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痴情女主,一心求财(33)

陶以墨微颔首,“咱们这儿的温泉山庄的确多。”

“以前被潘成济霸占着,如今潘成济死了,六郎买下几个用来疗养身体正合适。”

温泉山庄位置好,温泉更好,是每个手里有点钱的商贾们都梦寐以求的冬日的好去处。

可惜她的钱不够,要不然她说什么都要买上一个,在寒冬腊月的时候带着家人朋友们好好享受一番。

有钱真好。

陶以墨再一次心生感慨。

“六郎之前帮咱们那么大的忙,咱们还没好好感谢他。”

陶以墨吩咐侍从,“去,将库房里最好的人参与鹿茸拿出来,我亲自给他送过去。”

“喏。”

侍从连忙应下。

陶以墨又道:“再问问母亲的时间,看她今日忙不忙。”

“若医馆的事情不多,便让母亲陪我走一趟。”

“阳武县没什么好医官,父亲去了之后,便属母亲的医术最好,县里的人若有疑难杂症,大多来找母亲,让母亲给他们医治。”

陶以墨道:“对于寒症这种富贵病,母亲或许比不上世家大族们豢养的医官,但也有自己的一套法子,纵然做不到药到病除,但也能让六郎少受一些罪。”

侍从笑道,“还是东家做事妥当,我这便去请老夫人。”

救人一命比雪中送炭的恩情还要大。

如果老夫人果真治好了张六郎的病,东家便再也不会为钱的事情发愁了。

“去吧。”

陶以墨微颔首。

医馆重新开张,柳慧娘忙得不可开交,又是问诊,又是抓药,又是亲自来试药,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让学徒们来经手。

侍女见她如此,忍不住劝道:“夫人,您歇一会儿,让学徒们来做事吧。”

“他们虽是学徒,但在医馆待了多年,都是老手了,无论哪一个,都能单独接诊,是人人称赞的小神医。”

“我不是不放心他们。”

柳慧娘笑道:“我知道他们医术好,不用事事听我的话,我之所以这样忙起来,是因为这样让我感觉我回到了夫君还在的时候。”

穷人家的孩子都命苦。

如果是个女孩,那便是苦上加苦,苦不堪言,让人说不出。

很不巧,她就是这种人。

家徒四壁却颇有姿色,她的人生刚刚出生便步入地狱。

可她又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她的夫君,一个宅心仁厚的温良男人。

夫君将她从深渊地狱里拉出来,彻底改写她的命运,如果没有潘成济的话,她绝对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当然,纵然潘成济害死了她的夫君,她现在人生依旧比以前幸福千百倍。

——她有一个更加出色的女儿。

在夫君去世之后,女儿用孱弱的肩膀为她撑起一片天,让原本想要追随夫君而去的她忽然发现,原来人生有另外一种选择,一种不用依靠别人也能过得很好的选择。

“以前夫君在的时候,他看病,我抓药,墨儿在旁边打下手。”

柳慧娘道:“墨儿命苦,十几岁便没了父亲,只剩下一个我,与我相依为命。”

“旁人都有父亲庇护着,墨儿没有,我若再不帮着墨儿,墨儿的路岂不是更难走?”

柳慧娘一声轻叹,“我多忙一点,墨儿便能少忙一点。”

她不懂那么多的大道理,更没什么远大的志向,她只想多帮帮她的女儿,让她的女儿得一时半会的清闲。

“还是夫人心疼东家。”

侍从感慨说道。

两人说话间,忽听陶以墨的心腹侍从来请,让柳慧娘去看一看张六郎的病。

“张家六郎?”

柳慧娘登时放下手里的药材,“我收拾一下,现在便跟墨儿一起过去。”

墨儿蚕丝被劫匪毁去的事情虽被墨儿与县丞联手压了下去,但她是墨儿的娘,此事如何瞒得过她?更别提张家六郎后来帮助墨儿的事情了,她更是知晓得清清楚楚。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张六郎如此大恩,别说只是让她放下手里的事情,纵然生意不做了,她也得去瞧张六郎的病。

柳慧娘略微收拾一下,便坐上马车找陶以墨。

医馆与绣坊离得不算远,一刻钟后,她便到了绣坊。

“你这孩子,六郎身体不好,你怎么不早些告诉我?”

陶以墨上马车之后,柳慧娘便忍不住埋怨,“如果我早些知道这件事,我便早早去给六郎看病了,哪里还等到今日?”

陶以墨道:“阿娘,我也是刚知道。”

“你知道的,我医术不精,只看人面相的话,根本看不出旁人得了什么病。”

陶以墨抱着柳慧娘的胳膊撒娇,“那日我见六郎有些畏光,还以为阳光太大,他睁不开眼,压根没往寒症上面想,今日听了侍从的话,才知道他是胎里带的寒症。”

柳慧娘伸手戳了下陶以墨额头,声音无奈又宠溺,“你呀。”

“让你跟我好好学医术,你不学,这下好了,连人家得了什么病都看不出来。”

温泉山庄离县里颇远,坐马车过去要两个个多时辰,一路上母女俩说说笑笑,倒也不显无聊。

两人中午出发,抵达温泉山庄时,天边金乌已有西斜趋势,盛夏的燥热逐渐被傍晚的清凉取代。

陶以墨扶着侍女的手下马车,感受着微风拂面而过,心里暗道自己让马车走慢些的吩咐果然做对了。

若是快些走,那便是最热的时候到山庄,夏日的太阳再加上温泉的热度,简直跟在火焰山没什么区别。

“夫人好,陶东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