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554)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在她手底下过日子,哪能不谨慎。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要细细琢磨。

袁曜张了张口,什么都没说,低头继续吃。

总感觉伯父、父亲被江东之行吓破了胆。

也好,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少些怨望,多些安分。

袁氏两兄弟想到的,刘表也想到了,但他并不惶恐。

因为皇室宗亲、太学博士这两个身份,给了他很大的自信。

他相信张神悦不会轻易动他。

他也想象不出,自己还有什么理由跟朝廷、跟张神悦对着干,因此心安理得地品尝那坛子甜白酒。

刘焉比他更有自信,暗想我跪得快极了,且从来没有正面冲突过,张神悦抓不到把柄,吃起甜白酒也毫无心理负担。

这些人的心思,张祯是半点不知。

她真的只是分享一下美食,别无他意。

若是想要警告,绝不会用这么温和的法子。

所以收到袁绍、袁术的回礼时有些吃惊,满满两匣子金珠,打开盖子一阵金光,亮得晃眼。

吕布抓一把在手里,眯眼笑道,“看来,两位袁公家底还很厚。”

张祯:“......放过他们罢。”

刚从世族头上发了一大笔横财,朝廷现在不缺钱,他们也不缺。

而且袁氏兄弟还算识相,不可逼迫太过。

让其战战兢兢、有些体面地活着,比痛打落水狗更有用。

他们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吉祥物。

吕布:“我也只是想想。”

张祯横他一眼,“想也有错。”

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以前可以无所顾忌,现在代表着朝廷,做什么都得师出有名。

人吶,站到那个位置上,就得按那个位置的规矩行事。

吕布表示,神悦说得对,神悦总是对的。

两人正说着话,诸葛亮求见。

吕布嘟囔,“来得倒挺快。”

诸葛亮施礼,“阿姐,姐夫,唤我何事?”

吕布一阵大笑,“哈哈,孔明快快坐下!”

一个小皇帝,一个小孔明,说话都中听,他很欣赏。

诸葛亮微笑,“多谢姐夫!”

看,想讨大将军喜欢,就是这么简单,一句姐夫足矣。

第478章 水到渠成,造福万民

待诸葛亮坐好,张祯开门见山地道,“孔明,我欲清查人丁、田亩,你以为如何?”

历朝历代的税赋,大多来自于人口、田地。

世族隐户、隐田,等于是在挖中央财政的墙角。

这还只是经济方面的。

政治方面,世族有了人、有了钱、有了田地,也就有了跟朝廷对抗的勇气。

失去田地的流民,也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

诸葛亮毫不意外,却还是难抑内心的激动,声音很是欣喜,“水到渠成,造福万民!”

阿姐在江东扩大事态,大动干戈,他就在想,下一步该做什么?

然后便想到了。

人丁和田亩,是朝廷根基所在。

却因世族兼并,出现众多隐户、隐田,实为朝廷隐患。

不,都不能说是隐患,而是明患。

武帝时期,此事就困扰着朝廷,形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虽然武帝以强硬手段暂时压制,却未能根治。

汉书有云,“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致使“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

在世族、官吏或明或暗的手段之下,农户只能变卖朝廷分给自己的田地,以求活命。

到了成、哀二帝时,大量平民沦为世族的农奴、隐户,进一步动摇了大汉基业。

光武帝以世族中兴,更是受治于世族。

凡此种种,最终于灵帝时爆发,险些国祚中断。

而现在,是根除这一痼疾的最好时机!

其一,阿姐尽掌朝政,小皇帝唯命是从,又有吕奉先为盾,朝中无人敢违逆她。

其二,此时朝中官吏,经过了十常侍、何进、董卓一轮又一轮的清洗,胆子没有之前那些大,与世族的勾结也不太紧密,本身是世族的,也学会了低头做人。

其三,阿姐刚对世族动过刀,世族心存恐惧,生不起顽抗之念。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何况,程昱现在还未回京复命,审查完徐州世族,又去了青州。

他就如同悬在世族头上的一柄利刃。

任何想大声叫唤的世族,都会想起荆州、淮南、徐州那些京观。

所以,现在不清查,更待何时?

清查人丁,是断世族隐户。

清查田亩,是断世族隐田。

他可以断言,汉室几百年来,治理世族没有比眼下更好的机会。

这机会也是阿姐创造的。

对了,还有大将军吕奉先。

也许他没有这样的初衷,但从结果来看,无疑是以身入局,诱敌入彀。

张祯也知道诸葛亮定然赞同。

跟聪明人说话,省时又省力。

微笑道,“若委你此事,敢不敢当?”

盐务早已走上正轨,孔明有余力做别的事情。

并非想要压榨他,而是想给他增加资历。

况且,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老一辈中,能做好此事的唯有贾诩,但大将军府离不得他。

王允、士孙瑞、马日磾等人,都无此才干。

年轻一辈中,郭嘉也行,可他要随曹操远征。

其他人或许有某方面的长处,却未必处理得了复杂的人事关系,统筹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