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魏-太和轶事(49)

作者:京墨13 阅读记录

他先与韶华相视一笑,又去逗一逗元恂,最后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然而,这一切都结束了。

元宏在冰冷的寒夜中阖上眼,竟忽的落下泪来。

隐秘的情事

废太子召令一出,平城内情势必紧急。

元宏一刻不敢懈怠,次日便遣他的子房,任城王元澄前往平城平乱。与元澄一同前往的是治书侍御史李焕。

李焕有干用,少便与郦道元俱为李彪所知,从给事中迁侍御史后,便为其所用。(注1)

李焕同去,本意在审理论罪。

临近平城时,李焕却带少量兵马先驱至州,打了乱党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尚未待任城王元澄至,李焕便先一步宣旨晓喻,将乱党具绳之以法矣。

一场看似轰轰烈烈的谋反犹如冬日的烈雨。

倾盆而下,来势汹汹,却又极快而潦草的收了尾。

只余檐上的雨滴正涓涓不绝的沿着檐边往下落,落进了檐下的池塘里,划开了浓墨一般沉静的水面。

转眼便有一尾红色的小鱼沿着划痕跃了上来。

物转星移。

平城旧贵,多依附者。只唯于氏一宗,无所染预。元宏自然嘉于烈忠操,益器重之。(注2)

洛阳城中,穆亮也因其兄长穆罴预同族穆泰反事,以府事付司马慕容契,上表自劾。

元宏优诏不许,还令摄事。穆亮频烦固请,久乃许之。(注3)

而曾饱受太后之爱的司马徽亮,也因坐连穆泰罪失爵。(注4)

余者不可胜数。

咸阳王元禧妃妹乃元超之妻,此时也只求元禧想想法子。能不能减免其妹坐连之罪,元禧恼她被人利用,差点连累了他,故意吓唬她。

"你可知主谋陆睿之妻什么处罚?"

"这么快已经有结果了?"

"是,徙其妻子为辽西郡民。"

"那别人呢?"

元禧不耐烦:"还在一一过审呢,大抵都听免孥戮,流徙之类的罢。"

王妃不免气弱,"那在论罪前还能想想办法吧。"

元禧道:"大概吧。"

王妃扯一扯元禧的广袖,见他不肯理。转头又抱来儿子,母子俩具跪求,闹得他没办法。只好说:"我如今虽无罪,但也在阿兄心中记了一笔了,暂不宜再提此事。"

眼风扫到王妃又欲哭,连忙摆手道:"但是,我可以去找六弟元勰,让他帮忙说说情。"

王妃这才想到元勰妃亦是堂妹,一时觉得此法定然可成。便将哭闹起来的儿子抱下去,眉开眼笑起来。

元禧从元勰府中方回,便在书室门口瞧见了长史正来回踱步。长史小跑过去回话,元禧听了倒一惊。忙问:"现在人在何处?"

那一日于外城抓捕的一众行迹诡秘者皆被关在城外别馆中等候审讯,元禧亲去验明元详的正身才将人带出来,此时兄弟两人正并排走在路上。

元详如何也想不通,怎么就被当做流氓关了两天两夜。

元禧上下打量他一眼,才道:"你穿成这样出城来,又鬼鬼祟祟的。询问不答,你不流氓谁是流氓?"

元详一时气急,但"我"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元禧倒被他逗起了兴趣,贴近他说:"怎么?是个什么事?让你偷偷摸摸出城来,给阿兄说说。"

元详却突然闭上了嘴。

他和高小娘子的事情发生在去年的夏天,大军班师回朝时。

她是拓跋休之子元燮之妻,那一日,她本是出城去迎丈夫回銮的。半路上,车驾却被他拦下了。

高小娘子不明就里,掀开帘子探看,这便入了他的眼中。

高小娘子虽是宫中高娘子之妹,姊妹俩却全然不同。宫里的高娘子总是一副极温顺的模样,高小娘子便全然没有这许多顾忌。

第二次相见,是他有意安排。至尊阿兄虽召罢诏罢五月五日、七月七日飨。但民间还是照常过节。

他在草地集会时,找到了正同女眷们玩在一处的高小娘子。他寻了个面具戴上,诱她落单,至两人独对时,才露出真容来。

高小娘子显然认出他来,小手敛裙欲逃。元详的手却提前勾住她的腰,她被迫和他靠近。

元详的俊容近在咫尺,却始终未真正不轨,只在她耳畔轻笑:"婶婶莫怕。"

元恂事发的那一日,高小娘子是出城来帮她刚南迁而来的兄长搬家的。

高小娘子的兄长,便是宫里高娘子的兄长。

高氏诸人于太和初年与其乡人等一同由高句丽入国,后俱待以客礼,册了子爵,赐奴婢牛马采帛。(注5)

虽是子爵,还有将军衔,日子却仍过的普通。听说连至尊也未单独召见过,只每旬的大朝会上依例拜见过,远远的什么也看不清。

话虽如此。说起宫里的高娘子时,元详还是能看见那说话的高家阿兄眼里迸发出的热忱和极耀眼的光。

元详知道这光和热不是为了高娘子,而是为了皇次子和皇四子。

想着将来有一天,两位小王得以开府授官,他这个阿舅便也算混出头了。

他心思一动,去问高小娘子,高小娘子笑答:"方才说话的阿兄名唤高肇,字首文。"

他是以王府随行的属官名义前来,专司会计账目。便在傍晚同高小娘子一同在书室内好好清了一番账目。

因弄脏了衣服,高小娘子恐他回家不便,便找了一件新衣给他换上。

元详看那衣料,实有些嫌弃,他犹豫了半晌。高小娘子却笑:“七郎,委屈下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