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400)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还有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有人弹劾他像司马懿,没过多久,就被逼得自缢,家属流放岭南。

最惨的是明朝的李善长,本身自己也不算很清白,又长寿,年老病弱的朱元璋一想,我未必活得过他,为避免他效仿司马懿,还是杀之为妙,遂全家处死。

司马懿简直成了后世大臣们的核武器,看谁不顺眼,年纪又大,就说他像司马懿,屡见奇效。

“......神悦以为如何?”

王允问道。

张祯:“......王叔以为呢?”

糟糕,刚才光顾着回想司马懿的平生了,一直在走神。

老王叔说什么来着?

哦,好像是夸了司马懿一大通。

司马懿还脸红了。

呵呵,无法直视。

你小子老谋深算、老奸巨猾,别装这青涩稚嫩的样儿。

或许是因为先入为主,她现在越看司马懿,越觉得此人鹰视狼顾,绝非善类。

王允心想神悦对自己很敬重,事事征求自己的意见,笑道,“老夫觉得妥当。”

不是,老王叔你方才到底说了啥?怎么就妥当了?

张祯不好直接询问,正想套话,就见司马懿又施礼,恭恭敬敬地道,“懿对长公主殿下、大将军敬仰已久,能到大将军府听用,是懿的荣幸!定当勤勉奋发,不负司徒大人举荐之情,不负殿下知遇之恩!”

他少年老成,情绪向来不外露,这时也忍不住露出喜色。

父亲谨慎,认为还要再等一等,但他觉得朝野渐安,再不入朝就晚了。

大势如洪流,落后一步就只能挂在末尾。

赶上了,才能顺势站上浪头,看到更美的风景。

王允捋须微笑,“仲达博学聪敏,善谋奇策,往后定有一番作为,老夫拭目以待。”

为朝廷进献了一位人才,感觉很好呢。

司马氏乃河内名门,家族人才辈出,极为兴旺。

其父司马防曾任过洛阳令、京兆尹,董卓专权后赋闲在家,专心教养儿孙。

他屡次致信请其入朝,司马防都不肯。

前几日,司马懿忽然持着父亲手书,来到王家。

司马防在信上说,次子仲达于诸子中最为优异,有忧天下心,欲入朝效力,请他关照。

他考校司马懿学问谋略,皆对答如流。

且人情通达,秉心平直,他极为欣赏。

问其志向,言道仰慕靖国长公主与大将军,想追随他们振兴汉室。

他自然成全。

以前他不信张神悦和吕奉先一心为汉室,如今早信了。

有志向的年轻人,就该跟着他们。

张祯:“......勉之,勉之!”

心说你倒也不必太过努力。

你一努力,老曹就该睡不着了。

又笑问司马懿,“你家京中可有宅院?若是没有,我来安排。”

司马懿感激地道,“前些年就置办了,不劳殿下费心!”

张祯和蔼地道,“若有不便之处,尽管来寻我!”

哼,早早就在京城置办宅院,安插眼线,此子心机深沉,断不可留!

说好了明日司马懿来大将军府点卯,王允便带着他告辞。

等两人离开,张祯问一旁伺候的丫环兰月,“王司徒提议司马懿什么官职?”

兰月茫然,“嗯?不知。”

她就忙着端茶递水,顺便想想晚上吃什么,没在意他们说了啥。

张祯也没责备她,又问采月,“你听到了么?”

采月沉稳地道,“回殿下,王司徒说,司马懿虽有奇才,毕竟年幼,不宜一开始就予以高位,可先为户曹掾。”

户曹掾?职位不高,管的却是人丁户籍,很重要。

看来老王叔对司马懿寄予厚望。

这就很难评,活脱脱的痴心错付。

如果篡汉的是司马懿,小皇帝绝对活不了,刘家也得灭族。

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历史上司马懿出仕很晚。

建安六年还在家赋闲,曹操听闻他的名声,欲征辟他到府中任职,他说自己得了风痹,装病不去。

建安十三年,曹操又征他为文学掾,还说如果敢再称病,就要将他下狱,他这才大受惊吓,扔掉拐杖赶紧上任。

那时他都二十九岁了,现在才十六,怎么就出来了呢?

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朝廷日新月异,此时不出,就会错过家族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354章 文和妙计安天下,寥寥数语断司马

用过丰盛的晚膳,又在游廊里转了几圈,张祯还是忍不下心中沸腾的杀意。

遂令人请贾诩。

此事找高顺不合适,得找他。

他本来随吕布西征,但刚出关中就染了风寒,吕布怕他病死,命他回长安养病,顺便督一下粮草后勤。

说来也怪,一回长安他就病愈了,又要去追大军,被张祯拦下。

军中谋士够多了,毒士也有程昱,不缺他一个。

还是好好在长安呆着吧。

不多时贾诩来到,张祯开门见山,“我想杀个人。”

贾诩:“杀呗。”

又关切地道,“你想怎么杀?”

想当众斩杀,有律法,还能制造意外。

想私下刺杀,他也能派出刺客。

如果想灭族,那就得想个万全之策,不能落人口实。

张祯:“......文和叔,你都不问问我是谁,也不问我为何杀他?”

贾诩云淡风轻地道,“你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神悦仁善,那人竟逼得她动了杀机,真正该死。

张祯:“......我的理由并不充分。”

司马懿背弃洛水之誓,司马昭当街弑君,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事儿,也是对政治信用的极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