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反派失败后(279)
“王爷,最后给你一次机会,归降主上,江山权利财富,都是你的。”
李挽怒蹙剑眉,气势雄浑的两个字从城楼上落下,“不降!”
“好!”
尤将军啧啧勾起唇角,他大手一挥,城墙的士兵吓得不管不顾举起盾牌,熟料许久都没等来箭矢击打盾牌的声音,只有“咚”的一声巨响,山崩地裂一般,从身后传来,好想要撕破耳膜。
有胆子大的士兵回身去看,正见陆蔓蔽身处,头顶那张战鼓上,插着一柄白毛羽箭,一卷羊皮卷轴定在鼓面。
那战鼓绷得紧,射箭之人神力通天,城墙上的士兵都觉得耳膜震痛,遑论陆蔓。此刻她真像是失聪一般,脑子里只有一片嗡鸣作响。
她脸色惨白,抖着一双手,摘下头顶的长箭。
“是战书!”
陆蔓匆匆扫了一眼,慌忙往李挽跟前跑,
“是誉王的战书,他们是来送战书的。”
众将士闻言,壮着胆子看向城楼下,那气势汹汹的兵马,正有条不紊调转方向,往回撤退。
五千兵马,居然只是来送战书的。
所有人齐齐舒了口气,不免又升起另一种担忧。
“将军,追吗?”
有人冒死问了一句。
熊将军摸摸额角的汗渍,呲牙咧嘴瞪他一眼,“追你个头。伤病抬下去医治,其余人等整兵回营,等候发落!”
这只是一场小打小闹,禁军虽然算不得输,却也十分不光彩。刚刚迎敌乱了阵脚,让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了差距有多大。
这还只是对方的五千兵马,要是两万呢?不敢想,那会是怎样压迫的气势。
所有人都垂头丧气,沉默无言往军营走,没有丝毫生气。
陆蔓心里不是滋味,她是唯一一个帮不上忙,能做的只有让大家开心一些。
她追在李挽身边,小心翼翼的笑了笑,
“其实,其实这样也挺好的。至少明面上,我们赶走了李暄,陛下应该不会怀疑我们了。等燕北军来援,一切都会好起来。”
李挽动动嘴角,欲言又止,神情有种说不出的哀戚,“希望吧。”
熊将军走在前面,闻言,回头问李挽,“王爷,我们要应战吗?”
就今日这战况来看,以两千对战两万完全就是不自量力。哪怕王爷再是信念坚定t,熊溢平也不能不负责任,胡乱出兵。
但他听见,王妃刚刚提到了燕北军,若是有燕北军相助,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李挽向熊溢平点点头,“由不得我们不应,李暄非战不可。”
之前被幽禁在元城时,他们已经推测出李暄军粮告急。眼下应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这一仗非打不可。
“我已向朝廷禀明情况,请增援军。还需熊将军和诸位将士协助,同心协力,势必要除掉逆贼。”
虽然李挽现在根本摸不清建康宫的想法,甚至自身难保,但所有的压力只有自己扛;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这根定海神针,必须坚定不移的鼓舞将士气势。
果然,熊溢平有了李挽这句话,神容放松不少,铿锵一声抱拳,“卑职这就回去研究布兵线路,做好准备迎敌。”
“嗯。”李挽沉声应下。
陆蔓本想说些讨巧的话,逗逗李挽,但是,当抬着伤员的担架流水般从身边经过,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这事和寻常不一样,这事攸关生死,所有将士的生死,一城百姓的生死。她说不出玩笑话,也不能开玩笑。
第141章 人间始春(四)
这天之后, 整个军营都笼罩在一股严肃的气压下,每个人心头都像压着事,脚步匆匆, 成日里连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遑论欢笑声。
李挽早出晚归, 和熊将军以及麾下副将在帐中议事,常常熬到天明都顾不上歇息。
陆蔓也埋头于军医的工作, 没有一点闲暇。李暄这支军队确实是射箭的好手,箭矢又急又密, 不少士兵受伤,需要耐心料理,一时半会儿都不能舞刀弄枪。
看着军医营房里住得满满当当的伤员,陆蔓又心疼又心急, 独自一人为他们包扎上药时, 总是忍不住落泪。
一天下午, 陆蔓和魏清葬下了重箭身亡的小将士, 心绪低落得很, 便想去李挽议事的大帐找他。
她不敢耽误李挽的时间,已经一连好几日都没见过他。她想着, 哪怕是在帐外看看他的模样也好。
营帐里残烛燃了几天几夜,充斥着蜡炬融化的热油味道,叫雪风送进鼻腔,熏得人肺腑里都是冰冷黏腻的味道。
郎君们只留了一只炭盆在案下,旁的都撤走了。伤员那头需要保暖,原本加了羊毛毡的帐篷布, 也取走厚厚一层,只留下一张透光的薄料子。
几人裹着臃肿的袄子氅衣, 僵硬的凑在案边,专心致志研究着什么。
有人冷得受不住了,便站起来,搓着懂得通红的手,蹲在火盆边缓缓。
“话说,燕北军驻地是在醴城吧?今儿三娃那小子问我,说醴城来此地也就一天的脚程,哪怕燕北军要点兵,两天足够,问我为什么他们还没到?
你们说,我能咋回答他?”
这人声音粗,说说笑笑,寻着身边人打趣,李挽听在耳朵里,举着卷轴的手一顿。
他明白这人试探的意味。军中儿郎聪明,晓得了李挽向朝廷请兵,却一日一日等不来燕北军,他们虽然嘴上没说,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猜疑。
熊溢平看见李挽微微失神,举着煤灯走过去,帮他照亮卷轴上的文字,悄声说,“王爷奏报已经递上去好几日了,我们恐怕得做好最坏的打算。”