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冷情王爷:弃妃要休夫(606)

作者: 楚千墨 阅读记录

司城丰元面对礼部那几个老臣,也不能太过一意孤行,仔细一想,又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为王贵妃争取,他又不是司城丰元本身,不过借用这具身体而已,为一个不是自己亲母的女人,影响自己目前的地位和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这是不明智的。

对于司城丰元肯收回成命,几个礼部老臣也是暗自松了口气。

所以,王贵妃的棺木停放在恭帝椁室之外,虽然相隔似乎也不算远,但毕竟这一内一外的,身份已显。司城丰元原本心意已平,这时候竟又凭空生出一些闷气来。

特么的,你们这帮老鬼,到底是因为祖制难违,还是不给老-子面子?

若是这些礼部老臣们知道司城丰元此时脑中的想法,一定会大惊,堂堂的齐王爷,现在的储君之尊,怎么地竟然会说出这么粗俗的话来?

棺椁已放,司城丰元等人都退出了墓室,礼部官员,各位大臣也尽都撤出,只余一些扶柩的杂工还在里面。司城丰元眼神一冷,淡淡地道:“封!”

这意思是要把那些人统统殉葬了。

司城玄瑞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但是这个命令虽然残忍,却也并没有什么错处。哪个皇帝入葬,不是殉葬大量人员?里面那个是他的父皇,身为儿子,他即使心中不忍,却也绝不能阻止的。

林谦得了司城丰元命令,一挥手,立刻有两队御林卫快速上前,把墓门封了。

至此,恭帝棺椁入陵,整个仪式便算完结。

司城丰元亲自下令,所有文臣武将,不论官职大小,各自回家进行斋戒,至于各位三品以上大臣,要到本衙门斋戒,不许回家。散闲官员,则齐集于午门斋戒。

斋戒三天。

斋戒期满以后,王以下文武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一个月内摘冠缨、服素缟,一个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京城及各地州府青楼,全部停业一百天。另,各类奏折拟用蓝笔,京城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司城丰元令礼部拟文,向各个国家发出告讣敕书。

恭帝驾崩已经几天,消息其实早已传了出去,但是这由礼部发出的讣告又不一样。但凡没有交恶的国家,在接到告讣之后,都会派使节来东夏京城行吊唁之礼的。

本来第二日,应该宣读遗诏,确认新皇。但是,司城丰元并没有找到遗诏。

在朝堂上,司城丰元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透露了他要登基的意思,但是却遭到了一干老臣的反对,因为当初何公公曾说过,先皇有遗诏,虽然拳头硬是道理,你齐王现在也已经控制了京中的局面,但是,你没有遗诏,好歹要有传国玉玺吧?你没有传国玉玺,好歹要太后懿旨吧?

什么也没有,怎么能登基?

司城丰元怒道:“一个阉人的话岂可尽信?传国玉玺不能另刻么?太后心伤先皇之驾崩,身子骨大不如从前,难道你们还要去劳动她老人家?”

他心中极是恼火,已经控制了京中局面,京城现在内有御林卫,外有九门提督,全是他的人。他已经是整个京城的大权在握者,放眼全城,谁可与他争锋?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竟然还有人不知死活要阻止他登基,实在是让人想要杀人。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迂腐的老混蛋呢?

但是,尽管司城丰元暴怒不已,那几个老臣以九皇叔司城礼为首,竟毫不退步。看他们的意思,这三者若不得其一,司城丰元便是名不正言不顺,与篡位没有分别,便不会拥戴司城丰元即位。

当然,其中不乏有******,秦王党等人,总之,这件事暂时行不通。

第六卷:战场,战场 第542章 不专业,太不专业了

司城丰元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一只饿极了的老虎遇到一只肥肥的刺猬,看着眼馋之极,却吃不到嘴里,郁闷烦闷憋气恼怒难以遏止。

