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556)

作者: 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这厮嫉妒心强得很,别看他现在把孔明当成小舅子,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变为情敌,不得不防。

换了个话题,道,“大将军,我想减免算赋、口赋、更赋。”

这三种税赋,就是俗称的人头税。

算赋,指的是百姓15岁至56岁之间,每人每年要缴纳120钱,为一算,如果是商贾或奴婢,还需加倍缴纳,为二算。

奴婢自然交不起,需主人交,主人也不想交,就产生了隐户。

口赋,指的是百姓3岁至14岁之间,每人每年缴纳23钱。

更赋,指的是20岁开始服徭役,55岁免除,如果不想服役,轮到时每月出钱2000,以赋免役。

封君食邑区内,还有户赋,每年每户缴纳200钱,直接供给封君列侯享用,不列入国家财政。

食邑某某户,就是这个意思。

不同皇帝在位时,人头税或有不同。

但相同的是,朝廷钱不够用、皇室钱不够用就使劲加,往死里加。

要么百姓被逼死,要么官员被打死。

吕布问道,“如何减免?”

张祯:“免除平民的算赋、口赋,更赋免一半。”

户赋先放一放,等改革官制爵位后,自然而然没有了。

吕布先夸她心善,又有些担心地道,“那朝廷税赋还够用么?”

张祯:“够用!”

除了人头税,朝廷最重要的一项税收是田赋。

按田地面积三十税一,不算高。

但百姓还是活得很苦。

因为田赋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朝廷狠起来,连家里养头牛都要另外纳税。

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未嫁,每年也要加倍缴纳算赋,这一政策倒不是为了增加收入,而是为了鼓励或者说逼迫早婚早育,创造更多的人丁。

总之,如果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平民百姓之家,会很痛苦。

吕布豪迈地道,“够用就去做!不够也没事儿,再打几仗。”

以前打仗是亏本,现在都是赚。

张祯笑道,“好!”

她无法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敢减免税赋,也是因为这几年家底丰厚。

吕布笑道,“减免之后,人丁定然增多。”

张祯不意他还有这种见识,刮目相看,抚掌道,“大将军高见!”

她减免人头税的最主要目的,本就是为了刺激人口增长。

加女子税赋算什么本事,减免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两路大军,一路打到了朝鲜半岛,一路打到了俄罗斯,这么多的土地,没人管理怎么行。

而且看这势头,以后还会更多更远。

没有个几亿人口,都立不住脚跟。

吕布又一皱眉:“人多了,田地不够分怎么办?”

张祯:“......大将军,你们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打下来的土地留着做什么?”

凤仙还是那个凤仙,高见有限。

吕布恍然,“是我糊涂了!”

第480章 微臣斗胆,敢问宸王千岁,世族何罪?

正旦后的第一个大朝会,张祯正式上了两道表。

一是清查各州各县人丁、田亩,并表诸葛亮为清查特使,程昱为副使。

副使不必到位,挂个名头即可,本职是继续审查世族。

说白了,就是借他的名声让世族听话。

二是减免人头税。

这两件事情,此前她只与诸葛亮和吕布提过,小皇帝和诸公卿大臣都不知,因而皆是大惊。

能站在朝堂上的,就没有蠢蛋。

都知道清查人丁、田亩意味着什么。

表面上,只是盘查一下朝廷家底,知道自己家有多少人多少田,做到心中有数。

实际上,那是在动天下世族的根基命脉,他们会愿意才怪。

与之相比,诛杀江东、荆州、淮南等地的某些世族都只能算小事。

王允早已决定,不在朝堂上反对张祯的任何决议。

但此事实在重大,忍不住发声,“王上,此时清查,是否操之过急?”

张祯笑道,“司徒大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就没了。”

王允也明白她指的是什么,去年底她在江东一通乱杀,杀得世族心有戚戚,畏她如虎。

还有程昱,眼下还在青州折腾。

特意以程昱为副使,不就是想用他震慑世族?

依然皱眉道,“事缓则圆,太过急切,只怕适得其反。”

这就如同钝刀子割肉,他担心会逼得世族拼命。

如今形势大好,吕奉先也还活着,不必如此急躁。

慢慢来,不是更好么?

吕布听到个反字,一手握住随身佩着的宝剑,如做梦惊醒一般喝道,“反?谁要反?”

普通朝臣,面君时当然不能佩戴利器。

但小皇帝早已许他剑履上殿,不在此例。

他手下一票武将,也蓦然振奋了精神,目光灼灼地盯着王允。

王允:“......大将军听岔了,没有谁要反。”

人说听话听音,这厮是断章取义。

吕布有些失望,“司徒大人确定?”

王允无语地道,“确定!”

侧头看一眼张祯,意思是你也不管管。

张祯才不管呢,还觉得吕凤仙这配合打得好,轻描淡写地笑道,“司徒大人也听见了,大将军不怕有人反。”

王允沉默片刻,道,“神悦,你掌得住?”

他并不是想要维护世族,也知道世族侵害朝廷利益。

提出异议,只是怕局势失控。

如果神悦心里有把握,那他怎么会反对,只会支持。

张祯微微点头,“掌得住!”

如有必要,她不介意再杀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