但来不及捎上刚折的花。

现在,他希望能亲手送过去。

第243章 六十五

立秋过后的天气依然燥热,百姓们在太阳底下才割一茬麦,汗珠就滚滚下落。

但半年的耕耘有了收获,收成比去年还好,又怎会有人嫌苦嫌累?

“错金山下,是我家乡——”

风吹麦浪,麦秆哗啦啦地响,麦田里的民谣应和而起。

“天神赐佑,美丽风光——”

“男儿豪勇,女儿飒爽——”

“安居乐业,人兴地旺——”

贺今行跟着哼哼,反手握住一把麦秆略往后压,镰刀贴地一划便整把割净,顺势往后一丢,手再摆回来揽住下一把,速度与左右的老乡们相差无几。

他们身后,割下的麦穗堆成了小山包。刘县尉指挥衙役们一堆堆地捆扎好,方便神仙营的马匹驮运。

这些酷肖西凉人的年轻汉子被他们县尊叫来,牵着矫健的大马,驮着比马匹更加庞大的麦捆,来回于县城和田地之间。

本地人初时不敢劳烦他们,次数多了,渐渐习惯。更何况这些年轻人看着凶悍,实际替他们担了不少活儿,甚至从城里出来碰上送饭送水的妇人们,都会帮忙捎带。

大伙后来甚至感慨,这么好的马来给他们驮粮,大材小用得叫人不好意思。

屈才么?上战场杀敌和为百姓驮粮,在贺今行眼里没有区别,都是值得做的。

混血儿们自然地延续了他的观念,以两样事情都能做到而为荣。

成捆的麦子被运到城里的碾场,铺开晾晒。老人们吆喝着耕牛与骡子,拖着石碾在麦草地上来回滚动,妇人们觑机来回翻动。

待得太阳完全落下山,最后一批麦子也脱粒装袋,所有人聚集到老城区两条大街交叉的中心广场。地渠穿城过,蓄水池修在广场中央,池边插了一圈柳树,枝条青青。大家就在垂柳下舀水饮用、洗漱,等大锅饭抬上来。

自上回转移之后,留下来的百姓不多,贺今行让他们都搬进城里,又给每一个人都安排了合适的事情做。大家每日同吃同住,一起干活,忙忙碌碌却精神满满,好似这世道如往日一般安宁和平。

但谁都知道,苍州、菅州相继沦陷之后,秦甘路就只剩净州还在坚守。

总督府在净州一直没挪动过,荀制台一改往日互不相扰的作风,和仙慈关联系密切,还上了几回前线。他在月初传密令给南部各县,小麦一熟就赶紧组织收割,收完就往衷州撤离。

这意味着,净州也要守不住了。

“县尊,咱们真的,还是要走吗?”周碾捧着冒尖儿的饭碗,却吃不下去。

夜色掩盖下,广场上出奇地安静。就着秸秆席地围坐的百姓们想法和他一样,都看向篝火旁正在记账的身影。

汤县丞和朱教谕带着大部队转移之后,很多事情都要县令亲力亲为。这些日子,贺今行白日与大伙一起劳作,晚上才处理政务。大家都看在眼里,越发信赖他,完全忽略了他的年龄。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