他心中恨不得把那几个出头反对的老臣碎尸万段,但是,那都是两朝元老,甚至三朝元老,连景成帝当年身边的老臣也在其中,另外,还有一个身份特殊的皇祖辈人物,是景成帝的幼弟景山郡王司城骥。

据说景成帝驾崩时,这景山郡王年方十六,景成帝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代雄才,心思狠绝,对于宁王弟弟,反正已经分了封地,世袭罔替,他倒不担心,他却担心这个幼弟死于儿子手上,所以,临死亲封为景山郡王。

一个景字,和景成帝的景相同,是提醒儿子存保帝若要动手时,想着他的封号能手下留情;而封郡王而不是封亲王,也是告诉儿子,这个皇叔不会成为他的威胁和障碍。他要保的,只是这个弟弟衣食无忧一辈子。

景山郡王感念大哥的这一片爱护之心,一直是忠臣典范,良将楷模,对东夏的忠心耿耿,那是可昭日月,所以一直德高望劭,对于大哥留下的江山正统的卫护,无人能比。

以司城骥为首提出反对,他再是心思急切,也不得不压下来,只得宣布散朝。

回到东宫,司城丰元摔了几个花瓶,一堆物什,总之是走一路摔一路,借那些瓷器物什的一地碎碴来平复自己心中的怒火。

只是这么摔下来,心中的火好像越烧越旺了。

甘文思和张百之跟随在他身后,张百之自从甘文思来后,明显感觉司城丰元对他的倚重不如从前了,对甘文思心中暗怀一此事妒恨,只是巧妙地把这份心思藏在心底,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现在甘文思是司城丰元的红人,帮他一举把太子拉下马,功劳匪浅,地位超然。

甘文思自然知道司城丰元在气什么,他沉吟道:“殿下,如今之计,遗诏是子虚乌有,玉玺不知所踪,最可行的办法,是让太后下懿旨,尽早登基为妙!”

司城丰元哼了一声,他岂不知道尽早登基为妙,当初要是太子尽早登基了,哪还有他的事?他没好气地道:“说得轻巧,那死老太婆这阵连见我也不见,她能下旨?”

甘文思轻咳一声,对于司城丰元这么称呼太后,显然他还有些不习惯,但是却也没有表示什么不妥当,道:“太后毕竟是殿下的祖母,现在京城所有的势力都在殿下的控制之中,御林卫,京畿卫,九门,顺天府,都已经归于殿下统辖。太后一定能明白当前的形势,这懿旨,她必然会下的!”

这话说得极是隐晦,也是在暗示司城丰元,如今他已经大局在握,必要时候,就算逼迫一下太后,也没什么大不了。

张百之在一边听着,心里顿时明白,他是不如甘文思。且不说甘文思能把当他心腹的太子给卖是彻底,就这个建议,也满透着阴狠,这点,他是不如的。

司城丰元目光闪动,显然甘文思的潜在意思他听懂了。他摸了摸下巴,沉吟起来。

父皇之死,母妃是罪魁祸首,那是因为母妃看出来了,父皇心中的太子人选,绝不是她的儿子之一,所以她才想把一切控制起来,给父皇下了微毒。

这事太后已经查到,也缢死了母妃,因为恨母妃要了她儿子的性命,自己这个皇孙,在她眼中,也被恨屋及乌。不管他有没有参与这件事,太后对他,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并不觉得太后没有公告这件事,并且把母妃的形象拔高为情深殉葬,是看在他的颜面上,说到底,她还是看在父皇的颜面上,不想父皇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一个被自己妃子下毒暗害的皇帝,好说不好听。

现在,她已经把这份恨意转嫁到自己身上,若是他去找她要懿旨,可以想见必然会碰一鼻子灰。但是甘文思说得对,现在京城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难不成自己身登大位的最终临门一脚,要败在这个老太婆手里?

他能控制京城,难道还控制不了一个老太婆?

只不过,这件事还得做得隐秘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