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计(63)

作者: 程虚竹 阅读记录

见那处不行,他便想抬头亲白风誉。

他的行径太过明显,白风誉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抬手给了他一巴掌。

手劲是十成十的,也将他嘴角打出了血迹。

白风誉如今背靠着窗户,他紧紧贴着以防晏源的下一步动作。

晏源抬手抹掉嘴角的血:“阿誉,为什么?”

他眼里满是失望,语气里全是质问。

白风誉闭了闭眼:“我从未对你有过别的心思,如若你再往前一步,你我就此作罢。”

他紧盯着晏源,心里乞求着那一步绝对不要踏出,又在害怕该如何自保。

奈何晏源不懂他。

以为他只是吓唬自己。

所以他抬步走了过来。

白风誉瞪大双眼,推开身后的窗户直接掉了下去。

厢房在二楼,他这么一跳直直摔在了屋外的楼梯上。

晏源抬手想抓住他。

白风誉迅速起身跑了下去,也顾不得身后的疼痛,撒开腿跑回了相府。

他跪在门口将喉间的血吐了出来,转头看见熟悉的管事便倒地不起。

待他醒后白勉成正守在他身边。

酒楼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他们说白府大公子与四皇子大吵一架而后落荒而逃。

白勉成细问了当时的情况,白风誉嫌丢人只说了个大概。

他说,自己与四皇子反目成仇,再无交好的可能。

白勉成摸着他的头顶安抚他,说那再过几年就接手相府吧。

白风誉这一病又养了大半年,每每沐浴时脖颈间都会被他搓的红肿。

他养病的这几个月内,晏源都在相府口等着想进去看他。

白风誉没有细说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但白勉成还是没有将晏源放进去。

等白风誉身子好转了,他才提起这件事。

那时已经入秋了,他身子弱,穿的比别人要多。

红肿的脖颈也被狐裘遮住。

“不见,父亲,如若再有下次直接将人赶走。”

白勉成虽然疑惑,但看他如此决绝便也顺了他的意。

他尽量减少出府,可在帮白妍女买蜜饯的路上还是碰到了。

半年不见,晏源憔悴了些,但还是没法跟孱弱的白风誉比。

他抬脚想跑,却被晏源抓住了手腕。

其实白勉成已经给他配了侍卫,可小八贪玩,已经跑去其他地方买东西了。

念在这是大街,白风誉也不好意思跟他闹的太僵。

“四皇子。”

他恭敬的朝人喊了一声。

晏源见他对自己的称呼从名字到了尊称,内心多少有些烦躁。

他走近白风誉:“我们……”

白风誉连忙打住话头:“这些年多谢四皇子照拂,如今草民孱弱不便与宫中贵人相交,就此断绝吧。”

他甩开手转身离去,也不管身后人是什么表情。

晏源的手心还有方才的温度,他攥紧了拳头朝那背影看去。

“就此断绝……”

他冷笑一声。

凭什么他白风誉说断就断。

白风誉这两年极少出府,也拒了所有约,盛明公主三番五次的请都没撼动他。

待到白风誉接手白勉成的官职后,他才开始出入府中。

但也不在宫里多留。

一是宫里女眷太多,他这个臣子不便多有叨扰。

二是避免遇到四皇子,虽然他不上朝议事,但总归是住在宫里的。

他这个人,对待身边的好友是极温柔的,几乎是有求必应,也不会发火。

但若是打破他的原则,便狠了心的断绝所有。

就算他与晏源有着十多年的情谊,可心悦之事本就该拒绝,更何况晏源还做了那档子龌龊事。

如若他还能给晏源什么好脸色,他可真成了大圣人。

思及此,白风誉在地牢里又笑出了声。

他想,如若当年没有这些事,晏源也不会走上这条路,但两人依旧不会是挚友。

在晏源向他表明心意的那一刻,就缘尽了。

相伴十多年他都未曾动过半点心思,那又怎么会因为对方的心意而动摇呢。

第三十八章

这几日白妍女依旧会带着食盒来看她。

为了不让她担心,白风誉每每都是把自己藏在角落里,怕她看见自己苍白的脸色。

白妍女似乎也不提,就坐在门前同他说着近况。

白风誉细问了一下唐城的战事,白妍女有些怔愣但还是回答他。

“宋将军连丢三座城池,似乎是出了内鬼。”

白风誉按了按疼痛的手腕。

“这样吗,那莫于池呢?”

“莫将军被扣在江南了。”

白妍女顿了一下,又挑起另一个话头。

“皇上病的很重。”

他似乎想到什么,从角落里走了出来,还不忘将嘴唇咬的红润。

“你去安定寺找先前的那位僧人,去求一盏长明灯,就说是写给我的。”

他又道:“僧人给了你其他东西也都接着,到时候让五皇子交给陛下,此事要小心些,别被发现了。”

白妍女似懂非懂的点头,临走时依旧交给他一张纸条。

上面是莫于池写的。

一切安好,勿念。

白妍女很快就去办了,他这些日子在牢里还算安稳。

晏源送来的东西他一直都没怎么吃,也不是牢里的伙食问题,而是他根本吃不下。

二皇子也会抽晏源不在时候来骂他几句,或者再上个刑,两人可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晏源警告过他之后,晏棠也不把人弄死了,吊着口气就行。

白妍女办事快,不出几日圣上援兵的旨意就下去了,还让莫于池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