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香草门庭(178)+番外

作者: 青山见晓 阅读记录

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

不久之前,才慷慨激昂,要诛宦官,要匡助天子的盖勋,被如今任司隶校尉的张温举为京兆尹,在天子本人的应允下上任。

京兆尹这个职位,虽然好听,实则这个“京”指的却是西京长安。

也就是说,这位信誓旦旦的盖校尉,被排挤出了雒阳,甚至是在他满怀忠贞的天子,亲允之下。

荀柔当日入宫为皇子授课,入宫之时,正逢盖勋站在宫门之外,一脸失魂落魄。

“盖元固竟还守在这里。”迎他入宫的小黄门,见他似乎感兴趣,连忙低声道来。

原来诏令至盖勋家中,其人却不愿接旨,偏要跑到宫门来求见天子。

“啊……”荀柔轻叹。

“天子岂是他说见就见的。”小黄门讥诮,“这些边地的蛮子,张口就是喊打喊杀,毫不知礼,荀侍中这样的谦谦君子,自然同他不一样。”

荀柔摇摇头,向其人走过去。

“盖君家车驾未至?柔今方入宫,车马暂且不用,送君归家如何?”

若依先前,他固然没有幸灾乐祸,对其人也毫无同情,但自从堂兄入雒,极力扭转了他的名声,他就不好再破罐子破摔,浪费他哥心力了。

盖勋抬头见翩然而来的俊美青年,先是面上一羞,但见其人神色温和,并无耻笑之意,长叹一口气,拱手道谢,“悔不听君言,而至于此。”

“凉州纷乱未息,君去西京,定有作为,不比在雒中蹉跎?”盖勋这样直肠子的边将,就不适合陷在雒阳这样的泥潭,“当初柔谏君蛰伏,乃是一时之计,实以长久论,西京亦是用武之地,君何必如此颓废。”

“我并非不知,亦并非畏险畏难,只是……”只是天子这样做,未免寒他一颗真心。

荀柔点头,不就是觉得被背叛了嘛。

但是在刘宏这样的人身上寄托希望……稍微有点蠢哦。

他一脸诚恳,将盖勋送上马车,嘱咐御者送之归家,“盖君忠贞一片,我亦感怀,君在西京为天子效力,只要做出功绩,我定为君表于天子之前,天子定能知君之忠诚。”

盖勋愁肠满结,一脸幽怨的离开了。

然而,他不过是宦官反击的开胃菜而已。

张让等向天子谏言,请大将军往关中拒西凉叛军。

刘宏答应了,赐何进兵车百乘,虎贲斧钺,让其出兵。

这釜底抽薪之计一出,何进顿时傻眼,天子连仪仗都赐下,他又岂能不行,然而他若去长安,雒阳这边一但有变,则赶之不及。

“如此奈何?”

大将军连忙递送请帖,邀众人当夜便前往商议。

荀柔这次机灵,一开始拉住堂兄荀彧同席。

依礼众人以官位尊卑列坐,但堂兄如今未曾授官那就是名士,名士不受此礼仪约束。

“大将军若不接诏书,便是抗命,若接诏书,将兵而行,与西凉叛军交战,期年未必能归,倒时候雒阳恐生变矣。”坐中智士逢纪,为何大将军现况做了总结。

何进连连以锤敲桌,“阉患何其可恶!吾恨不能立诛之,生啖其肉。”

他倒是谨慎小心,无论心中如何作想,都敢不说天子,就是口味略重。

“宦官固然可恶,但大将军宜先解此难,”袁绍挺身,环顾中堂,当是俯视天下豪气纵横,“如今天子病重,大将军岂能不坐镇雒阳,我以为可暂行缓兵之计。”

“计将安出?”何进急切道。

“大将军不如以兵力不足为由,遣人往四处募兵,只缓缓而行。”袁绍看了荀柔一眼,见其不动,心下忍不住还是松了口气。

他却不知,荀柔还松了口气呢。

何大将军想到办法,不会去前线,前军总指挥将领就是皇甫嵩,再加上如今当了京兆的盖勋,两人都是百战之将,定能阻止叛军西进,或者至少这两人是最优之解。

但何进要去了,他随行这一大屋子文吏……想想袁绍在官渡后来是怎么败的。

“大将军不如分多路人马各地募兵,先命几部前往相助,称后军在徐行,如何?”感到旁边堂兄轻触,荀柔只得开口。

何进不由露出惊喜,连忙点头,“侍中补充得正是。”

荀柔抿唇。

第108章 兄长撑腰

刘宏将何进一军,何进虽然成功避闪,心中仍然不平。

与帐下谋臣商议,招并州刺史丁原入雒,以之为执金吾。

此职位负责守卫京师安全,与蹇硕之职务高度重叠,其排挤之意已昭然若揭。

荀柔这次更不言语,五年前,刘宏稍稍提携宦官,何进便只能偃武修文,退避三舍,深恐见疑,如今羽翼丰满,胆气也涨起来,几次和刘宏掰起手腕。

还掰赢了。

中平六年,春风吹绿,大地回春之时,丁建阳进京了。

以此,显然让众人越发明白,天子刘宏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多。

丁原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行还有一千兵马,以及一个身材高大到显眼,皮肤如异族雪白,高鼻深目,神情骄傲,背上长戟醒目的年轻将领。

荀柔在何进府中见到吕布之时,也大吃一惊。

都说名将人杰各有异相,一眼看去就不同寻常,荀柔过去见过的人物不少,但真称得上异相的,似乎还没有,只是略出常人而已,但当吕布随着丁原出现,他才真正见识何为异相。

这家伙,就只平平站着,就让人觉得威慑力十足,真对面是一头猛虎,随时要暴起伤人。

“丁兄身后何人?”袁绍感到威胁,下意识握紧佩剑,挺身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