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养猫(137)
游人听了都很感动,纷纷停下脚步陪两猫一起等潮。
小绣球侧卧下来:“阿郎,若今日没有大潮,岂不是我这几天白挨饿了。”
小流浪蹲在后面,低下头给小绣球舔毛,安抚道:“那我们就一直等,等到感动上苍。”
许念走到一座六角亭中坐下。
一个时辰过去,目之所及,浩淼湖面依然只泛着细细波纹。
许念拿出纸笔,在石桌上铺开纸墨,就地编撰文章。
曲莲打了个呵欠:“你这样编的故事,别说镒王不会被感动,就连今日在场的人都不会信。”
许念道:“你看古人笔下的钱江大潮,什么万马奔腾、万鼓齐鸣,什么头高数丈触山回、卷起沙堆似雪堆,若都是真的,临安城早就淹了。”
曲莲:“你就不怕镒王府的人知道?”
许念道:“怕什么,我就是要让贾翊善知道,他能拦住我一个人去找镒王殿下陈情,却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嘴。”
曲莲叼走布袋子,跑进岸边的水杉林:“好,等我,换个衣服就来。”
许念笑了笑,没理会这只神神叨叨的猫,提笔写字。
《观潮记》:夫杭州有四耳花貍,前世为汴京孟氏之后……
他不愁故事流传不开,陆三生的鹰、薛云峰的犬、曹明家的猴儿,本就打着圈在城里游走,何况棚桥书市也有曾解元是他的好友,只消二三日就能风靡临安的街头巷尾。
——“天将暮,风骤急。”
急字落下,纸页被吹起一个角。
许念用砚台按住纸,忽见沿岸柳枝飘飞,金黄碎叶萧萧如雨。
噼,啪,地面石子震动跳跃。
许念几乎要握不稳笔杆。
正是这时,一个人坐在他身后,用宽大而温热的手掌扶握住他的手。
一点红光凝聚在笔尖,灿烂如宝石。
“会英?”许念侧过脸,“你这是要做什么?”
“看前面,别回头。”宋尧道,“把你心中想的字句说出来,我带着你写。”
风把二人衣袂吹起,露出手腕。
“天将暮,风骤急。”许念深吸一口气,道,“平沙走白虹。”
笔尖落下的瞬间,千百道红光流沙般洒在纸面。
红光如雾气向江面弥漫开去。
许念瞳孔皱缩,手直打颤,若不是被宋尧握着恐怕早已丢下笔。
江潮骤起,如一条白色巨龙自北向南穿道而过,汹涌澎湃,咆哮着吞噬整个天空。
游客本已走在归途,回眸一看,大呼奇观。
——“大潮来也!”
巨浪撞击堤岸,雷声乍响,如闻万马嘶鸣,万鼓齐动。
许念念着字句,看宋尧握着自己的手在纸上写下铁画银钩的字迹。
晴天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此情摇动清江底,
浮沉相守急浪中。
浪花碎裂,如磅礴大雨洗刷岸边草木。
“喵!”小流浪跳到前面,把小绣球护在身后,“抓紧我的尾巴!”
两只猫儿紧紧抱住彼此,在浪潮之中沉浮。
江潮一浪比一浪高,高如城墙从天空重重拍下,如洪水涌向阡陌。
许念才意识到是宋尧以一己之力召唤了江潮。
潮水所经之地避开所有的游人,也避开沿岸的村庄房屋,被宋尧掌控得很好。
“好了,够了。”许念侧过脸,见身后的面孔上扬起的唇角,吞咽了一下道,“快停。”
宋尧道:“现在总算像那么回事,应该有人会信了。”
许念叫道:“别说别人!我都信了!”
宋尧笑了笑,眸中的天火符闪动流转:“那我松手了?”
许念道:“快松手,别把孟公子和青芜姑娘冲到海里去。”
笔落地。
风息树静,云开天晴。
潮水缓缓退去,如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过大地,留下堤岸闪闪的水光。
小绣球喵呜叫唤:“阿郎你看,钱江大潮没有把我卷走,我对你是真心的。”
小流浪眸中含笑,把自己的尾巴从小绣球的爪子里拔出来,转了转耳朵:“咱们之所以没有被冲走,还有一种可能一一是因为你抓着我,而我抓着木桩。”
小绣球:“(*^_^*)”
两只猫儿都站起来抖了抖毛。
奇妙的是它们的毛发很快就干了。
被甩出的水珠莹莹发亮,一蹦一跳地回到江水里。
岸边众人幡然醒悟。
——“今日不枉此行!看来是猫儿的痴情感动了上苍啊!”
*
——“孟公子和青芜姑娘缠绵两世,感动天地,掀起了钱江大潮吶!”
此事在三日之内变得家喻户晓,除了许念写的这篇,还被编成各种戏本在勾栏娃子传唱。
许念找来一个金匠,把那装着小绣球的银丝笼给熔成了银子,静等镒王府的消息。
镒王果然事先并不知情,突然得知故事主角儿竟是自己最喜爱的小绣球,十分震惊,召贾翊善前来问话。
贾翊善汗流浃背,知道纸包不住火,只好如实招待:“臣只是……只是怕惹殿下不悦。”
镒王斥道:“何不早报?孤从不强人所难,更不会为难一只小貍奴,倘若真有其事,孤当放其自由,而你贾从容一介微末之士,竟敢为了自己的前程陷孤于不仁之境!”
贾翊善跪地谢罪,从此被革去流内官职,贬为平民。
阳光洒在猫儿桥古老的石板上。
“郎官请留步。”许念站在桥头,抬手拦住身穿布衣将要远行的贾从容,笑道,“我也备了薄酒和银两,为你送行。”
贾从容微微一笑,眼中尽是凄楚:“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