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计(31)
他发觉自己近些日子动怒的次数越来越多。
压下那点怒火伸手抓住莫于池的手臂:“扶我一下。”
莫于池听话的从后绕过环住他的腰身,估计小相爷又气到了,身体有些发抖。
晏源施粥施了一个月,现在还要两个臣子来打下手,而且匪患也是他上报的,现在问哪有问题又说不出一二,活该他太子之位拿的晚。
看着两人亲密的模样晏源更是恼火。
他道:“丞相若是不想做那便回去休息吧。”
白风誉觉得自己原本泛着细密疼痛的伤口都加重了。
他踮起脚对莫于池耳语:“你先派人去打听一下,我得回去一趟,身上实在疼的厉害。”
莫于池松开扶着他的手:“行,路上小心。”
他走后白风誉也打了个招呼便回了客栈。
让人找了大夫替自己重新上药。
一顿下来,心里的那点怒火总算是平息了。
其实只要不见到晏源那个蠢样他觉得自己一点事都没有。
他大概能明白皇帝派他来什么心思了,认清太子、放弃太子、推举别人。
白风誉从床榻上坐起来动了动脖子。
他根本不敢想,把这种一问三不知的人送上去当皇帝,国家得破败成什么样。
莫于池的消息来的很快,说有几户人家遭到山匪的迫害,家里的女娘都被抓走了。
还是一群好色的土匪。
白风誉问道:“虞城多山,出现匪患再正常不过,但为何这一个月开始放肆,莫不是有什么人默许了他们?”
“查了虞城知府的底细,是个清官,举目无亲,没有包庇的缘由。”莫于池低声回答着,手里还细细给白风誉上药。
白风誉手上的痂在提剑的时候破开了,当时在马车上两人都没注意到。
白风誉手指蜷缩了一下又被按下去。
“不太对劲,在太子来之前虞城从没出过匪患,总不能存在百姓包庇吧,怕不是有人封了口。”
他又细想了一下,兵部如今垮了,兵器来源也暂停了,那先前的兵器又被丢到哪去了。
“叫知府过来一趟。”
白风誉心中的疑点太多了,李勤澹为什么会死,李青禾到底又在密谋什么,还有那亏空的大量钱财,无一不在指向一个结果。
虞城的百姓又为什么会包庇山匪。
知府很快便来了,头上的乌纱帽随着他的奔跑上下晃动。
周围人叫他章知府。
白风誉将跪在地上的人扶起来:“章知府,虞城在太子来之前可有闹过这些事儿?”
章仲廉连忙摇头:“回丞相,虞城一直都是很平稳的,土匪窝也不知道是多久冒出来的,就是在太子来之后便更加猖獗,下官也找官兵拦过,但他们人数太多,下手又狠,知府折了好些人。”
“他们目前不会直接跑到城里来抢人,都是些居住在乡里的村户,壮丁和女娃都抓了,老的全杀了。”
“离虞城最近的山头是哪个?”
“就在城头外的几公里,商户出行的时候也被劫过。”
白风誉点头让人把他送回去。
有些疑点只需要见过便能明了。
他对莫于池道:“那群土匪应该不简单,今晚去山腰探探口风。”
两人等到亥时才出客栈。
虞城没有像城都那边开夜市,再加上土匪犯的勤,家家户户闭门不出。
白风誉跟着莫于池往城头走,两人运了轻功朝山上跑。
一路上黑漆漆的,身边只有风声。
到了半山腰处,有个火堆燃着,格外明亮。
白风誉停下脚蹲在树枝上朝他们看去。
一群穿着黑衣的男人正烤着火吃肉,身边还有几个空了的酒坛子。
他们说着虞城的地方话,还夹杂了几句城都官话。
不难理解,但听的不清楚。
白风誉只能听见几句,伺机而动,现下得等着。
没头没尾的话。
他站着没动,腿脚有些发麻但依旧等着他们的下一步动作。
身后的莫于池跑不见影,他也没找。
等有人拖着一个女娘的头发将她拽到众人面前,让她给这几个人烤肉。
白风誉见他们还有人守着便不好再继续看下去,到了山底时便遇上了回来的莫于池。
“你去干嘛了?”
莫于池抖了抖身上的泥土:“那群山匪会轮班换守,我去他们营地后面看了几眼,这些人的行事风格都不太像无训练的土匪能做出来的,有诈。”
白风誉没练过兵,也不知道有什么风格,只觉得一个土匪窝守的有些严。
莫于池边走边跟他解释:“如果将一个山头的土匪窝比成一个军营点,那他们抓来的壮丁便是充兵的,严格的轮班换守便是以防外人偷袭的。而虞城山多,那说明土匪窝也就多,相当于一个窝聚集五百的兵,若有七八个相连的山头那就有三千多的兵。”
白风誉思索着:“那你去营地后面干什么?”
“按照军营的搭建方式来看,营地后储备的不是粮食便是兵器,为了验证猜想便去看了。”
“看到了什么?”
“守卫森严,根本看不见,但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两人走着到了城头,那里正有人举着火把。
白风誉脚步微顿,同莫于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发现疑惑。
两人的行踪没向任何人提起,如今太子却带着大群人等他们。
晏源扬起嘴角:“本宫今夜打算与两位喝酒谈心,却被告知不在房内,故而来城头等等。”
“臣同莫将军去城头赏月,未曾想起太子殿下,望太子殿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