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584)
他知道众人心中不舍,温声道:“我们不是说好了吗,收完麦子就走。如今局势紧张,越早撤离越好。”
净州耕地多,因此多种春小麦。云织县春播比北边地县早一些,收成也要早一些,小麦收完,番薯收了一部分,至于其他的作物,实在来不及去收。
明日走之前,神仙营会将它们统统踏毁或者烧掉,完成坚壁清野的命令。
大家心里明白,县尊这么安排,局势一定严重到了不得不走的地步。
但故土难离啊,刘二心疼:“我家里今年种了些葵花,还有棉花,以为能卖个好价钱呢,谁知道……唉。”这些主要用于买卖的作物,哪怕他能收获,也找不到采买的商人。
贺冬忽道:“苍州那边种棉花的才多,大片大片的棉花田,这个时候该采摘了。”
苍州。不止刘二,听见这话的人皆是一愣,少钦,才一声叹息:“苍州唉!”
“天也,我他娘的受不了!”胡大将手中陶碗砸到木桩上,站起来粗声说:“县尊,要不您带着咱们投军去吧!俺老胡有一把力气,又练了这么些天,长矛还是挥得动的。”
话未落,前后左右的人群哗地起立一片,纷纷响应:“对啊,咱们投军去!边军顶在前面打仗,咱们难道就在后头看着?”
“反正麦子也收了,咱们自己背着粮食去,不多费军粮!”
“对!咱们自己的家业,自己不守谁来守?”
……
晴朗的夜空下,大伙儿七嘴八舌,群情激愤,比熊熊篝火还要热烈。
贺今行早早合上了账本,听得差不多了,才站起身。
众人见状不约而同停住话头,等他做决定。
他眼含抱歉,环视道:“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投军,并非去到前线加入军伍,就能立刻上战场杀敌。”
“新兵入伍,首先要明辨号旗,熟记各种命令的含义,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命令。否则打起仗来,只会干扰同袍,打乱队伍行动步调。如今大战一触即发,西北各军都在战备中,恐怕抽不出时间和人手来训练新兵。”
他们这段时日的操练,教与习皆是以自保防身为主,与军中步兵操练相差甚远。
先前还激昂的人们露出茫然的神色,胡大攥着双手,同样茫然:“这,这,咱们都是种地的,不懂啊……”
“大家没有了解过,不明白很正常。这些不难,只是需要时间。”他展开一个安抚的笑,“待大家转移到关内,朝廷派人组织征兵,再去应征也不迟。到时候经过足够的训练,就能更好地发挥大家的力量,保卫我们的家园,对不对?”
更何况,这里并非所有人都是健壮的男人,还有数百名妇女和老人,怎么能跟着一起去投军?
但这一点他没有说出来。这些汉子们此时冲动,之后冷静下来,也会想明白的。
四下的人又陆陆续续坐回去,都有些低落。胡大又重新端起碗,低头说:“平日只会闷头种地,现在祸到临头,什么都做不了,真是窝囊。”
争再多的地来种,有什么用?西凉人一打过来,就要放弃收成逃命,还不如一早就……
“这话说得不对。”贺今行见他们胡思乱想,正容道:“边军为了保护我们,不惧牺牲,英勇奋战,为抵抗西凉做出极大的贡献。大家配合边军转移撤退,腾出战场,让他们能放手作战,后顾无忧,这也是贡献。大家处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做的事不同,但与外敌抗争的心是一样的啊。”
一样的吗?在场百姓尽为之震动,他们说不清是为什么,却本能的因此落泪,“那些军爷也就是多当几年兵,比咱们多操练几年而已啊。”
都是血肉做成的普通人,有家有老小。
“所以大家更要好好地吃饱饭,好好地活下去。如此,才是对那些还在奋战的将士和已经牺牲的将士,最好的报答与安慰。”贺今行也被触动,想到远在仙慈关的父亲与诸位将士,不知他们近况如何。
西北各地的信件往来越发艰难,他上一次收到消息还是五日之前,或许得让苍鹰专门飞一趟了。
没有人再高声说话,都默默地吃饭,默默地消化。
贺今行将账目整理好了,如实念给大家听。
今年小麦收成创下这二十年来的新高,比大伙儿想的还要多,让人不由转悲为喜。
“是个好年呢。”
“去年那么大的雪,我就说今年要丰收!”
“真好啊。这么多粮食,咱们现在这点儿人,吃一年都吃不完吧?”
“要不给西北军送一些?”
“对,吃饱肚子才好打胜仗啊。”
一些脑子灵活的,如刘二,当下算了算。他们几千人收了一个县的小麦,就算送给西北军一半,剩下的也完全够往衷州走几个来回,便商量着要不要再多送一些。广场上又热闹起来。
“这要看我们启程之后的战况。而且你们别忘了,关内还有父老乡亲在等着我们呢,可不能什么都不给他们带啊。”贺今行及时拉回他们,叫大家赶紧回去收拾行装,明日好早些出发。
一众百姓各回各家,留下的都是县衙的人,他将明日的事宜一一安排下去,才彻底散会。
周碾却磨蹭着没走,眼睛亮亮地盯着他,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属下真想成为您这样的人。”
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无论什么时候都能镇定从容,为所有人解难解困。
“嗯?那我要做得更好才行啊。”贺今行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谦虚,笑呵呵地应了,又挥手撵人:“快些回去吧,别让你娘等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