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深帐暖(987)

作者:十三幺 阅读记录

风澹渊明白了,这是特地等着他一起吃呢,方才从礼部那边受的气,便烟消云散了。

懒得理那些脑子被门夹的迂腐之人。

用完膳,魏紫带风澹渊来到案桌前,说道:“早上说的那些事,我有些猜测,想同你说一说。”

风澹渊见她精神很好,便也不担心她累着了,同她一道在桌前坐下。

魏紫道:“‘他们’是谁?按着‘他们’对付羿族的手段,是敌,非友。我下午想到了这几条线索——”

她把纸推到风澹渊的面前,指着上面的字道:“首先,你在雪山的空间记忆里,见过祭祀和族落之战,祭祀之人和与羿族作战的一方,想来便是‘他们’的先祖。”

“所以,‘他们’应该是跟羿族一样,源自一个很古老的族落。”

风澹渊将一杯蜂蜜水推到她面前:“润润嗓子。”

魏紫喝了一口,继续发扬做教授时的钻研劲:“这是很重要的前提。在此前提之下,我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疑点,据琅嬛阁里的《山海经》残卷记载,羿是一位野心家,想要攻上天梯,占领神界。为此,神界便派出了凿齿等神兽,以及十个太阳,试图毁灭以羿为首的部落联盟。谁知羿神勇无比,不仅射杀了凿齿等神兽,还射落了九个太阳。”

“可是,据南溟所言,羿把射落的九个太阳,连同落日弓一起封到了另一个空间。如果琅嬛阁《山海经》残卷的记载是真的,那这个行为就很奇怪。把九个太阳放到另一个空间,已经能够解决太阳的问题了,为何还要用对羿族那么重要的落日弓来封印?”

“先不提羿族从此染上怪病之事,羿失去落日弓,等于失去了左膀右臂,他又如何攻上天梯,占领神界?这个逻辑就完全不通了。”

“你我都能确定,南溟没有说谎,那么结论只能是琅嬛阁《山海经》残卷不实。问题来了,为何会出现这么一个版本的《山海经》呢?”

“我猜测‘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抹黑羿族,或者说掩盖他们所做的一些行径,像这次帝都的案子一样,把污水都泼在羿族身上。”

风澹渊听到这里,赞同道:“说得通。”

顺手把蜂蜜水端起来,放到魏紫嘴边,魏紫就势喝了两口:“所以,市面上流传的《山海经》以及一些神话,大概都是符合远古史实的,也许不能详尽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但至少把事情记下来了。据此,我翻查了手机上与此相关的资料,从与羿族对立的族落里,找寻‘他们’的蛛丝马迹。”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疑点重重

“找到了什么?”风澹渊问道。

他把事情捋过多次了,但捋到最后,总有自相矛盾之处,他倒的确想听听魏紫的见解。从早上两人的交流来看,他们知道的内容是互补的。

魏紫指着纸上的一行字说:“这些是传说中羿射杀或捕获的猛兽,如果‘羿’代表了一个族落,那这些也是族落的代称或象征。”

风澹渊低头一看,只见纸上写着一串名字:凿齿、九婴、大风、猰貐、猰貐、封豨……

魏紫将这些猛兽的来历一一道来:

“凿齿,居住在南部沼泽地带的怪兽,长有像凿子一样的长牙,手中持有盾和矛,被羿射中心窝而亡。”

“九婴是水火之怪,能喷水吐火,它的叫声如婴儿啼哭,有九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

“大风,一种凶恶的鸷鸟,被羿射杀于青丘之泽。”

……

“记载不多,但这些猛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只有攻击性,还未开智。而一个能祭祀的族落,不管祭的是天、地、鬼、神还是世间万物,至少他们已经开智了。”

魏紫取过笔,将这些一一划去:“因此,我觉得‘他们’不是这些,应该还遗漏了什么。历史是相互关联的,上古时期也是如此,但那时没有文字,只能口口相传,到最后便成了像《山海经》那样的零碎片段。”

“羿族的历史里,定然漏了一段,而从琅嬛阁的《山海经》残卷来说,很可能这一段被人故意更改了。可发生过就是发生过,一定有蛛丝马迹留下。”

魏紫问风澹渊:“你审过骊妃了是吧?”

“审了。”风澹渊颔首,将骊妃的身份经历告诉魏紫,又道:“据骊妃所言,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族里的吩咐。至于为何要这么做,她的原话是:族人受了诅咒,需要风氏族人的精血化解。更多的,她说不知。

“我已经传信给蔺军师,让他尽快将南疆那一支的云氏带回帝都。”

顿了顿,他又道:“一开始我以为做这些的是羿族,便将骊妃所说的诅咒认为是羿族体内的炙火,但如果你的猜测属实,那这就是两桩事,只不过‘他们’吸食人精血,跟羿族找落日弓的目的相似,都与化解诅咒相关。”

魏紫紧接着他的话,坦言两个疑点:“第一,如果都是为了化解诅咒,南溟所言、你在西北的见闻,说明羿族为了解除体内的炙火,已历经了至少几千年,但‘他们’如果是靠吸食人精血化解,还是风氏族人的精血,这么多年,风氏族人不知?”

“第二,西北地区人离奇失踪,是近十年的事,之前没有。”

风澹渊点头:“这也是我想不通之处。”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大胆的猜测

魏紫思忖了一会,取过一张新的纸:“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她在纸上写了两个字:空间。

“这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点,我把我们前面说的所有线索拼凑起来,大致可还原出这么一个故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