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177)+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再次转移话题被拆穿了。

不过,兄长既然不计较,那就过关,荀柔连忙应了,将兄长领进屋。

信中不过家常事,看过信,荀柔便同兄长说起雒阳如今形势。

荀彧不时提问几句,他也一径都说完,见兄长不时或沉吟或点头,心里不免有点惴惴不安。

不过,堂兄最终也并为表露责备之意,只点头表示知道,他最后可是松了口气,“兄长受举,明日将赴公府试?”

按照规矩,被察举的孝廉,需要通过考试合格才能授官。

荀彧轻轻颔首。

“诸生试家法,文吏试笺奏,”荀柔笑问,“兄长是要试家法,还是笺奏?”

家法指经书,笺奏是公文,两者只需才加一科考试通过便足。

他家既有家传,他哥又曾经做过郡吏通公文,显然两边随便哪个都没问题,但两者升迁路线却不相同。

若是前者,则多留在中央为郎官,将来迁升路线则往三台,若是后者,则多出外地方为令、长,迁升则是太守、刺史。

他心里当然想让兄长出任,但他也知道堂兄心中是自有主意的。

果然,荀彧毫不犹豫直接道,“欲试《春秋》。”

那就是经书了。

堂兄心中已有决断,荀柔自然也无话可说。

次日,荀彧便往尚书台拜谒,这一次先是审核资料,确定人是否有冒名顶替等情况,然后便要等着安排考试。

这一等,时间就可长可短了。

若是找到关系,那当然就能尽快安排,如果没有,那就得等尚书台什么时候有空,再联络太学博士,再确定时间,那就有得等。

到这时候,荀柔这才发现,自己两入雒阳,都没结交什么人脉,倒是由于和袁绍关系不好,可能在士人之中不太友好……

不过

“嗯,钟元常、郭玄则(廷尉郭鸿)、曹孟德……”其实他家认识的人,还是挺多,嗯,还是够用的。

荀彧摇头轻笑,表示这件事不需要阿弟费心。

很快,荀柔发现,兄长虽未到过雒阳,虽与雒阳诸姓不熟,虽还没入仕为官,但兄长真的不需要他帮忙,相反,在荀彧到达雒阳之后一个月,他的人际关系得到极大改观。

其标志性动态便是,他居然再次和何进大将军、贤士袁本初,同坐一堂参加宴饮了。

虽然大家是面子情,只是表面上和好,但,他们本来也就需要这样一点表面情就够了,难道还要手拉手去茅厕说小话吗?

荀柔先前一直以为,他从大将军府负气离开过后,得要到刘宏真的变成为汉灵帝以后,才能和何进大将军再坐到一起了。

与此同时,整个荀氏在雒阳风评,得到了质的提升。

那些神奇、莫名、乱七八糟,关于他的风言风语,居然默默消失了。

啊!

必须再说一次,堂兄是什么神仙!

第107章 寒冬凛冽

天寒凛凛,瑞雪纷纷。

一丛马蹄扬起飞雪,在荀家宅院门前勒马停驻。

为首青年,白面短须,仪表堂堂,一跃下马,脱去遮雪披风,在门前认真整理一番衣冠,上前扣门。

“在下孝廉受高唐尉刘备,特来拜谢荀侍中提举之恩。”

……

将羊肉在在雪天冻得半硬,再以刨子一刨,便是纤薄透光出薄片,放入沸腾高汤之中一荡,微微卷曲,入口细绵,鲜嫩无比。

冬天,自然最适合涮火锅。

此时虽然还没有红辣椒,但山珍熬汤,也是极为鲜美。

自从去年荀氏铺子里卖铜炭炉,不过两年,火锅就已经风靡京城。

“刘备?”荀柔举著的手一顿。

好不容易来一个休息日,天寒飘雪,大家聚在一起涮火锅,他又吃不成了?

“……请他到我居所向见。”

他长叹一声,接过荀攸递来的斗篷披在身上,抄近来先回自己屋中。

“备拜见荀侍中。”

才将室中炭火升起,刘备便至,一进屋俯身稽首,执大礼相拜。

他身后关张二人,亦得随之拜倒。

“玄德请起。”荀柔上前扶刘备起来。

“今番多谢侍中提携,备已授官青州平原郡高唐令,不日将启程赴任,特来拜别。”刘备顺着荀柔的手起身来,仰头道。

荀柔点头收手,回席就坐,“如此,玄德亦为一县之长矣,如今青州黄巾正乱,正是玄德建功立业,报效朝廷之地。”

所谓求仁得仁,彼之砒霜,此之蜜糖,也只有刘备再加关张二人相随,才敢到青州这种乱地上任,也难怪他授官如此之快,要知道,因为临近年关,朝中事务繁琐,郎官职位又冗余,他哥荀彧现在都还在等待授官之中。

刘备连连点头,“侍中所言,正切备之心意,青州与备之族地相邻,此地黄巾造乱,备忧心如焚,如是禀告,本拟为尉,被保为令职,如今得官,当即刻启程,前往救之。”

荀柔微笑,“原本我想劝君天寒路难,稍待春风,不过想来玄德是不愿久等了。”

刘备至此时忍不住也一笑,“我已与兄弟商议,轻车简行,正可到高唐县与百姓共度除夕。”

他二十岁立志,消磨至今,方得一地,虽知有种种之难,但自授官,也忍不住心中激荡,甚至一刻也不想耽搁。

“此番深蒙君恩,备感激肺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在得相见。”

“自有相见之日。”

荀柔再次微笑,见他送至门口。

若是刘备知道他离去之后雒阳将发生之事,不知会感到庆幸还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