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98)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忽然想到一事,有些欣慰地道,“关中士族倒还识大体,没有跟着他们胡闹。”

那几个外地士族联络了好几家,都无人应承,因而才会在外喝酒时失态,胡言乱语,被朱家子弟听了去。

王允警告过后,更是无人对种植徐州三号有异议。

张祯:“呵呵。”

高顺:“......我又说错了?”

张祯:“没说错。不过,关中士族之所以识大体,是因为他们认为,可以从我这儿捞到更大的利益。”

外地士族离她远,对她不够了解,眼里只看到徐州三号。

关中士族离她近,跟她打过多次交道,深知她的能耐,相信她所主导的课农司能培育出比徐州三号更好的粮种。

如果他们不相信,会比外地士族闹得更厉害。

高顺:“......所以,还是因为利益?”

不是因为大义?也不是因为公理?

张祯轻叹,“是啊!”

为了利益也没什么不好的。

她不怕士族谋利,只怕他们目光短浅,就如牢中那几个。

高顺又沉默了会儿,问道,“神悦,你不生气么?”

他都替神悦难过。

大公无私,为国筹谋,却遇上这些见不得光的魑魅魍魉,小人算计。

张祯无所谓地道,“我生什么气?”

尽可能多地兼并土地,是士族阶层的本性,她早就知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也就是了,上升不到情绪层面。

高顺重重道,“可我生气!”

一腔怒火,不知如何发泄。

张祯莞尔,“高将军,你乘马车时,车轮下若有蚂蚁挡路,你会怎么做?”

高顺:“......碾压过去。”

张祯轻轻松松地道,“对呀,碾压过去,犯不着生气。”

如果所有士族团结起来,一起向她发难,她也许会紧张害怕。

现在只是一小撮,不值一提。

开玩笑,如今她左手朝堂右手军队,占尽优势,若还前怕狼后怕虎,不如回家种红薯。

哦对了,这会儿还没红薯。

何况,士族的本性,决定了他们之间必定也是勾心斗角,根本无法精诚团结,所以她有什么好怕?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顺者昌,逆者亡。

第352章 我五十米的大刀呢

这群外地士族,并没有在关中掀起多大的风波。

像颗小石子投到湖里,荡起一群涟漪,很快就消散了。

关了半个多月,朱儁来找张祯,问怎么处置。

放了,太便宜他们。

杀了,又不合律法。

这儿毕竟不是纷乱的战场,是井井有条的京城,不能任性妄为。

本来他不想让张祯知道这件事儿,又觉得瞒不过。

她的耳报神多着呢。

张祯略一沉吟,道,“还是得放。”

朱儁有点失望,“你也没别的主意?”

若光是放人,我也会,还用找你?

张祯:“但不是在京城放。令人押回原籍,于县衙公堂之上,宣读其罪状,许百姓旁听。如此三日,方准其归家。”

罪状也是现成的,破坏农桑大事。

朱儁老眼一亮,脸上露出笑容,“神悦好巧思!”

明年种植高产的徐州三号,这消息已发往各县,并张贴布告。

此时,庶民们应该也知道了。

就算暂时不知道,本县课农司也会告知。

如果他是农户,肯定对徐州三号充满期待。

这些士族却不想让大家种,互相串连,准备闹到朝堂上,逼靖国长公主收回成命,何等恶毒!

设身处地想一想,他都要气炸了!

完全可以预料,丑恶行径被当众揭穿后,这些人定然遭到当地庶民的仇视。

县里官吏,也会怨他们坏自己政绩。

他们家族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如此甚好,杀人不见血。

张祯谦虚地道,“谈不上巧思,只是想让百姓知道真相而已。”

顺便让这些士族感受一下人民的力量。

免得他们还真以为百姓如泥,可以任意揉捏践踏。

士族会为了土地费尽心机,百姓也会为了自己的生存拼尽全力。

匹夫之怒,也能血溅五步!

朱儁捋须而笑,“真相,确实该让百姓知道。”

还该让他们知道,为了培育、推广徐州三号,神悦和课农司付出了多少。

又夸了她几句,匆匆回去安排。

他没走一会儿,王允来了。

身边跟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仪态风雅,眉眼温和。

张祯看了两眼,不认识,大约是王家旁支子弟。

嫡支主脉的她都见过。

请两人坐下喝茶,寒暄几句,笑道,“多谢司徒大人!”

王允知道她指的是敲打关中士族一事,故作不悦地道,“既知老夫是司徒,还有何好谢?你能为朝廷尽力,老夫不能?”

张祯头大,“王叔莫要误会,我万无此意!”

真是小心眼,不过是句客套话,他还较真了。

王允见她着急,自己笑了会儿,叹道,“老夫却是枉做坏人。”

张祯:“......何意?”

王允:“各家主都说,那几个外地来的疯了,他们没疯,绝不会与你、与朝廷作对。”

这个坏人,他白做了。

心里感慨万分,当年那个装神弄鬼的小道姑,有朝一日竟得到了关中大族的信任。

那会儿谁能想到!

张祯笑道,“不一样的。”

王允:“什么不一样?”

张祯认真地道,“王叔开口说话,跟不开口说话,效果不一样。”

给她的感观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