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842)
贺今行顿时明白他刚才为什么会那副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我俩真是想一块儿去了。”
他拔出匕首随意劈刺,十分顺手,就说:“还叫‘召猊’?”
“好。”顾横之看他笑得开怀,也扬起唇角。
开心过了,贺今行把匕首放进官皮箱里,也坐下来,面对面地“你真打算加入禁军吗?”
顾横之颔首,道:“不好吗?”
他一点一点地解释:“南方军不是非我不可。铮姐入伍比我早,而且从未离开过南方军,现在的资历与声望皆胜于我。我回去就得追赶她,然后与她相争。我不想这样。”
“振宣军那边不愿意给我位置。方帅掌军不易,我也不想留在西北,不必与他互相为难。”
“我留在宣京,就在陛下掌控之中,能让他安心。”他认真地看着今行,“而且,可以和你在一起啊。”
贺今行一条条听下来,明白对方是想说,留在宣京未尝不是个好选择。可他也清楚,没有明说的不便之处绝不会少,因而神色复杂,“那你爹娘那边怎么办呢?”
顾横之沉思一刻,摇头,“我给他们写信提了一提,其他的等陛下给我的调令下来再说。”
走一步看一步。
也罢,先抓紧当下。贺今行道:“我打算另外租间小院子,和冬叔、星央一起住。你既然要留在宣京,不如一起?”
顾横之先说“好”,又想起一件事,说:“我家在京中有座宅子,只是莲子不愿意住,就没有安排人手,一直空着。不如我们把那宅子打扫出来,可以省一笔租金。”
贺今行自然答应下来。省了租金,他看着手头正要清点的一些碎银锞子和小额银票,不由想起郑雨兴说的话。
于是问横之:“你们蒙阴的习俗——”
顾横之等着他问完,他却不说了,便追问:“什么习俗?”
贺今行已经反应过来,这种事不该问他,赶紧转移话题:“我想起还有一篇文章没有写,得赶紧写完才行。”
“那你写。”顾横之不急着走。反正没有宵禁,多晚回去都行。
贺今行摸了摸耳垂,当真铺纸提笔。他一边写,不时看一眼横之,见他撑着下颌频频点头,就笑道:“你要是困了,可以先去睡会儿,我写完叫你。”
顾横之这一整日都没歇过,便起身去床上。他一身汗不想把被褥枕头弄得太脏,就把这些都拿开。却见枕下有几封信,封上题字全是他自己的笔迹。
他的心重重地跳了一下,回身叫道:“今行。”
“嗯?”贺今行抬眼,见顾横之一手捏着那几封信,一手指着它们,眼含期盼:“我能不能,替它们?”
贺今行心中空了一瞬,随即正经道:“……你要是不嫌挤的话,随你。”
顾横之不睡了,“那我先去沐浴。”
“行,我的衣裳都在立柜里,你自己找。”贺今行平静地继续写文章。
十来笔下去,他忽地睁大眼睛,发现纸上是个错写的“横”字。
下一刻,他抬手捂住脸,试图抑制那抹蔓延到耳后的绯红。
第307章 五十
六月十九。
昨日普天同庆,皇帝推恩,今日可照常休沐。但驿站不休,通政司亦不能连旷两日。
贺今行没怎么睡好,顶着淡淡的黑眼圈按时上衙点卯。
昨晚宫宴上宣了数道圣旨,政事堂一大早就把副本送过来。他翻着翻着彻底清醒,亲自抄录存档,一面算了算这一长沓赏赐,至少要花掉五六万两银子——这笔钱相比这次的场面并不多,就是不知从哪里出。
不用立刻花钱的敕封更多,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他大哥贺长期,连升三级半,被皇帝单独褒奖,殊荣尤盛。然而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皇帝有借他怀念殷侯、安抚西北军之意。
贺今行甚至觉得陛下的用意不止于此,又想起他大哥的态度,不知该喜该忧。
辰正,舍人院忽然来人,“崔相爷有命,请小贺大人前往政事堂议事。”
叫自己去?贺今行有些惊讶,吩咐郑雨兴继续处理捷报处送来的奏本,一面思索议的会是什么事,一面随那位舍人过去。
到得政事堂,正厅里来人不少。崔连壁居主位,下首左右两排交椅,左边坐着王正玄、盛环颂和王玡天,右边坐着贺鸿锦和陆潜辛。
贺今行上一次在这里看到这么多位高官齐聚,还是江南洪灾那会儿。不过三年,乍一瞧好像换了许多人,再细看,却又都是旧相识。
“见过诸位大人。”他上前行礼,“不知相爷唤下官来所为何事?”
崔连壁道:“还是老问题,国库的亏空怎么解决。大家争执不下,王玡天说你有个不错的办法,所以叫你来给大家说说。你随意坐吧。”
“下官坐哪儿都不合适,相爷还是让下官先站着吧。”贺今行边说边环视左右,最后落在王玡天身上,长眉微扬。
后者展开手里折扇,扇面龙飞凤舞“投桃报李”四个大字,笑吟吟道:“陆大人总觉得开捐不妥,不够公平公正,会搅乱朝纲。我说就连小贺大人这样中正无私的人,都会赞成开捐,是也不是?”
说罢,摇了摇扇子,暗示他可要抓住机会。
贺今行便拱手环视在场诸位大人,朗声道:“裴孟檀裴相爷在时,就提过开捐之法,当时下官觉得不妥,认为这是釜底抽薪、竭泽而渔的做法。但下官后来又细想,觉得不能一开始就做最坏的打算,否则什么事都做不下去。开捐固然是把双刃剑,但只要小心使用,选任合适的官员负责,公布完善的条例限制,将它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对填充国库必能起到相当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