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658)

作者:謜 阅读记录

他告诉何将军,后者如实写进奏报,之后相关的事宜,都会同他商量。

将士们起初都觉得他有种很熟悉的亲近感,知道他是殷侯叫到身边来的亲人之后,也就不再多疑,反而多添许多信任。

爱屋及乌,不过如此。

王义先半夜到的,披上麻衣进灵堂。此时万籁俱寂,堂内只有两个人。

贺今行才换进来不久,正跪在灵前烧纸钱。顾横之跪在他身边,将厚沓的黄纸分薄,不时给他递上一份。

这两个年轻人常常待在一起,吃饭坐一块儿,做事互相搭把手,同进同出的,值守的军士已经看习惯了,也并不觉得顾将军给他们大帅跪灵有什么不妥,仙慈关所有人都愿意,并以其为责任、为荣耀。

王义先却顿住脚步,拧起眉。

他接到铸邪蒙诸兵临仙慈关的消息,第一时间的想法和殷侯一样,调一个大营的精锐再加一个大营的步兵,据关防守绰绰有余,其余部队仍可留在苍州北部,牵制住没能撤走的西凉军。

特编营并非在他首选之中,但是顾横之听说之后,主动请战。他只当年轻人挣功,也没有非得拒绝的理由。

如今看到这一幕,却怀疑起对方的动机,是否真如他所猜,还是别有目的。

顾横之先看到他,低声对贺今行说:“王参议来了。”

王义先也听见了,按下所有想法,走向灵柩。

“军师。”贺今行按着团垫站起来,取了三支香递给他。

王义先并香于长明烛火中点燃,持香祭拜过后,才说:“去歇着吧,让我在这里单独待会儿。”

他满面疲惫,声音里充满倦意。

贺今行便应声出去。

顾横之跟着一起离开,经过王参议的时候,对方看了他一眼,他颔首算是回应。

王义先的视线则落到灵前的香坛烛火与牌位名讳之上。他绕过去走到棺材旁边,看向柩中人。

铁甲苍颜,犹似面带微笑。

他一手撑住棺沿,一手捂住脸。

不是没有送行过同袍,只要一打仗,月月都有相识的人战死,不乏相熟的将领。但到底亲疏有距,在他心中,再也没有人比殷侯贺易津更加亲近。

相伴二十年,贺易津心胸比他宽广,性情比他平和,很少置气,更别提与谁红脸,为人最是包容。而他早年轻狂,眼界高心气盛,看什么都不入眼,常碰一壁的灰,生一肚子的气,认识的人都说他早晚要撞上铁板。

幸而他撞的头一个“板”就是刚刚封侯的青年将军。殷侯请他做幕僚,他从此背靠大树,再去踢板,便有了缓冲的余地,不至于头破血流。

因此,他总以为先行道别的会是自己,可谁知却是送别的那一个。

可见天妒英才,仁义无报。

教人怎能不生恨。

贺今行走得很慢,不时回头看一眼灵堂,看到军师扶在棺上弯折脊梁,不由停下脚步。

军师日日操劳,清瘦得就快只剩一把骨头。他有些担心,怕人伤心过度而致晕厥,想回去看着人,又怕将人惊扰。

毕竟军师说想要单独待着,或许还有话要跟他爹说。他知道他们是很多年的搭档,如同亲人。

“在那儿坐一会儿?”顾横之指向不远处的山坡,在那里能看到灵堂里的景象。

坡上青草如绿毯,两人席地并肩而坐。

贺今行先是注意看着底下的灵堂,军师一直没有异样,眼睛便渐渐移向四周。

漫山遍野的营帐错落有致,架设其间的数百盆篝火整夜不熄,照亮上方的旗帜和下方的道路。

贺今行环抱双膝,侧头望月。上弦月垂挂天中,颜色像篝火最中心的火焰,从地上烧到了天上。

“好美,好安静啊。”他忽然说。

顾横之先看他,再看月亮,明月仿佛触手可及。但他的心不在明月,而在整片夜空。

他应道:“是我们的天空。”

“对,是我们的。”贺今行转过头来,顺势枕到膝上,绽开明亮的笑容。

自殷侯过世后,他已许久没有笑过。顾横之眼眸寻声动,得见这一瞬间,如见夜昙盛放,定定地凝视许久。

贺今行坦然地接受这道目光,说:“再过五六天,圣旨应当就会送到。我要送我爹回家,你可有需要帮忙捎带的物什,或是要做的事?”

殷侯的灵柩只是暂时停在仙慈关,等到朝廷的追授文书下来,他就可以扶棺南下,回遥陵将人安葬。

顾横之摇头。他想要的很少,大都已经得到,也并不在意这些,而是关心对方的去留:“那你还回西北来吗?”

贺今行一时不解他为什么会这么问,没有回答,等着他继续说。

他慢慢地分析:“斩首铸邪怒月是天功,陛下或许会召见你,你回了稷州之后,还得回宣京。”

“今年是你知云织的第三年,虽然还差好几个月,但就此免了你再回来,也极有可能。”

外放文官三年一考评,并按考评出的等级轮转,他的今行肯定能得上等。

“之后,可能会让你去知其他富庶州县,或者就留在宣京,重回舍人院。不对,舍人院品秩太低了,应该是……”

他试图推测,但并不怎么了解朝廷中枢的低阶官职,说不出来,就抿着唇不好意思地笑。

“如果陛下真的召见我,大概会给几个相当的官职,让我自己选吧。”贺今行适时地接过话头,说:“那你呢,你回苍北之后,振宣军大概也会重排编制。你想一直留在振宣军吗?”

“不,等战事结束,我就回。”顾横之本想说回蒙阴,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