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这个红楼不一般(273)+番外
宝玉也不知是不是哭得不知事了,依旧捂着脸哭得伤心,对贾敏的话半点反应也没有。甄蓉见状连忙上前要拉他,轻声道:“姑妈说的对,宝玉还不快谢过姑妈。”
甄家被抄家之后,甄蓉不但没有收敛性子,反而因捏着王子腾的把柄,仗着有王夫人给自己当后盾,在家中张扬跋扈。
可风水轮流转,前段时日圣上下了一道圣旨,因东南沿海贼寇作乱,甄应嘉早年时曾进上过一份训练水师的折子,且言之有物。昭元帝惜才,重新启用了流放中的甄应嘉。
王子腾便是在东南沿海戍边,如此一来,甄应嘉等于是落到了王子腾的手上。
甄蓉并不是个糊涂人,她先前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自此以后也稍稍收敛了一些。
贾敏不喜甄蓉此人,她认为若不是宝玉出走在前,甄蓉气坏贾母在后,贾母也不会这么快就离世。
她嘴巴动了动,看着甄蓉已经有五六个月的肚子,最终什么也没说。方才见到宝玉伤心的模样还有两分动容,如今连他也一并厌了,只偏过头去什么话都没说。
这是贾敏最后一次见宝玉,贾家众人扶灵回乡之后,二房过了孝期便再也没回上京城。
贾政在守孝时中了风,身子偏瘫不能自理,更别说托关系复职了。王夫人也没办法,总不能把贾政一人丢在老宅里让人戳脊梁骨,只能跟着留下来。
她心里也有盘算。
宝玉这些年只怕贾政一人,如今他们留在金陵城里,正好可以让贾政督促宝玉用心读书,在祖籍考学也便利些。她一门心思等着宝玉考取了功名之后,再扬眉吐气的回京。
可她的如意算盘终究是落了空,宝玉虽然不再像以前那般厌恶功名利禄,且动不动以死相逼,可直到王夫人死前的那一刻,他读书也没读出个什么名堂来。
而甄蓉生下一子之后,便迟迟没有身孕,她也不准宝玉近身,更不准宝玉纳妾。
王夫人也拿甄蓉没办法,反倒是甄家在金陵经营数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甄蓉仗着甄家在金陵城的势,百般挑衅王夫人、奚落宝玉。
日复一日的憋屈之下,王夫人没熬过六十岁便郁郁而终。
反倒是在贾家不起眼的贾兰,在孝期过后便以要回书院读书为借口,跟着大房一家子回了上京。
贾琏也明白独木难支的道理,他是荫补出身,仕途一眼就能望到头。如今是贾敏和林海尚在,贾家还能沾一沾姻亲的光,可桂哥儿日后能倚仗的可只有贾兰了。
因此贾兰在京中这些年都是由他们大房照料,李纨一个寡妇不好出面的地方,都是由凤姐儿出面,十分殷勤周到。
贾兰虽说不上天资聪颖,可也算得上刻苦。他在二十七岁时终于中了秀才,六年后又过了会试。
虽然名次不怎么好,可也没落得个同进士出身。如今贾府上上下下这么多子孙捆在一起,也没有比他更出息的了。
贾兰成了荣国府二房名副其实的长子嫡孙,反倒是先前被寄予厚望的宝玉,一生碌碌无为。
赵恒原先还派人监视着他,可几十年过去,他还是浑浑噩噩的模样,便猜测秦先生拿了那块通灵宝玉,必然做了什么,才让敌方没功夫理会神瑛侍者留在此间的身躯。
这自然是后话。
这一日正是十五,探春跟着东平太妃进宫向皇后请安,她夫君是庶子,她也是得了东平太妃的喜爱,才能跟着她一同到宫中来露露脸。
皇后今日身子不适,只简单说了几句话便打发她们出宫,抱琴正是这个时候奉了元春的旨意,来坤懿宫里讨恩典。说贾妃娘娘许久未与姐妹相见。
皇后娘娘素来不在意这些,立即允了。
探春进了凤藻宫,就见一个面上肉嘟嘟的少女在角落里荡秋千,她连忙上前去行了礼,笑着说道:“公主这段时日瞧着清减了不少。”
盼阳公主听了这话显然十分高兴,连忙停下来从腰间抽出一面水银镜,端详了一会儿自己的脸,喜滋滋道:“真的吗?我瞧着也是。”
探春身后的抱琴便开口道:“娘娘今早交代公主绣的那方帕子,公主已经绣完了吗?”
盼阳公主面色一变,只苦着脸道:“我这就去,抱琴姑姑别跟我母妃说。”
说罢站起身来一溜烟跑了。
元春住在凤藻宫正殿里,后宫的嫔妃并不多,偏殿里并未住人。
昭元帝不贪恋女色,去岁早朝时有大臣上奏行大选,当即便被昭元帝驳了。只说宫中已有五位皇子,太子也早就及冠参与朝政,他在政时不再行大选。
元春正在屋子里煮茶,见探春上前来行礼,连忙让抱琴扶了她起来:“又没有外人在,咱们姐妹之间何须如此客套。”
贾家如今能进宫与她说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探春一人了,这么多年过去,往来间反而多了些感情。
“我方才在外头瞧见盼阳公主。”探春心里算了算,“公主今年也十四了吧,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说到盼阳,元春露出一个真心的笑容来:“一切听圣上的就是,我常年在宫中,哪识得什么人,只是到时候还望妹妹多帮我打听打听。”
因帝后感情甚笃,太子又早早立了,后宫便不像前朝那般血雨腥风。昭元帝女儿不多,盼阳是最小的公主。
大齐国力强盛,昭元帝大权在握,因此本朝的公主不需要与他国和亲,也不需要朝中权衡利弊之下的联姻。
再加上盼阳的几位姐姐挑驸马时,都是昭元帝挑了人选再拿给公主生母来商议。有先例在前,因此对盼阳的亲事,元春是不怎么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