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涟漪(54)
宰相轻轻描述道。
孟涟瑜看见宰相在说这话时,眼中不屑一顾的神情,似乎已经在谈笑间决定了二皇子的结局。
等到宰相和皇后离开之时,孟涟瑜的双腿已经全然麻木了。
但是她丝毫没有察觉到。
因为,此刻孟涟瑜的脑海中全都是宰相刚才说出的那几句冰冷的话。
她从柜子中出来,却双腿一软,摔在了地上。
“嘶!”孟涟瑜吃痛,揉了揉膝盖,而后艰难地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朝学宫外走去。
孟涟瑜情绪异常严肃且低落,她拖着脚步回到府上。
此时已经到了下午。
于是,她便不知时间似的,在前厅的椅子上坐着,一直坐到了太阳都落山,黑暗笼罩着孟涟瑜的脸庞,唯有窗外渗进来的一点月光,侧打在她的眼角,映得她眼睛像是一颗晶莹剔透散着幽光的琥珀。
而傅岭一进门,便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孟涟瑜出神到直接没有听见外面大门的开门声。
直到傅岭轻着脚步,走到孟涟瑜的面前,她才像是吓到了一般,猛地回过神来。
而这一回过神,孟涟瑜看见傅岭,便条件反射般地跳起来,用力拍上了傅岭是肩膀。
她双眼充斥着红血丝,嗓子很哑,语气却异常坚定。
她说道:“我要去趟江南。”
这一句话出口,傅岭仿佛立刻明白了,于是反抓过孟涟瑜的手腕。
他睁大眼睛,立刻问道:“你知晓了什么,对吗?”
孟涟瑜抬头,直视着傅岭的双眼,轻轻说道:“是的。”
“不可。”傅岭直接阻拦道。
孟涟瑜毫不掩饰地皱了皱眉头,她早已想到傅岭会阻拦。
因为,这一次是与他的父亲直接对抗。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惹了他父亲又会是什么后果。
傅岭看着孟涟瑜倔强的表情,心里明了这不可能轻易阻拦成功。
于是,他将孟涟瑜按在座椅上,然后坐在了她的旁边。
只见傅岭缓缓开口道:“我们谋划之事,与二皇子还是三皇子的立储之事并不冲突,甚至会两蚌相争渔翁得利,你应当清楚。有个道理你一定明白,一个人要想做成事情,那么他必有取舍,更何况,我父亲此人,我知道他有多无情,你要是去了,那么必定没有好下场。”
其实,在这一整天的思考里,孟涟瑜不是没有权衡过利弊。
她甚至无数次劝自己,不过一条无关紧要的人命......
可是当她真正说出这话的时候,她从来没有如此厌恶过自己,觉得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这四个字对孟涟瑜来说是信仰,也是来到这里.....活到现在的原因。
现如今,她一切行动甚至是谋反的目的,便是不再有冤死的人命,不再有遍地的“炮灰”。
可是,如今她却用与之背道而驰的想法来阻拦自己顾全大局。
什么是大局?
如此“大局”,恕她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不敢与之共情。
她甚至相信,死自己一个,救活二皇子,以他的谦逊以及才能,将来登基,一样可以造福天下。
至少,她是这么一字一句教他的。
孟涟瑜相信,人是可以被点醒的。
就如同傅岭的母亲用零星的话语,便能在他心底里埋下一颗种子,在长大后成为参天大树,有了摆脱父亲的心思。
于是,她转头,盯着傅岭忧虑的双眼,突然不知怎的,说出这样一句话:“你的母亲想让你自由、善良、勇敢,原来你真的做到了。”
傅岭不可思议地晃动着眼睛,说道:“你怎知......”
孟涟瑜的笑声打断了傅岭的惊讶,而后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无比温暖的笑容,说道:“是啊,我就是知道,你继承了你母亲的意志,这便是薪火相传。”
“但愿是......”
傅岭看着孟涟瑜的笑容,也不由得心中一暖。
可是随即,他感受到了一丝不对劲。
他停止了话音,紧紧地盯着孟涟瑜的双眼,企图从中看出端倪。
她的眼神如冬日里的烛火,可是在傅岭看来,孟涟瑜的眼睛中却暗藏着几分诀别。
傅岭缓缓地站了起来,但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孟涟瑜的双眼。
他皱了一下眉毛,神情从刚开始的动人,到后来意识到之后的严肃,再到现如今几乎有了几分恳求。
傅岭颤抖着声音,小心翼翼地说道:“你.....你起了死心,是不是?”
孟涟瑜没有说话,依旧这样看着他。
傅岭看到这样的反应,好似全身的不安一下子都从心脏中涌了出来。
他上前一下子抱住了孟涟瑜,双臂收到无限紧,他觉得自己好渺小,渺小到自己抱不住她,像是下一秒,怀中的人便会消失一般。
他一字一句地,像要将牙齿都要碎了一般,吐出话音。
“不要走,好不好?我不想.....不想.....不想你死。”
初下江南
这一瞬间,孟涟瑜的意识从遥远的未知之处被傅岭粗暴地拽了回来。
她感受到这人的力气已经大到极致,双臂勒得孟涟瑜喘不过气来。
这双手、这个人给了孟涟瑜一个错觉,好像傅岭下一刻便要将自己揉碎,而后自己也随之自尽,躺在一堆尚有余温的血肉旁边,拥在怀里一同长眠。
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内心的不安和空洞填满,才能不再颤抖,真正地安下心来。
孟涟瑜不知道自己这样疯狂的念头是怎么产生的,可是她就是觉得,面前这个人会做出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