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雨季节(54)

作者:载荷 阅读记录

季薄雨与乌云完全不沾边,但确实是太阳。

她有个适合江南的名字,实际上性格与雨没有关系,而是更像太阳似的明亮又热烈——

是什么就是什么,出太阳就是出太阳,没有太阳就是没有,看一眼天,也就知道了太阳的心情,普照万物,也照耀一个名叫林知微的人。

季薄雨打开自己的作业。

第一天上学时学校发的其实有平板,但季薄雨没要,一个是用平板写作业看多了伤眼睛,另一个是她不要的话学校可以把平板的钱按照市价折现给学生。

作业昨天都写完了,还有些不会的也搜题搜到了答案。

她打算在上课前看看是怎么解的,整理一下思路,然后把思考的行程写在旁边。

她真是个很好学的学生。

这种方法是林知微教她的,整理错题和写不会的题时都能用。

林知微没有让她单纯地把题目和答案抄上,把详细的答案写在上面也还不够。

只有把自己思维卡壳的地方写在旁边,多加提醒,并且有意识地把自己向这方面靠拢,注意到自己到底是在哪里发生了卡顿,下次才有应对之策,这样才算大概够了。

解题没解出来,很多时候是思路的问题。

不然每次看到一类题,每次都在同一个思考的回路卡顿,思考不下去,那不管是谁,心态都会崩坏。

林知微对题目很有一套,对考试也很有一套。

考场上既要心态也要思维,怎么思考很关键,在考场下就要开始专门训练。

很多老师会强调题很重要,每天做许多题,实际上做题的人也很重要,甚至说更重要,做题做到最后,不止是和知识周旋,更是和自己思维上的弱点博弈。

很多人说自己前面遇到难题,觉得这张卷子难度太大,后面的题就做不下去了,这就是个很常见的心态问题,这叫逃避。

逃避得多了,则会应激,最后演变成PTSD。

应试教育注重做题,却看不到孩子们更该锻炼、更该学习的地方。

给她们点余地,给她们点能感到安全的地方,才能更有弹性,也更有韧劲。

别总是逼迫、总是催促,一味打压、责怪、驯服,又说她为什么无法适应社会。

社会何时给过她这样的土壤?

**

不过林知微虽然对题目很有一套,对季薄雨却完全没有一套呢。

写完了思路,这会儿还是没上课,季薄雨就又去看她的姐姐。

林知微正在演草。

她实在长得很赏心悦目,手在演算用的A4纸动个不停,写完一行很快写下一行,胸有成竹,思路清晰且快。

完全看不出实际上是很凶残又很脆弱的样子。

季薄雨手撑着下巴看她,不知为何一个人可以把这两样结合得很好。

她看着看着,林知微拿起一张A4纸,把自己的脸挡住了。

季薄雨把纸拿下来,林知微就又举起一张。

直到这个动作重复了三次,她才不再举了,求饶似的说:“小雨,你要把我盯穿了。”

第29章 同学

季薄雨刚想说什么, 上课铃再响。

她其实想问什么才算盯穿,她只是像往常一样看了一会儿姐姐。

但这节是数学课,数学老师又是一进门就进入正题的类型, 她的注意力很快被数学老师吸引,最终没有追着她问。

在林知微的帮助下,现在的季薄雨跟上数学老师的课堂已经不怎么费力了。

偶尔被提起来回答问题,虽然不能全解出来, 但说上一半已不是问题。不像以前在原来的学校,被数学老师点起来,她总是沉默。

再加上私立学校, 每个班级人数没有公立学校那么多, 最多也就四十多个人, 上课时老师能照顾到的学生也更多,给予学生的回应也更多。

——和以往季薄雨在原来学校总是碰见的疲累老师不同, 这里的老师精神状态都要更好一些。

再下课时, 季薄雨已把盯穿这个问题忘掉了,而更在意另一个问题。

季薄雨:“姐姐, 果然人还是有钱过得更好啊, 我以后也要努力赚钱。”

林知微:“嗯?那你想做什么工作赚钱?”

季薄雨:“没想好, 但一定是能赚钱的工作。”

林知微:“那有想去的地方吗?”

季薄雨又摇了摇头。

季薄雨:“姐姐喜欢哪里?”

林知微:“嗯……妈妈给我买了个岛, 我喜欢那个地方, 天气晴朗的时候……海边像果冻一样,水纹很漂亮。”

林知微以前不和别人聊这些。

聊起这些,不比她好的人会觉得她在炫富,比她好的人会觉得这算什么, 然后开始攀比。

林青以前在的圈子里,形形色色徒有闪亮皮囊的人太多, 许多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林青却难以自拔。

到了林知微彻底发病,家庭一团乱麻,林青才和那些断绝了个七七八八。

那时她才彻底明白什么叫浮华不过过眼云烟。真的有事了,这些云烟也就真像云烟,消散得干干净净。

林青那时才触及其本质。

云烟本就一阵一阵的,过了这一阵,就再也撞不见了。

她翻遍电话簿,打出的电话要么拒接,要么接了之后哭诉自己家里也有很多事,帮不了。

而和季怀心联系……

她不敢。

当时……是林青先不和季怀心联系的。

这段过往季薄雨当然不知道,季薄雨也当然和那些人不同。

她不会炫富,也不会攀比,更不会觉得自己被看不起来,而是好奇地问:“那天在福州坐游艇,我在海里看到好多鱼,姐姐的岛上也会有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