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688)

作者:謜 阅读记录

钱书醒皱着眉想要再说什么,秦毓章拍拍他的胳膊,制止了他。

这间直房并不大,三个人在内显得有些逼仄。

秦毓章从宽大的桌案后走出来,便站到贺今行面前,微微笑了一下,“你觉得你有这个能力吗?”

贺今行沉默,下一刻,毅然道:“有。”

“好,那就坚持下去。”

秦毓章如此说罢,便拂袖而去。

端门到抱朴殿这条路,他走了快二十年,千丈之远,也不过一眨眼。

明德帝服药过后,于后殿道场打坐养神。

两侧大窗半开半闭,有风穿插过。秦毓章进来时,袍袖被吹起,又被掖下。

顺喜送上那份军报便悄然退出去。

秦毓章跪于御台之下,展开看罢,缄口不言。

君臣二人相对,明德帝满面倦容,带着倦意说道:“秦卿啊,自朕登基以来,面对这一摊子漏洞,是怎么填也填不满,怎么补也补不圆。十八年了,实在令朕疲惫。”

秦毓章取下梁冠,弯下脊梁,深深稽首。

“臣不能为陛下分忧,臣有罪。”

第268章 十一

下午些,那份军报才随帝命一道下发至通政司。

振宣军总兵方子建亲笔,振宣军中军粮所存无几,请求朝廷支援,并指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皇帝则命其避战缓动,减少消耗。再让甘中路与宁西路适当地征粮,汉中路在一旬之内凑出至少十万石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最后责令秦甘路新任总督到任后即刻主持恢复耕种,不得拖延。

贺今行悬了半日的猜测终于被证实,殷侯生前便担忧的局面,无可避免地发生了,令他感到无比的苦涩。

一直以来,不论边关、地方还是中央,种种问题都离不开“钱粮”二字。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扬汤止沸,治不到根本。

他想起当年殿试策问,自己所做的那篇文章,躬行至今,才知远远不够。

到底要怎样才能富国强民,彻底解决这道难题?

他满怀思绪,亲自将谕旨誊写存档,封口上漆,送去捷报处,加急发出。

但愿政令下达之后,苍州的危情能缓解一二。

快马带着圣命迅速发往各地,比它们更快出京的,是一封送往江南路的密信。

几日之后,许轻名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正在视察临州织坊业。

康琦年陪同着跑了大半日,看他收好信便叫大家继续,以为只是寻常信件。

第二日,却被制台大人召到总督府,与布政使和按察使一道细看将要颁布的新政令。

一乃收租岁,今春额外征收九个月的赋税,积极缴税者可免去明年一年的赋税。二则是发行江南通兑宝券,以面额出,年增半分利收回。

两条都让他心惊不已,脱口问:“大人,怎么忽然就?”

许轻名示意他坐,解释说:“上月末,苍州军粮告急,陛下让汉中与甘中、宁西三路共同凑粮食。但这只能缓一时,且此时我们与西凉人都会竭力避战,等到了夏末,必定会有一场决战,所以要尽快筹措钱款以充军费。”

康琦年急道:“可朝廷不是没有点到我们么,这与我们何干啊?”

“宣京不知,难道你我也不知?稷州拿不出多少粮食,甘中与宁西又能征到几石?我虽算不到他们具体能供应多久,但我并不看好。”许轻名习惯了凡事做最坏的打算。

言下之意,朝廷早晚会点到江南路,不如早做准备。

康琦年亦知他们江南几乎是避不开的,但没有圣旨下来,就总是存着一点念想。

而且,不管租岁还是宝券,都有个问题。他说:“这两年税赋本就重,百姓们一直是勉力承担,哪儿有余钱呢?”

坐在一旁的布政使道:“这是户曹计算过的结果,完税之后的余留,应当足够令大多数人果腹。实在不足的,酌情少收,但不能不收。”

康琦年哀道:“我们身为父母官的职责,难道就是让他们只能勉强吃饱吗?”

布政使:“康大人,我们谁也不想走到这个地步,但是这有什么办法?与其等到时候朝廷突下命令,再手忙脚乱地收税,不如现在就徐徐图之,中间出了什么问题也好有时间解决。”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制台要下的决心,才是最大的啊。可话说回来,这又能怪谁?只能怪咱们刚遭水患,就爆发战事,倒了几辈子的大霉,才遇上这等齐全的天灾人祸。”

一番话说完,厅中陷入沉闷的寂静之中。

许轻名道:“租岁必须收,上了黄册的谁也不能免除。至于宝券,就这两日,布政司将此时身在江南境内的大商户都召集来,从他们开始下手。”

顿了顿,又道:“对了,苏宝乐,让他提前单独来见我。”

“是。”布政使应下。

康琦年改变不了政令,便忧虑施行,“这租岁收取之度是不是太苛刻了,下去收租的税吏但凡有一个手脚不干净,多征滥征,只怕立时就要引起民怨。”

许轻名道:“这就是按察司要做的,收租岁期间,你们上下多辛苦些,带着各县的衙门捕快一起,做好监察。若有人中饱私囊,即刻革职,发配苦役。税吏之间,也要互相监督,举发贪污属实者,记其一功。”

按察使起身道:“制台放心,下官必教他们不敢动一根手指头。”

几道政令布置下去,遣退众人,许轻名丝毫没有轻松之感,心中反而更加沉重。

不多时,胥吏来报:“江与疏求见。”

他昨日派人去叫江与疏,这会儿到,想必是一大早就赶过来了。遂不再考虑前面的事,及时宣见。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