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神豪系统当伯乐(68)
“娘没事,就是起猛了。”
“嗯。”
路记酒肆买到粮的消息,也在这时候传到了董家酒坊掌柜耳中。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就想弄到路记酿酒方子,再向东家邀功的掌柜,还真不敢像威逼利诱别家粮铺一样对百家米行。
思来想去,还是找东家言明。
董驰听后:你不敢,我就敢了?
第34章 从野蛮扩张到经营有方
没有董家的干涉, 又有戚渺的首肯,路记酒肆很快就得了所需采购的粮食。
婆媳二人喜极而泣,带着孩子上门向戚渺道谢, 还带了原先酿的酒。
戚渺也不客气,将谢礼一一收下。
提上酒, 和王荷香出现在百家食肆。
“东家,您可算来了。”葛春生见到戚渺的那一刻, 宛如看到救星般。
戚渺看着他, 示意有事说事,随即走向惯常坐的位置,王荷香则去了后厨, 亲自挑拣食材等。
葛春生忙将近期食肆生意不太好的情况说了一遍, 主要原因还在竞争太过激烈了。
街头巷尾越来越多兜售吃食的摊贩,几个铜板就能尝鲜、顶饱,城中有余钱的人就那么多, 不止是百家食肆, 就连万香楼的食客也少了。
好在镖局上下得空就会来一趟, 食肆生意也不算特别冷清, 可他们隔三差五就要出远门。
“是吗?”
“千真万确。”葛春生叹了口气。“也是我太无能, 手艺没学到家, 留不住客人。”同样给东家做事, 那些做小本买卖的越来越红火,食肆有了古董羹、炭烤肉、卤肉等, 还有颓败之势, 让他无力又不解。
“厨艺精进绝非一朝一夕, 客人变少也怪不得你。”戚渺回。
当初食肆选址,只是为了方便上蒙学的杨磊, 本就不是好揽客的地段。古董羹这些在冬日初春倒是受欢迎,随着天气转暖、盛夏将至,就有些闷热腻味了。
所以,冰制冷饮、冷食得提上日程,窖冰专供勋贵,民间用得上的寥寥无几,戚渺脑海中闪过‘硝石制冰’的法子。
硝石,又名地霜,通常出现在低温湿润的墙根、地面,如今时节也不知道能不能寻到。问过系统后,得知江路郡临水而居处遍布,戚渺当即有了主意。
只是卖冰之事,八字还没一撇,她不可能言明。
但锁定、开拓客源这事,还真不算难。
葛春生正羞愧垂头,丝毫没有注意到戚渺越发明亮的眸子。
直到她言明日后镖局、绣坊、义庄等人来此,只收市价七成。此外,再有新客尝鲜、老客消费满一定数额
,得享九成、八成、七成优惠......
不同等级的客人,有专属的客牌。
戚渺还在盘算着,除了食肆这么搞,镖局、绣坊、钱庄等也如此,将所有产业联动起来。
葛春生越听越激动,他怎么就没想到呢?“若他们携友人、亲眷一块来呢?”
“一样。”
“若有借用旁人客牌前来,或是未带客牌的食客上门,又该如何?”
“来者是客。”戚渺点到为止。
葛春生会意,他明白了。
待吃饱喝足,戚渺离开前提了一嘴路记的酒不错,葛春生当即表示择日便去尝尝。
出了食肆,她直奔绣坊而去。
“东家!”绣掌姚芸见到她,同样激动更多。
“绣坊最近怎么样?”
姚芸:活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一切都好,就是人手不太够。”
又临换季,得给镖局、钱庄、义庄等做夏衣,还有几个管家、掌柜寻上门来定制服饰,压根忙不过来。
本想亲自去找戚渺禀明情况,却一直抽不开身。
“人手不够就招人,在城内外分设两个绣坊,从现有的十个管事里,选出两位当副绣掌,再从愿意去分绣坊中的绣娘里,择出管事人选,将一应事宜分派下去。”
“是!”烦恼顿消。
戚渺又道:“等腾得开手了,你们若想为家中亲眷制衣,都按市价七成算,它处百家产业人员亦如此。”薄利多销。
姚芸闻言一喜,扬声道:“谢东家!”
原先三五年没得新衣穿,现在一年四季轮着换,她既感到开心,也有些难过,因为她有,家里人没得。
每每身穿绣着‘百家绣坊’的衣裳,一边享受着路人的艳羡,一边不是滋味地想起家人的目光。
原本还想着,过阵子在外头给全家老小置办一身行头,现在好了,按照东家这么一说,可以省好大一笔了。
自己想怎么整都可以。
只是,如此一来,绣坊能赚的钱就太少了,这可关系着自己的分红呢。
姚芸这般想着,也如实道出顾虑。
戚渺略微思索片刻后道:“嗯,只有绣坊还不够,还得设布坊。”人工是没法节约成本了,那就从布料上想办法。
分绣坊一开,所需购置的布料至少翻一番,如此何不自办布纺,哪怕一时半会纺不出多少,也能满足一部分所需。
别到时候,被人从布料供应上使绊子。
犹记得系统曾言青云寨占山劫道、种地织布两不误,织布少不了栽桑养蚕,布坊设在青云县,想必很合适。
各寨子山道也快折腾完了,一小部分留守路亭,一部分收入百家镖局驻青云县,女眷看意愿进布坊,至于其子女,暂留在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