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计(92)
“长生?”
他两个字咬的不紧不慢,尾音还带了点询问的意味。
莫于池伸手钩住他作乱的手指。
“那你不许反悔。”
白风誉讨好的眨眨眼:“反什么悔?就是一起泡泡。”
他本身寒气就重,可不能给人当个娃娃乱使。
莫于池见只能讨到这点好处也是认了。
将人抱到浴桶的时候还是在他身上留了些痕迹。
白风誉有些好笑的抱住他。
“那我下次不会了。”
莫于池抵着他的腰,在后腰的肌肤上摩挲着。
“还有下次吗?”
他问的卑微,声音听起来可怜极了。
白风誉亲亲他的嘴角:“没有了,没有了。”
第六十章
翌日,白风誉伸手摸了摸身旁的人。
莫于池握住他的手:“醒了,用过早膳就回去了。”
“嗯。”
白风誉收拾好自己后又跟着莫于池去吃饭,总之今天特别的迷糊。
他去客栈把那两个暗卫接过来,四人在马车上时不时说几句话。
白风誉撑着头问道:“暗三,那个信鸽最近是谁在训?”
暗三坐在外面,他靠在暗四的肩膀上回忆着。
“好像是暗六,他最近刚学会就一直在训。”
“但是如果是主子的东西,那是老大之前训的。”
暗四身子往后仰,将缰绳交给了暗三。
“主子,信鸽被拦了,不是飞错地方。”
白风誉点头:“好。”
莫于池坐在窗边沉默,见白风誉似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思,终究还是开了口。
“是太子拦下的。”
白风誉嗯了一声靠在他怀里闭目养神。
到城都的路程比原先要慢的多,到的时间也晚了。
白风誉靠着靠着也就真睡着了,压在他肩膀处发了会儿呆。
莫于池拍拍他的后背:“醒了吗?”
白风誉一手扶着他的肩膀直起身子。
“有点晕。”
莫于池先他一步下车把人扶了下来。
带人回了白府,戚蔚然正在府门口等着。
见两人一起回来,他眼神有些揶揄。
白风誉神色算不上好。
他昨日拿到卷轴看了些东西,脑子里也想明白了些事情。
戚蔚然走上前道:“我今晚有约,不打扰你们了。”
他摆手让人快走。
回了白府后他没急着休息,去书房将疑惑写下,又让莫于池把卷轴拿过来。
建元年间,皇帝多子多女,为人平和,对每一位都是有求必应。
晏承时在位时曾将太子之位许给嫡长子。
他知晓众子可能会心有不平,又下放赏赐给予安抚。
而后嫡长子身无功绩,被大臣讨伐,皇帝迫不得已更换太子。
嫡长子而后落水丧命,皇帝悲痛不已,不再关注太子之事。
皇后谏言将其他孩子封王爷赐封地以稳太子之位,然晏承时不听。
他陆续失去三位公主和两位皇子,惊觉此事有人从中作梗。
然皇后的孩子也在其中,她心智不稳,似有疯狂之势,也给不了皇帝任何意见。
晏承时想到皇后的谏言,将剩余皇子封王赐地,让他们远离皇宫,奈何剩余的孩子年龄不大,大臣们都不同意。
第二位太子被刺杀,此时宫中仅剩四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钦天监言宫中有邪之物,就在兰明宫之中。
后宫嫔妃听见这个名字皆是害怕。
兰明宫仅居一妃一子。
也是第八子,名晏安。
然晏安的母妃早在几年前就去世了,兰妃死的很蹊跷,太医说是喝了毒酒而死,但尸体是在湖中打捞出来的。
兰妃并不受宠,但皇帝念在她诞下皇子的份上对她也还算好。
她死后皇帝也没让人彻查此事,就算晏八郎在御书房长跪三日他都未曾动过心思。
后来晏安也会跟其他皇子公主们同出同进,他们都以为晏安不再执着他母妃的事情。
如今钦天监一言断定邪祟之物出自兰明宫,晏安便成了最大的罪人。
他不卑不亢的站在兰明宫的宫门口,一身淡蓝色的长袍,身材瘦弱,看的晏承时是怀疑不已。
且不说晏安能否害人,就他的身量,都不一定能拖动一个大他好几岁的人。
晏承时下令去查此事,也没查出任何头绪,但是晏安也自此不再被宠爱。
晏承时终究与他有隔阂。
第二位太子死后晏承时迟迟不立太子,封地下去的皇子也死了,他实在不明白有谁对皇家如此仇恨。
兰明宫成了晏安的居住地,也并没有一人去看过他。
建元二十年,晏承时似乎查到了凶手,但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那时候太子未立,皇子和公主也死的死,伤的伤。
他久病床前,无人上前服侍。
待到身子好些,他又去跟身边的大公公商量了一些事情。
建元二十三年,宫中的一皇子和一公主都死了。
如今只剩下晏安一人。
他如今已经病入膏肓,连大声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
但那时候他依旧没立太子。
大臣谏言让他立晏安为太子,可左右相依旧不同意。
晏承时闭了闭眼将封太子的旨意写下,大公公念后晏安明显放松了。
因为左右相力排众议,晏承时怕他们被刺杀,便将两人派去做事。
奈何宫中变故,他请两相入宫,左相似乎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只身一人进宫陪伴了他几天。
后来左相下去渑城,晏承时彻底把政事交给了晏安。
建元二十四年,帝王病逝,太子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