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好养猫(85)
宋尧道:“猫就是我,我就是猫啊。”
许念道:“可……”
话说到这,他抬起脸看向那张虎纹面具,从过去挣脱了出来。
少年之时两个人相处的方式很纯净,就像戏本里头那样,一个是书生一个是武生。
许念跟着宋尧到处去玩,见了不少公府之外的世面,却也时常劝说宋尧对仕途之道上点心,因为宋尧的性子实在活泼得很,拉都拉不住。
但现在他不想再改变什么了。
世间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都是人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
他要接受的就是眼前的这个宋会英。
“会英,我刚看到外面有好大一片桑林。”许念微微一笑,邀请道,“船还得停一两个时辰呢,我帮你收拾一下,咱们下船去小树林里散步吧。”
猫耳朵竖起来了。
——“你不怕我这个样子被别人发现吗?”
许念摇摇头,眸中如有潺潺春水:“我不怕。”
“好。”宋尧回道,“你不怕我更不怕了,这就走。”
面具之后的表情不为人知,但那条左右摇动的尾巴像在诉说着喜悦的心情。
在宋尧的眼里,儿时的许文若就像一个尚未孵化的蛋,而他自己则是一只把蛋从许府掏出来想偷偷吃干抹净的猫。
就在他要咬碎蛋壳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个声音在对他说——“我还小,你不能吃我。”
他下不了口了。
他不仅把蛋放了回去,还守在门口逐走了其它靠近许府的猫,一直等到小鸡仔被孵出来,和他一起上学堂,每天都捧着书本坐在他前面摇头晃脑地背诵古文,叽叽喳喳的。
他馋得流口水,却很快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小鸡仔如此单纯可爱,现在更舍不得吃了。
他实在很想吃,也尝试过许多次,可是无论把许念带到何处都不能改变这位书香世家小公子温润而纯净的气质,相反是他自己改变初衷变成了一只守护鸡仔的猫,一护十年。
只要许念躲他,他就不会张口露出獠牙,而是恰到好处地维持着一个好哥哥的形象。
两个人约好了,开始穿衣束发。
许念去船工那里借来一套宽大的布衣。
宋尧试着穿了一下,长度是合适的,就是不扎腰带显得有点儿宽。
但宽也有宽的好处,尾巴藏在里面也就看不出来了。
许念又找来笠帽让宋尧戴上,把两只猫耳朵给塞进帽子里面,绑紧系带之后就看不出猫腻了。
“好了,都试过了。”许念道,“你变回去,我们到岸边再找个地方让你换衣服。”
曲莲:“~o( =∩_∩= )o~”
*
岸边的芦苇在夏风吹拂之下如波浪涌动。
一人一猫走过栈桥。
许念和正在采莲的姑娘们聊了几句话,问清何处是山林何处有房舍,沿滩涂往下游走。
曲莲用招财又换来几朵莲蓬。
“喏,就这里。”许念踩平一片芦苇,把衣服和笠帽放好,背过身去,“你换,我不看。”
这里没有树荫有些湿热。
他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更觉燥热,鼻尖渗出一层细腻的汗珠。
宋尧道:“好了。”
许念转过身,笑出声来。
宋尧道:“怎么,不好看吗?”
一身绾色短褐搭配鸦青的长裤,笠帽之下还戴面具,实在像是被官府通缉的亡命之徒。
许念拍了拍宋尧的肩膀,笑道:“好看,威武霸气。”
他觉得能迈出这一步不容易,重要的是享受江南桑林的午后,无关样貌,能有一个人与自己并肩走在斑驳的树影之下已经很好了。
此情此景再度让他回忆起初次逃学去东门湖偷采桑叶的经历。
*
——“文若,我没带纸,借我一张。”
夏日,国子监学堂外面的树上蝉鸣阵阵,学堂里确却很安静。
许念在写自己的功课,突然感到有人用笔杆戳了戳自己的后背。
他便知道是宋尧又在向自己讨答案。
倒也不是不愿意给,只是他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开始替宋尧的仕途担忧起来,虽说宋家是武将之家,但如果只会武艺不通文学也是很难得到器重的。
“借纸是吗?”许念抿了抿唇,一个字都没写,转过身把白纸放在宋尧桌上,“拿去。”
他自然不知道就连这次拒绝也在宋尧的预计之中。
很快,一个小纸团弹落到他的笔架旁。
许念打开,见上面是宋尧的小楷笔迹。
——“我哥说东门湖那片林子今天换防,看守不严,我们去采桑叶回来养蚕。”
许念咦了一声:“?!”
他从来没见过蚕,却在古文之中读过许多关于养蚕的字句。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朗朗的读书声已经压不住心头的好奇,他放下笔,终于回应了宋尧。
两个人在下晌就溜出了国子监,从城南打船直到内城的东门湖。
许念开始还为逃课的行为感到内疚,可是当他看到一片开阔的湖面和桑林,顿觉心中的烦忧全都化为乌有,真切地体验到诗中美好的意境。
风中飘来清新的气味。
树叶轻轻摇晃,树影斑驳。
——“喵~”
忽然他听到一声熟悉的猫叫,回过头,看见宋尧抱在手中的正是他的小白。
小白自得其乐地吃着小鱼干。
许念哭笑不得了:“你什么时候把它带出来的?”
宋尧笑道:“它一拐就跑,说明你对它不好。”
许念辩解道:“哪里,每次洗澡都是我亲自给它擦干,因为你交代过我,我对它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