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州歌头(857)

作者:謜 阅读记录

途中自然不忘问起是哪家姑娘。

然而任他如何拐弯抹角地打听,都没能从顾横之嘴里听到一个姓氏。

直到人走了,桓云阶心里还跟猫抓似的痒痒,忍不住跟心腹说起这件事。

心腹也吃了一惊,“不对啊统领,这顾横之不是和长安郡主有情么?前年还为此跪抱朴殿求陛下,您不记得啦?”

桓云阶当即回忆。虽然陛下下过禁令,与郡主相关的事一直是提不得的忌讳,但他作为禁军统领,皇宫里发生过的事也不可能半点不知。

他也呆了呆,“那他现在这位是?”

心腹小心翼翼地猜测:“他没说是谁,或许就是郡主?”

“照这么说,郡主岂不是还在京中?”桓云阶说完,陡然打个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但顾横之确实没有明说,万一误会了呢?

他背着手在直房里走来走去,半晌也没捋明白,干脆不去想,对心腹说:“算了,这事儿就当没听过,你也别让其他人知道。”

禁军直房里谈论了什么,顾横之毫无所觉,出宫之后便回家去。

从皇城到西城确实有些远了,骑马也得大半个时辰,他到家已是申时。

一进屋,杨弘毅直接抱着茶壶瘫藤椅上乘凉,看他半点不歇地去找衣裳,拎出几件衫子问他那件好看些,实在忍不住:“您就真一点不累不热?”

“嗯,因为和今行说好了去接他。”顾横之点点头,自个儿选了身绣云鹤青松的,转头去沐浴更衣。

杨弘毅欲言又止,话噎在喉咙,眼一翻,干脆就这椅子困个午觉。

这厢,顾横之沐浴完换好衣裳,时至申正二刻。他独自去套了马车,打算慢慢驾出去,在下衙前赶到应天门。

恰此时,一名浑身彪汗的兵丁飞奔进后院,大喊道:“二公子,蒙阴有急报!”

顾横之踩上马车的脚收回来,抬手接过信,甫一展信,便脸色大变,当即回屋叫醒杨弘毅。

后者刚睁眼,就听他二公子说:“你立刻去至诚寺叫莲子回来。”

他还有些不知梦里现实,问:“咋了?”

“找到莲子,给他看。”顾横之把一张信纸放他手里,转身就走。

“好,好。”杨弘毅稀里糊涂地答应着,坐起来低头看信。

信很短,只有寥寥几句话——

夫人病重,请大小姐和二公子尽快回家。

什么?

他瞬间就清醒了,赶紧爬起来往马厩跑,与打马出来的顾横之相遇,“大小姐那儿说了么?”

“派人去说了。”顾横之一夹马腹,奔出角门。

杨弘毅扯着嗓子追问:“那您这是去哪儿?”

“我进宫去求见陛下!”

长风猎猎,白日随马蹄西斜,渐渐染上橙黄。

顾横之的求见随着君绵病重的消息,一起传进抱朴殿。

“据说有不治之象。”陈林站在殿中,低头回禀。

明德帝屈指叩着膝头,“这么说,顾横之现在来,就是来求朕,让他跟他兄弟一块儿回蒙阴?”

“八九不离十。”陈林抬起头,“但君绵病了有十几年,反反复复,焉知不是借口。”

明德帝也有同样的顾虑,“是啊,就这么巧,前脚才求情未果,后脚就传重病。”

陈林说完方才那句话,便闭口不言。

他陪伴陛下十余年,悉知陛下的脾气。

这种时候,点到为止,陛下自会有考量,多说反而容易坏事。

明德帝思量半晌,问他:“顾穰生可有折子递上来?”

陈林答道:“尚未。”

明德帝便哼笑道:“他不着急,那朕也不能替他急啊。”

继而敛了笑,“传下去,朕头疼发作,刚叫了太医,今晚谁也不见。”

顺喜接旨,快步到殿外,把事情吩咐下去。

“老祖宗,孙儿这就跑着去请小李太医。”常谨抢先拱手,说完就跑。

“走小路,避着些!”顺喜阻拦不及,只得赶紧叮嘱。

侍立在另一边的何萍便也拱手得令,转身去应天门,请顾将军待陛下缓过头疾,明日再来。

顾横之当即一掀衣摆,跪下双膝,“卑职当真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求见陛下一面,还请公公通融,再行禀报陛下。”

何萍沉默一瞬,思及顺喜的嘱咐,挪步回绝:“陛下病中,除了青姜太医,谁也不识。请将军恕奴婢无能为力。”

他说罢,再躬身一揖,便调头回去复命。

已是下衙时分,走到端门,恰与才从直房出来的贺今行相遇。

后者有些惊讶:“何公公怎地这时候才从外面回来?”

何萍犹豫片刻,向他欠身作礼时,低语了一句。

贺今行顿在原地。

待太监走后,他先去北楹,得知崔相爷不在,又折回直房,在自己案上挑了两本奏折,握着腰牌往宫里去,就像往常一样畅通无阻地到了抱朴殿。

然而顺喜亲自到宫门口来回他,“小李太医正在为陛下施针,施完针,陛下往往要沉睡几个时辰。您有什么事儿啊,明日早些来就是了。”

贺今行握住他的手臂,弯腰与他平齐,轻声说:“可我这件事十万火急,非得今夜求陛下不可,总管,您就帮帮忙吧?”

“小贺大人呐,咱家明白您心里着急。”顺喜拍拍他的手背,把自己的手抽出来,压着声道:“可您也要明白,这天底下万万人,谁的病体能有陛下龙体金贵?您说是不是?”

贺今行攥紧手里的腰牌,知道今晚是绝不可能见到皇帝一面,只得隔着宫门请安告退。

上一篇: 摊牌了,我明天登基 下一篇: 将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