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的春天(26)
就这个地段,要是开成别的连锁店早就赚翻了,夫妻俩却还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勉强维持店里的花销。
闫鹏在那惆怅,但采访和拍摄还得继续。
王思思咬了咬嘴唇,拿着纸笔上前问道:“您要点什么?”
“啊......那就,来碗热汤碗吧。”闫鹏面对镜头也有点不自然,但刘艳事先已经争得了他的同意。
王思思点头,回到后厨对李小蟹道:“小蟹哥,一碗热汤面。”
李小蟹抓了把面条放进漏网里,问王思思:“我想尽量还原餐馆之前的味道,你爸妈煮面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吗?”
王思思怔了怔,她也爱吃爸爸做的热汤面,站在原地努力回忆了一下:“要放香菜、葱花、蒜末和小米辣,还有香油和胡椒粉,最后用热油稍微泼一下,在加生抽和醋。”
“加荷包蛋青菜吗?”
“嗯。”
“知道了。”李小蟹朝王思思笑了笑:“我多做点,你也尝尝。”
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味道,李小蟹虽然是被拉来帮忙的,但他总觉得最后一天营业让老顾客的味蕾感到陌生的话,对于这块三十多年的招牌来说就有点太遗憾了。
好在热汤面也不是什么太难的菜,有王思思在一旁指导,李小蟹很快就做出来两碗。
他把碗筷递给女孩,看着她挑起一筷子吹了吹送进嘴里:“味道如何?”
汤面滑入口中,浓浓的葱香和鲜辣味在唇齿间回味,让她剎那间鼻子一酸,这就是她记忆中的味道。
“好吃......”王思思眨了眨眼,又埋头吃起来:“和我爸做的几乎一样。”
李小蟹松了口气,早就等在一旁的吴哥把面端出去。
片刻后吴哥回来朝李小蟹竖起拇指:“刘艳请你来帮忙果然来对了,外面的顾客也说了,和之前的味道相差无几。”
池斌把胳膊搭在李小蟹肩上,好像被肯定的人是他一样,得意道:“不是吹,小蟹的厨艺能去五星级餐厅当主厨。”
李小蟹笑着推他:“你就是在吹啊!喂,等下翻车就丢人了。”
“翻车?不存在的。”
池斌帮他把厨师帽戴正,又隔着帽子揉了揉李小蟹的头发:“我天天吃你做的饭,最有发言权了。”
众人原本以为今天会很忙,没想到一上午都快过去了,只来了三四桌客人。
小孙想到闫鹏,灵机一动:“他们是不是不知道餐馆恢复营业了?”
李小蟹点头道:“有可能,陪床的话一般会吃医院食堂或者点外卖,有的患者家属为了省钱也会自己做好了带过去。”
刘艳心道失策了,她应该先去医院里溜达一圈,但特地宣传的话也有些奇怪。
众人正担心中午就要这么冷清过去的时候,门口进来一对年纪不小的母女:“我们都听说了,谢谢你们为王哥一家做的。”
女人拿出一个信封塞进王思思手里:“阿姨的一点心意,当初我困难的时候你爸妈也是借过钱给我救命的,这就当是利息吧。”
一旁的老人也搂着王思思拍了拍,安慰道:“姑娘,你爸妈都是好人,老天有眼,会让他们逢凶化吉。”
王思思的生活处处碰壁,虽然亲朋好友也会安慰支持她,但从没这么直白的感受过陌生人毫无保留的善意。
还不等她感动完,外面又涌进来三四个人,张口就是来吃那碗热汤面的。
刘艳纳闷了:“你们怎么知道的?是闫先生说的吗?”
“我们有患者家属群啊。”女人笑着给王思思看她的手机,聊天界面还在不停刷新,离得近的都说要来支持一下。
“其实群里不少人都受过王哥的恩惠,哪怕是一顿便宜的便餐,对于我们这个群体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一点温暖。”
刘艳小声对实习生道:“这话说的真好,拍下来,都是最真实的素材。”
虽然得知消息的人越来越多,餐馆逐渐忙碌起来,但大家知道掌厨小哥也是来帮忙的,于是就像是提前约好了一样,都点的是最好做的热汤面。
这就导致吴哥事先准备好的食材不够用了,又紧急跑到市场上去进货。
临近三点,餐馆里还有人在吃饭。
王思思从最开始的害羞尴尬,到后面已经彻底被这些患者和家属的善意感动,干起来比谁都积极。
这时店外突然热闹起来,有人嗓门很大的说话:“就是这家店,老子不会认错的!”
然后一个纹着大花臂的高大男人,就带着两个小弟走了进来。
刘艳瞬间把王思思护在身后,她心想坏了,这不会就是那个被王大哥告了的串串房房东找来的人吧?这是要故意闹事啊!
好在他们人多,小孙和老吴离得近堵在花臂大哥身前,李小蟹听到动静要出来被池斌推回去,然后顺手抄起戳在角落里的拖布杆。
刘艳冷声道:“我是报社的记者,你不要在这里闹事。”
餐馆里的食客见事不对,也都跟着站起来。无数双眼睛盯着花臂大哥和他的两个小弟,反正大家都是一条心,谁来搞事情就干谁。
大哥:“......你们要干什么?动、动手我报警了啊!”
就连他身边的两个小弟也是一脸紧张。
众人面面相觑,这怎么跟想象中的发展不太一样呢?
小孙悄悄道:“我们是不是误会了?”
刘艳挑眉,疑惑地打量花臂男:“你们不是房东找来闹事的?”
花臂大哥眼睛一瞪,街霸混混的气势显露无疑:“谁?谁敢在王哥的店里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